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最强警官 > 分节阅读 145

分节阅读 14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由此,他判断,德刚现在最缺的就是现金流,如果没有现金流,他的这个项目很有可能要夭折。

王明江从他刊登广告的项目介绍上发现了很多端倪,首先是投资预算将近八千万,计划建设三百套别墅,每套别墅售价八十万,对于当前的消费人群来说是多么的不靠谱。

他特意找了个时间去看了一下那块地,风景优美,小河潺潺,拆迁后的土地上围了围墙,里面却没有任何动工迹象,杂草丛生,连平整都没有进行过平整,更不要说建设动工了,只是水电拉了过去,里面建设了一些民工的住房,他本来是想进去看看那些住房到底有没有人住,但被保安给拦住了,他只好作罢,如果强行进去,德刚知道是他来了,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

从一派萧条的迹象来看,德刚也许就没打算开工建设,他只不过是放了一个钩子在等待猎物出现。他是打算转手买个好价钱的,而且还在收楼盘的预付款,这简直不是开公司的思路,他的公司肯定也是一个烂摊子,账目不清,这个时候谁收购,肯定是要被德刚拉下水的。

王明江觊觎这块土地很久了,现在他还没有想收购的想法,再说他的实力也玩不动,先看着德刚怎么玩,谁又来陪他玩,他在一旁冷静的做一个黄雀等待出手的最佳时机。

过了十天,沐兰给他打电话,兴奋地告诉他,南郊区那块地他们华建公司拿下了。

其实,沐兰之前,李红已经给他发短信,说那块地就是他的了,而且他也是几家公司出价最高的。

他们华建出价两千万,比别的公司高了二百多万,各方面都是合理合法,所以,非他莫属。而且这块地手续已经齐备,接下来他可以做三通一平,找设计公司设计,计算容积率、得房率、绿化率、还有车流人流的分开,采光,隔热这些细节的设计了。

王明江在一个星期天回到公司开了一个会,会议由沐兰主持,他担任公司的首席策划官。

会上,本来已经由建筑公司给他们设计好的小户型占70的比例,大户型占30的比例这个方案被王明江推翻了,设计公司给出的理由是:绛州市消费不高,这个地段又太远,最好是设计成小户型,总价不高,也是合理承受范围,如果设计成大户型,总价就高了,到时候卖不出去就容易滞销。

王明江给出的是相反的结论,他认为大户型应该占70,理由很简单,人们群众的需求从每天报纸上就能发现。

目前很多人家购房的目的是解决人多住不下的问题,不是改善需求,而是刚需。

很多人家都是祖孙三代挤在一处院子里,兄弟姐妹多,一个房间要睡五六个人,这样的住房条件实在是到了让人不堪忍受的阶段,如果他们推出小户型肯定不会受到市场的认可。

只有大户型既能解决刚需,又能好卖,三室一厅是最能解决目前绛州百姓住房问题的需求,而小户型是适合白领和独居人士居住的,白领这个阶层在绛州市还没有兴起。

王明江一番分析,让众人是深为折服,看报纸居然能分析出住房需求,简直是让人敬佩不已。

户型确定了方向,设计图得到大家认可,接下里就是请承建商进场了。

王明江说一定要请国内最好的承建商,但最好的承建商不但价格要求高,而且还要求先付一部分工程款才能进驻,于是他的麻烦来了,公司没钱了,本来公司钱就不多,都是从银行抵押贷款贷来的,除了日常开销,公司各部门员工的工资要保障,拿地后的各种费用要保障,而这个时候回款还不太可能,他的现金流很快也出现了问题。

现金流出现问题可是大事,大到一个公司没有了运作的资金,小到一个人没有了现金流吃饭就是问题,眼下,摆在王明江面前的是一个众多公司都面对的老大难问题。

第265章:打听高利贷

第265章:打听高利贷

现金流问题是他最头疼的事,摊子一铺开,发现钱不够用了对此王明江是一筹莫展,他惦记上高利贷了,这几天没事干的时候就拿着计算器算一算用高利贷合适不合适。

即使这样,他也的按时上班,郝哲现在除了表格汇报工作以外,还增加了一个新的项目,那就是每天早晨签到。

早上是八点上班,晚到十分钟扣五元钱,晚到二十分钟就是十块,晚到一个小时扣三十。王明江一个月现在有五百块工资了,一天也就是二十五块多,如果晚到一个小时,他非但没有工资,还的倒贴五块才能上班。

这一制度的出台让缉毒队的人很是恼火,大家都说为啥不把晚上加班的时间算进去抵扣呢,很多人晚上十点都走不了,一来一大堆事等着处理。

对于王明江,卢伟和汉森这些侦察员来说,这样的制度只能是增加他们请假的频次。有时候要蹲点,要去别的单位要一些信息什么的都需要时间,这个年代互联只是一个新鲜玩意儿,很多信息的采集都是靠人工来完成。往往为了一点信息也的跑个腿过去拿。

抱怨归抱怨,郝哲是一队之长,又喜欢开会和发号施令,他们这些下属只能认真地执行队长的意思。

王明江早晨签了一个到,然后去食堂吃了点稀粥什么的,再回大厅靠窗户的座位上,汉森和卢伟也来了。两个人是满头大汗的赶到,晚到了三分钟,眼看着超过五分钟就要罚款了,暗自庆幸好险没被罚款。

刚一坐下,气喘过来,汉森就被王明江叫了过去,卢伟见状,趁机去厕所占一个坑位蹲着去了。

王明江问汉森:“老汉,最近调查的情况有什么眉目吗”

汉森一筹莫展地摇摇头:“我已经把全市总共有多少家正规的药厂名单都拿到了,大大小小,大概有十多家呢,有做成品的,有做原材料的,还有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的大药厂。电话也打通了,联系上了他们的负责人,有几个大药厂我还特意登门拜访,但都没有这叫高山这个人的,另外,根据嫌疑人描述的特征高山的画像我也让他们辨认,但对方都说没有见过这个人。”

听到汉森的汇报很专业,王明江心里莫名的惆怅起来,那个高山就真的再也不露面了吗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能在利益面前停住不前这样的人毅力也是够强大的了。

他问:“本市这些药厂你有觉得那家可以继续深入调查的吗”

汉森说:“我觉得都不可疑,我对药厂又不是特别的了解,不过有一个药厂汇丰制药厂给的印象很特别。”

王明江问:“怎么个特别了”

汉森说:“他们的老板是个女的,特别漂亮,四十岁左右,保养的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