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极品小郡王 > 分节阅读 10

分节阅读 1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杨公子想了想,道:“听闻洛阳清越坊来了一位西都的歌姬,名叫西柳姑娘,我想去看看。”

韩健与司马藉对望一眼,刚才还说别对杨公子提及清越坊和西柳姑娘的事,没想到他自己倒先知道了,而且看样子是要亲自去“见识”。

“这是令姐姐的意思”韩健试探问道。

杨公子摇摇头道:“家姐怎会知道怎么琐碎的事,我是听外面的人传说的。”

韩健心说这事可不简单,再道:“杨公子,清越坊是什么地方,你莫非不知这种地方,我们是不是应该避忌,少去为妙呢”

“清越坊不能去吗”杨公子感觉很诧异,“前些日子我还去过,那里的茗茶味道浓郁。”

“但据说今日清越坊只邀请了一些特定的人,必须要有请柬才能入内。”韩健苦口婆心再说了一句。

谁知杨公子从怀里取出一份红色请柬道:“我这里刚好有一封,今日我想在清越坊宴请三位,还请不要推辞。”

韩健无奈道:“那就多谢杨公子的盛情款待了。”

韩健也着实无奈,在知道杨公子是宫里出来的以后,韩健就想着先跟杨公子保持一种不远不近的距离,而与他社交的场合也只能局限在一些“高雅”的地方,但杨公子非要请他们去清越坊,韩健也不便推辞。

从清虚雅舍出来,杨公子正兴高采烈去雇马车,准备下午再游览洛阳城,阮平不解地看着韩健问道:“不是说不跟他一起去清越坊”

韩健翻个白眼,没说话,一边的司马藉没好气道:“现在是我们要去吗是杨公子死皮赖脸非要请我们去,赶驴上架的事,别出什么事才好。”

韩健嘀咕道:“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吧,出了事,也是他自找的,跟我们无关。”

正在等杨公子雇马车过来,东王府的一名侍卫也过来向韩健汇报调查“洛夫人”的结果,韩健也没想到东王府情报人员的效率如此之高,等听过才知道,原来这个洛夫人在洛阳城算是名人,因而很多是不用太详细调查便知晓。

“洛夫人是前东阁尚书洛家丘在外养的女人,洛家丘死后,这女人便将洛家在外的产业,一并归置起来,开了几家商号,生意逐渐扩大。这洛夫人平日里深居简出,但据闻她跟廷尉少府胡德明走的很近,有人传说,现在洛夫人做了胡德明的姘头哦,少主见谅,姘头就是的意思。”

韩健听到廷尉少府胡德明的名字,不禁皱眉,这老头昨天他见识过,可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廷尉少府在这年头就跟“洛阳市公安局长兼魏朝公安部副部长”一样的官职,手上有权。一个没了丈夫的女人,还想在商界发展,傍上廷尉少府也份属正常。

韩健心想,这胡德明又老又丑,还这么吃香那洛夫人也不是什么好鸟。

洛夫人到底是个什么人,韩健还不好下最终定论,但他知道肯定没法跟这样一个靠权力上位的女人合作做生意。

“行了,这事别跟郡王妃说。回头再请弟兄们喝酒。”韩健道。

“少主实在客气了。”侍卫说了一句,回到侍卫队伍中。韩健平日里跟这些五大三粗的侍卫混的很熟,关系也不错。

司马藉见韩健好像在思索,问道:“少公子,你找人打听洛夫人的事,是想继续跟墨书行的人一起合作出书”

“应该不会。”韩健道,“墨书行的背景这么复杂,不适合当生意伙伴。回头再想书局的事,先想想怎么应付这杨公子。”

韩健说着,杨公子也把马车雇了过来。

“三位可是听说过昨天在翠扬楼发生的事”杨公子一过来便问道。

“哦。”韩健好似事不关己,“什么事”

“河东名学潘夫子,在翠扬楼举行琴会出了糗,捣乱的是个年轻人,据说还是两次三番在公开场合跟潘夫子捣乱。唉,一代名学,就这么名声扫地了。”杨公子说着,语气中多有叹息之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潘夫子要名声扫地,也绝不是一天发生的事所决定。”韩健说了一句,招呼人上马车。

杨公子却在低声重复韩健刚才说的话,感觉非常惊讶,等他上了马车,才叹道:“韩公子说话为何如此发人深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是有出处”

韩健平日里被阮平一个人追问语出出处已经够烦,现在又多了个杨公子,韩健随便搪塞了一句“听来的”便不再理会。

马车里,一下子塞下五个人,有点挤,韩健干脆自己出来赶车,顺带让雯儿跟他一起坐。

三人下午游览了洛阳城一些旧的寺庙,因为魏朝抑佛,很多寺庙都已经空置,本来韩健以为杨公子也对佛教有些成见,谁知他却对那些流离失所的佛教徒很感怀,时常发一些感慨,似是而非的言语好像个佛家高僧在那念阿弥陀佛一样。

“杨公子信佛”最后韩健还是忍不住问。

“不信,但也并非全然不信,佛家普度世人向善,也是好的。道家并非事事都好,佛家也并非事事都坏。”杨公子说起话来,更显得高深莫测。

韩健听着这话,有辩证唯物论的意思。心说这杨公子平日里受到的教育具有包容性,倒不是他外表表现的那么窝囊。

韩健没敢杨公子继续深究佛家的事,他怕杨公子跟阮平一样会烦着他问这样那样的问题。

等游览完,日已西斜临近黄昏。几人回到城中热闹的地方,找了个茶楼歇歇脚。

这茶楼距离清越坊只有一条街,方便他们一会去清越坊。此时茶楼里,正有个说书人在说三国,正说到诸葛亮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这是韩氏三国演义中临近结尾的部分。

茶楼里的客人不少,跟清虚雅舍不同的是,茶楼里的消费阶层,是洛阳城的中产阶级,而清虚雅舍是洛阳城高档消费的地方。韩健刚坐下,便瞅见不远一张桌子前,坐着几个“面熟”的客人,赫然就是昨日在清虚雅舍见过的“南齐使节”,那个大太监朱同敬也在其内,此时他正摇着折扇,听评书听的入神。

很快杨公子也发现了朱同敬的身影,指了指,韩健低声道:“当没看见。”

几人点头,继续听评书。

虽然他们进茶楼只是为歇脚,为一会去清越坊做准备,但因为见到南齐人,韩健的心思就全然在那一桌客人上。不多久,评书说完,朱同敬起身带着侍从离开,自始至终没往韩健这面看一眼。

韩健却瞅着朱同敬等南齐人去的方向,似乎就是去的清越坊。

“他们也去了清越坊”司马藉起身看了看那些人的背影,脸上坏笑道,“太监去那还不是只能看有意思,有意思”

阮平盯着司马藉,看样子他就没听懂司马藉的话。

“还有意思呢。”韩健瞪了司马藉一眼道,“要是一会有交集,那我们该如何应付那可是南齐人,弄不好,搞个通敌的罪名,事情就不好办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