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极品小郡王 > 分节阅读 145

分节阅读 14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们说之前恒爷欠了大量的税款,如今我们接手了恒爷的产业,就让我们补觉税款,冯当家的本来也觉得没什么,可当看过那数字,有数十万两银子那么多,我们漕帮怎出的起”马三有些着急道。

韩健冷冷一笑,说什么提税,还是恒爷欠下的税,根本就是借口。现在官府是觉得把漕帮扶正,管理地方,就当漕帮是提款机,想尽各种办法来压榨漕帮。在官府看来,漕帮不过是一群贩夫走卒小人物,不敢与他们正面相抗,他们提出任何要求,漕帮这面也必然是逆来顺受。

“走,一起过去看看。”

韩健说着,与马三一同出门,直接往漕帮总坛。

到了总坛外,便见到不少官兵立在渡头,漕帮弟兄连卸船都不敢上前。

韩健没说什么,直接进了总坛里。此时总坛里,漕帮一些主要人物都在,他们一个个正忧心忡忡,因为官府提出的数量实在巨大,而这些税款又不包括在孝敬当中,也就是说需要额外的支出,要是漕帮不能缴纳,就意味着跟朝廷翻脸,而现在漕帮刚建立,人心不稳,更非与朝廷正面为敌的最好时机。

“李兄弟,你来了。”冯举看到韩健,如看到救星一般,匆忙迎上前。

韩健点头,道:“情况我大概听马长老说了。”

冯举问道:“那李兄弟意下如何”

韩健道:“朝廷狮子大开口,估计早就料到我们不会有这么多银子,想一点点将我们盘剥空。我们就先顺他们的意思,先满足一下他们的胃口,不过他们吃下去,很快便让他们吐出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实地考察

冯举等人听韩健之意,是要先给银子,日后慢慢找补回来。他们也颇为无奈,毕竟刚建立漕帮,接手恒爷以前的产业,突然要拿出十几万两银子来根本不可能。将整个漕帮总坛的现银凑了凑,不过才几千两,大多数还是从赌坊和青楼这些赌坊运过来的。

董升道:“我们虽得了恒爷的产业,但银子早就被老刘和胡彪的人搜刮一空,他们两人一死,银子被哄抢的干净,我们光凭这点银子,如何能满足官府的胃口”

冯举看了看韩健,也道:“如今只怕是这点银子,想打发了官府中人也不成。”

韩健没说话,他现在也没办法去搪塞官府那边,他要做的,就是先激起漕帮和官府的仇恨,这有助于他施展救人计划。这也并非是他处心积虑,而只能说是官府自作孽。

“冯当家的,先拿这些银子跟官府的人说下。若是他们不满意,我们再从长计议。”韩健道。

冯举点了下头,让人扛着钱出去,过了不多久,冯举带着人回来。银箱子已经没了,也就是说银子已经被官府那边收了去。

“唉”冯举一回来便叹气道,“官府那边把银子收走,还威胁说这两天还会派人来收缴税款。这分明是不给我们漕帮活路。”

韩健道:“若是不能彻底令官府对漕帮断了收银子的心,怕是日后他们还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过来收银子,这个洞无法填的满。为了将来兄弟们有口饭吃。冯当家,诸位,有个主意在下想提出来,令诸位参详一下,不知可好”

“是何主意,李兄弟不妨直说。”冯举看着韩健,目光有些热切。

韩健把主意说了,众人听完,惊讶者有之,不过更多的人在思索这条路的可行性。在场之人。也算是漕帮的元老。他们从第一天跟着冯举和韩健等人刺杀恒爷,抢船抢渡头,就知道是富贵险中求,韩健说的事虽然有些偏激。但无非也只是打打杀杀那些。在他们看来也并非不可接受。

“李兄弟。我们现在就动手,是否太早毕竟漕帮刚建立,尚未发展起来。”冯举毕竟是一帮的大当家。说话也沉稳一些,考虑的也很周详。

李敢当喝道:“那些当官的还管我们兄弟们死活要是不跟他们拼了,他们以为我们漕帮好欺负,日后再来这么几次,我们漕帮兄弟就要喝西北风了。冯当家的,你就下主意吧,这次我们大干一场,大不了就是跟官府拼个鱼死网破。”

韩健道:“也没到鱼死网破的地步,我们尽量还是会掩藏身份,令官府以为我们是老刘和恒爷的残部在不识时务。只要事情处置得当,官府那边就会要倚重于我们,不敢如此明目张胆来盘剥漕帮。”

冯举最后一咬牙道:“那就听李兄弟的,这次的事一切都听从李兄弟调遣。我们也要让官府知道,漕帮不是随便好欺负的。”

见到冯举决绝模样,韩健知道这些粗莽的汉子算是走出跟官府对抗的第一步,这是艰难的一步。以往他们只能卑躬屈膝为奴为婢,现在可算是挺直腰板跟官府相抗,就算是死,也算站着死,而非跪着生。

韩健把一些详细的安排跟冯举等人说了,安排人手的事会有冯举他们去做,韩健作为总军师,只负责提出计划。

商量完事,韩健直接离开漕帮总坛,他没有回小院,而是走出秦淮河一线,到街路上走走。

之前韩健根据易蝶的情报,大概了解到如今南齐的形势。

从他在谢汝默府邸遭遇火灾开始,谢汝默跟太后一党的矛盾开始激化。太后一党是要跟魏朝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以便小皇帝可以顺利成年到亲政,而谢汝默一党则是要制造两国纠纷,令魏齐两国开战,如此一来谢汝默的党羽可以在军政两界继续发展,控制整个朝政,压制太后一党。

小皇帝毕竟才七岁,什么事都是由太后来打理。在韩健看来,南齐的太后也算是护犊心切,在一些事上跟谢汝默把关系僵化,事情做的有些不智。照理说就算是南齐太后性子急,非要趁着敌人羽翼丰满时斗个你死我活,这点道理南齐太后不知道,朱同敬也会提醒她。但现在的结果是,整个金陵城好像有两个朝廷,虽然这两个朝廷看似敌对,但在涉及到大事上,他们又是站在一起亲密无间的战友。韩健想利用南齐的内斗都不成。

韩健到了街路上一家靠近的茶寮边,叫了点心和茶水,便坐下来看着街路上来来往往的官兵。

在恒爷倒台之后,官府有意加强了地方上的戒备。五城兵马司的官兵便在周围巡逻,有什么人想闹事直接抓到官府拷问。

在一个非常时期,官府对秦淮河一线的高压姿态的确容易平息事态,但在平静的环境中,也隐藏着漕帮人的不满和蠢蠢欲动。官府自来是不把那些贩夫走卒看在眼里,认为漕帮不能当大事,最多是成为他们管理地方的地头蛇,他们想怎么欺压就怎么欺压。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社会团体潜在的威胁,一旦一群人凑在一起做一件事,那就很容易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韩健没坐太久,他这次出来的主要目的是前往西城威武侯府实地考察情况。既然杨曦可能被拘押在威武侯府,韩健此行又多女皇有所承诺,要把杨曦平安带回,他就不想独自抽身离去。当初让杨曦出使南齐,他也是支持者,本来他希望杨曦南下能得到一番历练,同时女皇也可以借由太子为人质,一个平缓的外部环境,解决内部纠纷。

虽然之后北王谋反失败,但北王一党却并未连根拔起,小北王杨科仍旧坐镇北方随时会反叛朝廷,西王的势力也未因北方叛乱而有丝毫衰减。如今南齐又有意要跟魏朝开战,这样的情势之下,杨曦出使的意义就不大,还不如说让魏朝利用南齐内部纠纷,跟南齐太后一党保持合作,压制谢汝默一党的野心。

韩健对金陵城的街路并不太熟悉,虽然他看过城图,但那城图毕竟不尽不详,要去威武侯府,就要记住一些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