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8(2 / 2)
在韩崔氏眼中,现在韩健只是个任性而有叛逆的孩子,有时候这样的孩子的确该打压,但也不能令其反叛之心太严重,否则将适得其反。
“怎会有问题。”韩崔氏考虑片刻,一笑道,“到军帐里面说话。”
“好。”韩健说着,亲自扶杨苁儿走进营帐,韩健对杨苁儿的体贴,连韩崔氏和韩昭氏也颇为意外,韩健这明显有作秀的成分,就是要在她们二人以及东王府诸多军将面前秀恩爱,让他们知道,韩健娶杨苁儿并非韩健被南王扣押之后作出的权宜之计,而是韩健真心所为。
到中军大帐内,此时东王府此次随军的主要将领基本到齐,就算一些军将在外有特别任务,也派了军中副将来参加这次会议。这也是东王回到江都阵中第一次重要会议,涉及到是战,是退,还是进,如此关键的问题。
韩健一进营帐,所有人目光便落在他身上。韩健也不客气,带着杨苁儿一起走到营帐沙盘当首的位置,那也是全军统帅应该所立的位置。虽然韩健这么做在原则上并无问题,毕竟他是东王,东王府出兵他站主席位是应该的,但这毕竟是韩健第一次出席这么重要的军事会议,很多军将以前也只是拜访东王府的时候见过韩健,在政令上,韩健从未对他们作出直接的管辖,韩健这么出现也有唐突的意味。
韩崔氏和韩昭氏自然不会说什么,韩健能来,站在最当首位置,也是她们早就想到的,否则韩健站别的地方也不对。关键是这次韩健连问都没问,直接还带了身为外人的杨苁儿到那位置,就令韩崔氏和韩昭氏感觉到罕见这次的用意不简单。说到底,韩健都是在用一些方法告知众人,他才是军中最高统帅,就算别人不认可,他也是。
韩崔氏和韩昭氏没计较这问题,随后也到了主席位,站在韩健旁边,而杨苁儿则很识相站在韩健身后。杨苁儿也清楚,就算她是韩健的妻子,未来成为郡王妃,这种军事会议她也少参与为妙。她跟韩崔氏和韩昭氏的情况不同,毕竟韩健是她们一手抚养大,而两位郡王妃就好像东王府之主一样,这些年这种情况也早就深入人心,只是现在韩健已经年长,到了要“亲政”的时候。
韩崔氏先是摆手示意在场之人安静下来,作为今日会议的主持,她也是整个中军大帐中辈分最高之人,也是这支军队的实际统帅。
“诸位,东王归来,很多事要作出商议,这次召诸位过来,是把事情商议清楚。”韩崔氏说的很简单,语气也相对平和,“另外,对我军防务作出一些安排”
韩崔氏正说着,韩健突然走上前,示意要打断韩崔氏的话。
“东王,你作何”韩崔氏转而看着韩健,在众军将面前,她也不能再像平日那般直接称呼韩健“健儿”,她也知道要保持韩健在东王府军将中的威仪。
韩健道:“三娘,就好像在入定时我所说的那般,这次行军北上,势在必行,还请三娘不要拒绝。”
韩崔氏有些带着几分恼怒道:“就算如此,也要等一步步商议,你怎能这么出来直说”
“我出来直说难道不应该吗”韩健冷冷回了一句。
韩崔氏登时怔立当场。当着这么多东王府军将的面,她第一次跟韩健起了正面冲突,本来东王府军将也并不知韩健跟东王府诸位郡王妃之间有什么矛盾,他们自然以为,韩健做什么,诸位郡王妃是很清楚的,江都兵马兵临豫州城下,也是韩健早就知悉。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八章军议
此时韩健当着众军将的面,将他与两位郡王妃之间的矛盾公开化,让整个东王府军将知道,原来东王跟几位母亲之间也有矛盾。而这种矛盾的产生,很可能跟韩健孤身在豫州城内,并且突然说要娶南王二小姐,与南王府联姻之事有关。
场面一时变的很尴尬,韩崔氏当下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她也知道也是一时意气,说了不该说的话,令场面很难圆。此时韩昭氏走上前,道:“此事慢慢再议,切勿动气。”
韩健也见好就收,要是他再咄咄逼人,把韩崔氏给逼急了,事情很不好收场。韩健很清楚他这个三姨娘的为人,平日里说话好说,但脾气很急,也很暴躁,要是韩崔氏真觉得他是一意孤行,要是来个武力将韩健制服,暂时将他软禁,那就不是他所想要的结果。
现在韩健只是刚柔并济,让下面的人知道他的立场便可,至于真正夺权,他还不至于要去做,因为韩崔氏从小到大对他极为疼爱,这次甚至不惜违背女皇的旨意救他出来,这本身就让韩健很感动。韩健对韩崔氏,心中也包涵了亲情,只是现下时局不同,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吃饱不愁,这才会当中顶撞韩崔氏,本身韩健对韩崔氏可没什么成见。
韩崔氏瞪了韩健一眼,这目光中带着几分怨恼,也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
韩崔氏稍微平复了一下气息,道:“既然东王提出要先商议进兵还是退兵之事。那就将此事先议。诸位,可有什么意见”
韩崔氏知道,此时韩健把进兵之事先提出来,等于把事情提前抛出来,要是她不先议,就是诚心下韩健的面子,将矛盾进一步公开化。本身韩崔氏也是很懂得因势利导之人,她自然很清楚眼前的形势,之前在洛阳城时,她已经见识过韩健的一意孤行是多么不听人劝。韩健愣是将女皇救出皇宫带回东王府。可以说,现下韩健跟女皇要在江都夺权这么一件事实,其实也是韩健一手促成的,要是韩健当初没去皇宫救人。自然也不会有这么多麻烦。本身韩崔氏反而是站在韩健立场上。不主张去救女皇。而是帮韩健好好打理好江都军政,当一方霸主。
此时韩崔氏很聪明,知道自己拒绝韩健的提议。主张退兵,会惹来韩健的不满,矛盾会继续加深。她索性将问题抛给了在场的众多军将,去问他们的意思。
韩崔氏想的很明白,与其跟韩健争来争去,还不如问下面将士的意见。这样既是听取民意,得到最广泛的声音,主要是看下面军将的选择,要是这些人选择退兵,相信韩健也做不出什么事来,对韩健算是一个交待,同样对韩健身后的杨苁儿也是一个交待,就算是对刚与韩健私下订立盟约的南王杨洛川,同样也是一种交待。
我南王府兵马就是不想帮你,你能怎么着
可韩崔氏将问题抛出,登时在场一片寂静,没一人发表意见。
在场的军将,就是再不识时务的,也看清楚这其实不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而是郡王妃想用他们的口堵住韩健的嘴。
韩健主张进兵,与南王府联姻之事已经发生,还带了南王府二小姐来参与这次军事会议,又在会议一开始,当中顶撞郡王妃,让众人知道他要继续进兵的立场。虽然韩崔氏今日没表明要撤兵立场,却在之前一系列会议上表明了意思,就是韩健能脱难,就不必要再继续为南王府卖力,去跟西王府一战。也就是说,郡王妃要撤兵的立场也很鲜明。
现在好在一点,就是不管是韩健还是韩崔氏,都没有要继续困住豫州城,拿下豫州城之意。这本来是女皇的旨意,现在以为一些事,令当下豫州形势也算是很紧张,要是江都兵马不退,继续围困豫州城,就算是攻不下城池,却也能令南王府无暇分兵去小河口援救镇南侯的六万兵马,只要镇南侯的六万兵马一灭,西王军将挥兵南下,豫州城还是要告急,只是将形势变成到底是东王府攻取豫州城,还是西王府攻取豫州城,还是两方在豫州城下杀的不可开交,令困兽之斗的南王府起死回生。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