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6(2 / 2)
不用韩健在后陪同。他也认得进来的路,径直出门,好像去了再也不回来一样。
韩健看着这背影,知道朱同敬这次也是失策。
韩健料想。南齐对于如今北方的形势变化不可能没有所洞悉。这次朱同敬来的目的。说是来劝降,更多的目的是为了激化江都和洛阳的矛盾。也就是说,南齐也怕江都突然上表洛阳臣服。到时南齐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好都捞不着。
只是不管是南齐人,还是朱同敬,都没想过韩健居然会拿这种事来要挟南齐,而且会让朱同敬知道如今魏朝女皇不在江都的消息。
这消息传出去,北方也许会马上大乱,但更多的可能,是趋向稳定。
魏朝女皇离开,代表其放下权力的争斗,这就令北方最不安定的因素消除,杨余登基也可看作是女皇的“禅位”,魏朝会重新趋于稳定。
韩健回到东王府,韩松氏和韩崔氏正在焦急等他回来,见到韩健,二人都迎上前。
“健儿,你可是带了姓朱的去见陛下”一上来,韩崔氏便心急火燎上前像是在质问韩健。
“二娘和三娘都知道了”韩健一脸无所谓的表情道。
“这么大的事,我们怎可能不知”韩崔氏怒道,“你不是说要在府上宴请齐人,怎就跑到陛下寝宫去了”
韩健坐下,抬头看了一眼,道:“二娘,三娘,能否听我说完,再来埋怨我”
韩松氏这时候倒也能沉得住气,不像韩崔氏那么着急。韩崔氏还想说什么,被韩松氏拉了一把,韩崔氏不耐烦道:“你说。”
“二娘,三娘,现在我们江都最缺什么”
韩松氏和韩崔氏都是一愣,江都缺什么缺的东西还不少,最缺的一时也想不起来到底什么是关键。
“在你们眼中,最缺的应该是个皇帝。”韩健替二人回答道。
韩松氏问道:“健儿,你这是何意”
韩健道:“在我看来,如今江都最缺的是物资,最不缺的反而是皇帝。现在我们要兵有兵,要武器有武器,唯独粮食一再紧缺,只要把粮食凑齐,我们就能长期应战,洛阳的贼逆想拿下我们江都,那是痴人说梦。”
韩松氏想了想,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这跟你带齐人去见陛下有何关系”
韩健当下把如今江北和江南的形势分析了一下,包括如今江北的乱局,还有南齐人的心态。
在韩健看来,南齐人其实并非不想动武,谢汝默早就有开战之意,但这违背了南齐应该隔岸观火的态度。这次南齐使节中,同样有谢汝默的人,说明谢汝默的态度也在转化,在魏朝内乱面前,南齐人似乎想消除成见,准备一心对外。
韩健带朱同敬去见女皇,告诉朱同敬女皇不在,就是要告诉南齐人,要是南齐人不花点代价,那他们所希望看到的情况将不会出现。要么齐朝马上出兵,要么就等魏朝内部平和一无所获。
听完韩健的分析,韩松氏和韩崔氏都不再像之前那么着急。
“健儿,你这么一说,好像挺有道理。”韩崔氏想了想,一笑道,“看来是三娘错怪了你。二姐,你怎么看”
韩松氏微微摇头道:“我只怕健儿这么做,会逼得齐人出兵,到时我们江都会腹背受敌。若是齐人真的不肯借粮,难道我们真要上表洛阳,臣服于贼逆”
“二娘你放心,话我也只是这么说,为的是能换来粮食,至于投靠贼逆,这种事我是做不出来的,日子再苦,我们也能坚持下去,最后大不了是鱼死网破。”韩健道。
“嗯。”韩松氏笑着点头。
韩崔氏赞道:“还是健儿有志气。”
韩健再道:“我相信齐人不会擅自出兵。要是能出兵,他们也不会要等到现在,在我魏朝内乱开始之时,他们早就出兵了。现在只是运一点粮食过来,就能令我魏朝内乱不休,对他们来说也并非亏本的买卖。朱同敬再狡诈,他也能分析利弊。”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四章主动权
跟韩健见面之后,朱同敬便在驿馆之内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就连顾唯潘派人过去跟他接洽,也被拒绝。在外人看来,朱同敬的表现很反常,韩健却能意识到,此时的朱同敬应该是在征求南齐人的意见,在没得到南齐朝廷准确答复之前,他不会就借粮之事作出任何的表态。
北方的战事在此时再次进入相对和缓的状态,洛阳军和北王军在经过初期的猛攻之后,拿下一些不痛不痒的城池,却也对墙高城神的大城望而兴叹。任何一座城池,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攻陷的,而东王府这面从开始就制定了坚守的战略,不管城外兵马多么的嚣张挑衅,就是闭门谢战,令洛阳军和北王军也无良策。
到此时,暗中却是展开了一场舆论战。
民间之中,不断有风闻传出,涉及到杨余天子是位是否合理合法的问题。
在一些人看来,杨余是先皇嫡子,拥有正统的皇室血脉,他要登基也无可厚非。但问题就是杨余登基的方式太过极端,是“篡位”,却未杀死女皇,而且还令女皇到了江都要重夺帝位,视他为叛逆。
杨余想方设法要笼络人心,先是在洛阳城拉拢一些原本不起眼的贵族,将原本旧贵族的田地分下去,收买人心,之后又开科举,想通过读书人的口,来巩固自己的帝位。但洛阳新开的科举,应试者却寥寥无几,读书人在这时候似乎都心向着江都的“正统朝廷”。而对杨余的伪朝廷不屑一顾。
到四月中,洛阳军和北王军却突然加剧了对江都之地的掠夺,而且派出大量的骑兵骚扰一些城池的补给线,令东王府一方损失惨重。到这时,江都各地流民失所,苦不堪言。就算是前期进城的百姓,也都面临着饥寒交迫的状况,城中不断发生疫病,死者众多。
韩健愈发迫切得到外来的支援,但这时候。朱同敬仍旧闭门谢客。韩健甚至怀疑朱同敬已经离开了江都。
韩健对朱同敬作出的限期是一个月,但他也不会等一个月,既然朱同敬不出来,他便亲自登门去找。竟然也被南齐的侍从拒绝入内。
韩健在驿馆之外。令侍卫将整个驿馆给包围了起来。不许内里的人进出。一下子令氛围紧张起来,而韩健则悠闲在驿馆对面的茶铺坐下,等朱同敬出来。要是朱同敬不出。那就代表朱同敬确实已经离开江都,而且是私逃,那就代表,南齐不日即将出兵,否则朱同敬没有逃走的道理。
韩健坐下刚不久,朱同敬便独身一人从驿馆出来,被东王府的侍卫给拦下。韩健派人过去一说,朱同敬才得出来,往茶铺这面走过来,上了二楼,也就只有他二人。
“东王不是公事繁忙,怎有闲工夫出来饮茶”朱同敬先是行礼,而后带着几分轻松的口吻说道。
韩健观朱同敬,还是那副悠然自得的模样。朱同敬在男人之中,也算是小白脸中的小白脸,他跟南齐太后的一些“隐情”,可说是天下皆知,唯独这位当事人却能在南齐官场上如鱼得水,就算是谢汝默,也没法奈何他。
韩健道:“朱上师多日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