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0(2 / 2)
大西柳的话很管用,随着她一声命令,巡城官兵马上散开放行。本来大西柳出来为洛夫人解围,洛夫人理当上去相谢。但她心中抱有不忿,只是轻哼一声便重新回到轿子里,喝令之下轿子便移动,匆忙离开。
等一行走了几条街巷,为防止有人跟踪知道她的下落。洛夫人特地在阴暗处下了轿子,同时让轿子继续前行,而她则与柳眉和徐莺一起进到后巷,绕过后巷又走了一段路,才到了目的地,也是一处不大的小院,里面有一些随从早就在听令保护。洛夫人回到洛阳之后,也一直是小心谨慎,不但怕西凉旧部的人来找麻烦,也怕西王府的人事后报复。
“干娘,之前所见之女子到底是何人,居然还为我们说话”等安顿好,柳眉突然问一句,却是不知触了洛夫人的逆鳞。
洛夫人怒道:“管她是谁,我只问你,若是今日真要起了冲突,该当如何”
柳眉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想了想才道:“干娘既为东王府效命,巡城衙门的人应该不敢与干娘为难吧”
洛夫人再冷笑,现在巡城衙门的人都敢欺负到她头上,那她与之前那个为西凉旧部奔走,却还要给廷尉少府胡德明上贡时候的她还有何区别现在看似风光,她可以直接为东王所调遣,却并无任何权力,而她的义女大西柳,却可以在那群官兵面前耀武扬威。她怎么想都觉得不甘心。
“记得,没有权力,谁都敢得罪你,大丈夫一日不可无权。如今我们身在洛阳,便当自己是大丈夫。若是谁敢得忤逆,要么动之以权,要么动之以武若再有此等事发生,知道该怎么做了”
柳眉显然没有洛夫人的魄力,她听的还不是很明白,但还是行礼道:“谨遵干娘教诲。”
洛夫人将柳眉和徐莺屏退,心中还是颇为不忿,心底更坚定要把权力得到手。现在韩健是给了她一个契机,但还有李云作为竞争,最后结果是如何她尚且不知,但最好的结果,却是能令她成为西凉王,整个西凉之地都将为她所掌控。到那时再不用寄人篱下看人脸色过日子,生杀大权也可掌握在手。
但想到韩健提出条件的苛刻,她心中也不由打怵。
要说人手她有的是,但这些人要么是帮她经商的帮手,要么是一群中下层的武士或者是刺客,一些稍微强一些的谋士,也不足以会成为构建西凉王府的班底。反观李云那边,她之前听闻李云跟一些西凉旧部的高层曾有会面,因为本身李云与这些人无利益冲突,反倒得到一些西凉旧部高层的支持,在构建西凉王府班底这件事上,李云比她更有人脉。
若是换做以前,她也可以想办法将李云刺杀,但现在李云已经不同以往,因为在关中一战中招揽了人手,现在李云的人马扩张的很厉害,反观她的手下,因为这一年多经商不易,她很多生意陷入停滞,又捐纳了不少的钱粮给东王府作为军粮物资,使得她手上的资源急剧减少,没有了钱粮资源,跟着她的人也就越来越少,这次她亲身往关中几个月,再回来有种树倒猢狲散的感觉。
“一定要争取回来”
洛夫人沐浴完,本该上榻就寝,但她怎么却睡不着。一个人在房中来回踱步。
现在要争取到韩健的绝对支持显然是不可能的,韩健既然提出让她和李云同时来提交名单,就代表韩健想让她们竞争。这是帝王之术,洛夫人见识了官场上的太多事,岂能连这点门道都看不出现在她在争夺中已经占了下风,要说如何力挽狂澜,似乎就只能靠她投奔东王府时间早,而且曾为东王府立下不小的功劳。
论功绩,她曾在东王府与北王府一战中,帮忙刺探消息,甚至找人烧毁北王府的粮草。那时洛夫人的人手是最多的,也是实力最强盛的时候,之后她投靠东王府的事为西凉旧部的人所察觉,她也就渐渐失去了西凉旧部中人马的帮忙,继而只能靠财力来维持一些人为她效命。到现在,为她效命的人也是越来越少。而李云除了帮韩健在北川城刺杀了延宁郡王,同时将延宁郡主杨卿乐带回洛阳,似乎没作出任何攻陷,而且还有想送女色给韩健却被韩健冷遇之事的发生。
洛夫人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自己到底为何当初要把李云引介给东王,这不是自己挖坑,到头来却将自己埋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二章争权逐利下
关中一战得胜,论功请赏必不可少。在韩健回到洛阳后,论功请赏犒赏三军是当务之急,若是犒赏将士不及时,会引起军中将士哗变,关中之战也打了几场硬仗,许多将士都是豁上命在争军功,现在战事结束非但不能马上衣锦还乡,还要马上往北方镇守边关,本身就已有所怨言。
韩健与杨瑞商议,如今内库空虚,想以帑币来完成犒赏三军显然不可能,只好再从地方上征集一些,加上东王府库存的一些钱帛大约也够用。但在军粮上,仍旧需要节省,好在关中粮仓已经尽归朝廷所统派,暂时军中粮食危机也没之前那么大。再加上鲜卑人内部的权力争斗,一时间北关稳定,并不太用过分担忧。
军中将士的犒赏,朝廷将会专门派出官员来负责。按照杨瑞的意思,东王府与朝廷各自派出负责官员,分别要派往关中和北关一线,完成对三军将士的犒赏。之前军中已经派发下去的一些赏赐也不会收回,只是在西都内乱时,曾有乱军趁机抢夺了西王府的库藏,而今这些金银宝物都为苏廷夏所部的一些将士所窃占,这些宝物全数都要夺回来。
这在韩健看来,有些困难。不过为了平息军中一些人对此的不满,此事也必须要做,即便最后无法收回,也要把架势摆出去。东王军一向也算是军纪严明,但毕竟有苏廷夏所部抢劫掠夺的惯例,现在西王府已平,结果钱帛被苏廷夏的兵马抢了去,其他各军自然有所不满。
韩健把意思写信传达给正在关中的韩崔氏和韩昭氏,现在苏廷夏的人马基本都为韩崔氏所部所收编,要征讨这批的钱粮也必须通过韩崔氏下令而行。但若是因此而引起关中内乱。也要有所防备,此时苏廷夏所部虽然经过瓦解,但在关中部分仍旧有两三万人马,这些人马被分隔在关中各处,也是对关中稳定的隐患。按照韩健的意思,在犒赏之时会对苏廷夏所部一视同仁。但若是在讨回所掠夺财帛之时有争执,一切将按照乱军逆党来论,不能姑息。
韩健的信发出,在短时间内关中一切平静还没有消息传回。而洛阳城里的犒赏也在持续进行中。
韩健带出的几万兵马,加上收编苏廷夏的两万人人马,此时大多数都在北方,统一交由林詹来负责调遣,还有部分被韩健带回到洛阳完成对洛阳的驻防。这些人虽然在潼关一战中只是当了幌子,没真正去拼命。但却也在前线上因为缺粮而吃了不少的苦,长途跋涉从潼关再到黄河以北北川城,再折返回来,中途实在太过折腾,论功又是随东王亲征,在论功中也不能亏待。
钱粮下发下去,整个洛阳似乎都有了活力,此时真正摆在韩健面前的。就只剩下南王府这一块硬骨头。若是南王府可平,北方将彻底稳定下来。
此时南齐新国主萧旃已经登基为帝。但尚且并未改年号,朱同敬的人马还未平,不过其人马窝在江西一代已不成气候。整个南齐已经形成以惠王萧翎为主导的新的政权体系,内部趋于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