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2(2 / 2)
以往杨瑞当政时,她每次沐浴都会去池水间,偶尔也会跟韩健一起过去,但在逊位之后,就算沐浴也只能在自己的寝宫之中。三月初天气还有些寒冷,沐浴准备的热水不少,更要有宫女在旁侍奉。
等浴桶被抬进来,韩健也不用避讳,便坐在旁边屏风旁,甚至连屏风也不用隔。因为杨瑞身份特殊,皇宫中宫女就算是女官也不得过来打扰杨瑞的生活,杨瑞要沐浴,身边能侍奉的只有卉儿和新过来的陈氏小女。
欣赏曾经的女皇沐浴,对韩健来说算不得什么自豪的事,身边女人多了,对于很多事便有些麻痹了。倒是杨瑞,反倒有几分屈辱感,宁愿背对着韩健。因为她现在所作之事已非她自己所能决定,既然韩健是皇帝,而皇帝在她的寝宫中留宿,那她必须以嫔妃的姿态来面对韩健,就算她心中很想让韩健先出去等候,也不得不在韩健目光注视之下宽衣沐浴。这些规矩,同样是魏朝皇宫的规矩。
韩健坐在那,心里也有些心不在焉想事情。此时韩健主要的是想解决在他离开洛阳之后,如何解决洛阳旧有势力的问题,韩健一再申明要保持魏朝的旧制,但随着对鲜卑一战的获胜,他的皇位逐渐趋向于稳固,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传统之下,他也必须要培养自己的人脉而非继续以魏朝的老臣来担当大任。就算原本江都体系的军将和文官,也要逐渐被新人所取代,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对内制度是不同的,若继续以跟他南征北讨的人来治理和平时期的国家,地方上的政令很难得以实施。
“陛下,娘娘已经沐浴好了”很娇弱的声音传来,却是陈氏小女过来到韩健身边行礼说的。
因为杨瑞没有正式封号,而陈氏小女又不知该怎样在韩健身边称呼,也只能以笼统的“娘娘”作为对杨瑞的尊称。韩健回过神来,此时卉儿已帮杨瑞擦干水渍,再由卉儿为杨瑞披上宽大的睡袍,再为她系好带子。
等一切完毕之后,杨瑞才转过身来,或者有些冷的缘故,杨瑞脸色还有些发白。这时候卉儿已转身到外面把宫女叫进来,宫女力气都不大,需要将浴桶中的水先端出去一些,才能将水桶整个挪出去,再以人手把地上散乱的一些水渍完全擦干净。
在宫女们做这一切的时候,韩健端坐如常,而杨瑞按照规矩也要立在那等候,身为皇帝的韩健没有命令,她连坐也是不能坐的。
等一切都整理好,宫女们才退下,连卉儿和陈氏小女也退出帐外,就在卉儿要把帐帘合上的时候,韩健往那边看了一眼,以往杨瑞怀孕的时候每次都是留下卉儿来替代她来跟韩健行夫妻之道。
帘子终于放下,杨瑞眉头轻轻蹙起道:“你总算当上陛下,可以耀武扬威了”
韩健打量着好像在生闷气的杨瑞,起身走上前道:“好端端的发什么脾气,你要是不想,大不了以后把这些规矩也给免了。”
杨瑞冷哼一声道:“到时候你便可以名正言顺将我们母女赶出皇宫了”
韩健有种无言以对的感觉。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一章领兵大任
两次兵马整顿,韩健仅在北方留守了五万多戍边人马,大批的将士被征调往豫州和江都两道防线,但唯独苏廷夏的人马仍旧驻扎在黄河以北不肯过黄河。
韩健巡幸江都之前,必须要先解决苏廷夏人马的问题,但若以武力解决的话,韩健又怕对洛阳时局的稳定造成影响。
三月初二,也就在巡幸开始前的头两天,韩健下诏到地方,以地方保障天子巡幸为名,将地方守备兵马作出整顿,韩健南巡这一途中,会整编地方的人马随同御驾到江都,韩健所率的嫡系人马会有两万多人马,加上地方所收编的人马,会有三万多人马抵达江都。
三月这几天,每天朝中都在烨安阁召开朝议,其实在为韩健离开洛阳作出准备。天子离开洛阳是大事,尤其还是在国家相安安定的时候,就算很多人觉得这时候韩健不该回江都,但也知道韩健是为南征齐朝做准备。安定后方,一切事情要交给宁原,偏偏韩健对于宁原又不是特别放心,对于朝中重要的衙门接连安排人手去接替宁原。
三月初二下午,韩健派使节前往江北苏廷夏的军营去传旨给苏廷夏,命苏廷夏以其两万人马追随皇帝一同南下。这被看作是韩健对苏廷夏动手的信号,使节进到苏廷夏军营后便没再出来,之后苏廷夏人马便开始渡黄河南下,却没有往洛阳方向而来,而是根据地方人马勤王的原则,把兵马屯驻在洛阳城西北六十里处,随后苏廷夏亲率小部人马往洛阳城方向而来。
因为苏廷夏是连夜行军,韩健得知这情况时,正好也是韩健在顾欣儿处准备落榻就寝时。苏廷夏显然早就准备好了渡河的准备。连舟楫都是早就备好的,渡河之快也超过了韩健的想象。毕竟苏廷夏所部人马众多,要渡河两天时间是差不多的,但苏廷夏只用了半天都不到的时间便已渡河完毕。
韩健重新穿衣往烨安阁方向召开紧急的军事会议,在苏廷夏带亲随抵达洛阳之前,韩健也必须作出决定。是让苏廷夏进城,还是将苏廷夏拒之门外。
不但韩健得知情况很仓促,连朝中大臣也是突然得知,甚至宁原还来不及找他的亲信去商量此事就已被宫中传旨的小太监闯进家门。宁原知道事情紧急,原本韩健带兵南下,多少会以江都的嫡系人马作为主要的带兵将领,而作为北抗鲜卑的两大功勋人物,林詹和苏廷夏,一个要镇守北关。另一个则失去韩健的信任,都不该是此次南下的主帅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