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抬棺匠 > 分节阅读 203

分节阅读 20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我哦了一声,又问他:“能不能请道士来办这个礼”

他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却用手指了指那母子棺,意思很清楚,让我看着办。

一见他这动作,我能说什么那对母子可以说是我间接害死的,难道就这样把丧事让出去让别人办先不说,我承接了这场丧事,就说那沈军死时的反应,也令我心中愧疚万分。

我没再跟那范老先生说什么,点了点头,就朝老王指出来的吉位走去,打算试试。

本来想问范老先生有啥需要注意的地方没,看到他站在那宛如一尊泥菩萨,一动不动,想必是不会教我什么。于是,我硬着头皮开始请鬼。

我先是找花嫂要了沈军祖上的一些名单,又让老王找来一对蜡烛、三两三黄纸、四条长木凳,八副碗筷,一瓶白酒以及十样菜肴。注:菜肴是生的,不能为熟食。

准备好这些东西,我将供桌往前移了移,在挨着棺材的位置放了一条长木凳,此为上席,又将沈军一家人的黑白照移到供桌中间,再在上席用红纸写上两个人名。注:这人名是死者祖上辈份最高之人的名字。

随后,我在八仙桌另外三个方向,用红纸写上六个的名字,再将长木凳摆正,又用黄纸擦了擦凳面,这准备算是做好了。

在我摆弄八仙桌的时候,那老王跟花嫂已经准备好十样菜肴站在堂屋左侧,他们用的是托盘,每个托盘上五样菜肴,都是平常的菜肴,算上不多丰盛。

那老王见我摆弄好八仙桌,就问我:“九伢子,可以上菜了么”

我摇了摇头,说:“等会看我手势。”

说完,我捞起黄纸,蜡烛,先是用一根麻绳绑在八仙桌的桌脚,再用另一头绑在蜡烛上,插在沈军棺材的尾部,然后照着刚才的方法,将另一支蜡烛插在母子棺的尾部,让蜡烛与八仙桌呈三角形。

紧接着,又在三角形里面用黄纸摆了一个八卦图。

做完这个,我点燃三张黄纸,烧在沈军棺材旁边,作了三个揖,说了一些吉祥话,再在堂屋的神坛前,烧了七张黄纸,嘴里念道:“吾陈九,今日奉家师太上老君之敕令,前来遛马村恳请,沈军之高祖父沈风安、沈门王氏夫妇、沈军之曾祖父沈峰祥、沈门刘氏夫妇、沈军之祖父沈平江、沈门罗氏夫妇以及沈军之父沈正友、沈门张氏夫妇,入席。”

喊完这话,我面色一沉,故作狰狞之态,转身,右脚猛地跺在地面,双目紧盯堂屋外面,怒道:“此为家宴,若是哪个不开眼的闯入席面,休怪陈九不讲情面,降下阵阵天雷轰尔等个魂飞魄散。”

我一边说着,一边撒了黄纸,又说:“赐尔等些许黄纸,速速离开。”

说完这话,我不敢大意,刚才那话是吓住周围的孤魂野鬼,这也没办法,丧事本身就易招惹孤魂野鬼,若不吹些牛币,哪里hod的住。

当下,我连忙捞起招魂幡,在沈军棺材上方挥舞了四下,又在母子棺上方挥舞了三下,然后将棺材旁边的蜡烛点燃,抖了抖身上的道袍,走到那三角形中的八卦图中间,微微弯腰,左右持招魂幡放于身后,右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拉长嗓门喊:“印咯、印咯,沈家列祖列宗入席叻”注:此处为拖长音。

话音刚落,鞭炮声响起,噼里啪啦,抬头一看,是范老先生,他手中拿着一封约摸二尺长的鞭炮,正在燃放。见我望过去,他点了点头,也没说话。

待鞭炮声停止,我润了润嗓门,正准备喊上菜,就见到鞭炮的那些烟雾竟然朝堂屋内飘了进来,不知道是我眼花还是怎么回事,那些烟雾朦朦胧胧的有些像人形,死劲揉了揉眼睛,就见到供桌上有很多浓烟。

看到这里,我咽了咽口水,手心冒出一阵冷汗,也不敢有半点马虎,深呼几口气,拉长嗓门就喊了一声:“上菜喽”

随着这一声上菜喽,那老王接了一句菜来喽,小心烫。

紧接着,那老王将托盘放在堂屋门槛上,端起其中一碗生菜就朝堂屋走了进来。

待老王左脚跨进堂屋门槛,我立马拉长嗓门喊:“先上菜来莫动手,听我细细述分明,照人看,照席看,席中宾客听我言,一菜看酒满门吉,哀乐麻衣行大礼,鹤驾今日归西去,何时再来探看齐。”

喊完这话,我朝供桌作了三个揖,又示意老王将第一道菜放上去,然后倒一些酒水。

那老王会意过来,倒了一些酒水,正准备开口说话,我连忙朝他挥了挥手,让他不要说话,赶紧上菜。

他点了点头,也不敢说话,转身,端来第二碗菜,我喊:“二菜看酒泪水泣,一门含悲皆孝意,周公制礼安家邦,孔子策礼美名扬。”

随后,每上一样菜肴,我都会喊上几句,值得一提的是,第五道菜是生丸子,需要燃放一封鞭炮,意为,死者到了阴间能跟祖上团团圆圆。

就这上菜,大概弄了十七八分钟,喊得我喉咙有些沙哑,但,面对请鬼,我不敢半点怠慢,每道菜都把礼仪做到最后,直到第十道菜,发生了一点意外。

450第450章印七75

按照丧事请鬼的礼仪来说,第十道菜是整个席面的重头戏,也是整场上菜的重头戏,俗称落菜。

这落菜分两种,一种是婚事上的落菜,也叫落喜。一种是丧事上的落菜,礼仪较为复杂,甚至有些繁缛。

首先是,上第十道菜肴的时候,死者的孝子孝孙要跪地磕头,拜谢列祖列宗光临丧事,这磕头有些讲究,用三去二进五的礼仪。

所谓三去二进五,指的是孝子孝孙跪在法场末端,磕三头,跪着向前走两步,作揖五次,周而复始,直至供桌前。

到了供桌前,孝子孝孙也不能闲着,需要用白布铺一条宽三寸七的白布路,直至法场末端。路的两旁需要摆上一些水果、黄纸、蜡烛元宝,以供列祖列宗走白布路时,随便吃,随便拿,有大富大贵的意思在里面,所以,这条白布路被称为福路。

在贴春联、祝寿的时候,很多人为了图个吉利,会把福字倒过来贴,按照现在的意思是,福到,实则福倒贴最初源于福路,象征着,活人能像祖先走福路一样,大富大贵。

铺好福路后,就意味着那些列祖列宗要走了。此时,后人需要哭泣,声音越悲越好,其意有二,一者缅怀列祖列宗的传嗣之恩,二者希望列祖列宗能将死者的魂魄带到阴间,免了那鬼差押送之苦。

当然,这些礼仪都是较为古老,现在很少有人用到,不过,在一些偏僻的村庄还是会用到,而这遛马村正好就有这礼仪。

所以,在上第九道菜肴的时候,那花嫂让人给我说了这么一个礼仪。

听来人说完那礼仪,我当时就犯难了,死者一家三口死光了,到哪去找孝子孝孙,这不是难为人么

在上菜的时候,也没那么多时间考虑,就让八仙们去铺那条福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