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开个飞机去明朝 > 分节阅读 12

分节阅读 1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正在这个时候,城头上吴应龙突然带着几名亲兵气势汹汹的走了过来,看到朱常渊二话不,指挥身边的人先将他绑了。

“吴将军,你这是干什么”

朱常渊没有反抗,吴应龙作为他的上司,他也不能够暴力反抗。话回来,就是要反抗暴打这狗日的一顿,也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这可是犯法的,重了就是造反呐。

“干什么你自己做的好事,带走,交给总兵大人发落。”

几人气势汹汹的带人就走,对着朱常渊推推搡搡。

旁边的严宏、孙二楞与李三上去,满脸堆笑的道:“守备大人一定是有什么误会,把总昨日刚来,并没有犯什么事。。。”

还没完,就被吴应龙冷笑打断:“怎么,老严,这才一天不见,就变成人家的狗了。别忘了,这宁远城现在可是我吴家的天下,就是总督大人,那也得给我叔叔七分面子。”

不理会众人,带着朱常渊走下城墙。

宁远城,东西南北的长度差不多,几乎不到三百丈,有八百米的样子,正中间坐落着的,是总督府。

此时在总督府中居住的,除了蓟辽总督吴阿衡之外,还有另外一人,便是这宁远城的三军总司令,也即是总兵吴三桂。

吴应龙一路押解着朱常渊来到总督府前,又将他赶入总督府中,来到一处高台之下。

高台上建立着一个不大不的凉亭,只听到有两人对话,却看不到人影。

“吴总督,在下再敬你一杯。”

“哈哈哈,长伯啊,你能来宁远城我很高兴,这次朝廷嘉奖,你从副总兵的位置上升到了总兵,并且还带来了你的六千关宁铁骑,我身上的担子猛然一松,还是多亏了你啊。”这是一个中年人独有的声音,中气十足,想来应该是那位吴总督了。

另外一个声音,虽然也极其洪亮,但是显得不那么沧桑,听起来不到三十岁的样子,又道:“哪里哪里,大家都是为国效力,不分彼此。这关宁铁骑是朝廷的军队,我吴长伯可不敢冠名。倒是总督大人你自到任以来,整理辽东局势,实在是功在千秋啊。”

吴长伯,不就是那个吴三桂吗

朱常渊暗自思索,长伯是吴三桂的字,只是可惜,对方的地方太高,即使自己抬起头来,也只能看到亭子的一角,不能看到里面的人。

“吴总督、总兵大人,卑将已经将罪犯朱常渊带到了。”

吴应龙完,对上面看不到的二人行了个半跪礼

“总督大人,您再喝一杯”吴三桂言道。

吴阿衡粗重的声音传来:“不了不了,上了年纪,有些不胜酒力了,不比当年驰骋沙场的时候喽。那时候我和你家老头还一个营房睡过觉呢,嘿”

二人又聊了几句,仿佛将下面的人都忘记了一般,过了好久,吴三桂才问道:“下面是谁在”

吴应龙终于舒了一口气,道:“卑将吴应龙,带犯人朱常渊领罪。”

吴三桂嗯了一声,对总督轻声道:“是个新来的把总,昨晚带头闹事要军饷,还宿醉于营房中,按照大明军令,该斩”

吴三桂的很轻松,似乎像是对吴总督杀个鸡一般的不重视。

哼,朱常渊心中一阵冷哼,已经把吴三桂给恨上了。

看来,你是不想好好的做汉奸了,老子早晚成全你。

不管吴三桂是不是被吴应龙蒙蔽,就凭他不问青皂白就要杀我这一,老子绝容你活不到云南称王。

吴总督呵呵一笑,道:“长伯你可能被蒙蔽了,具本督所知,这朱常渊不但没有带头闹事,还将带头闹事的人抓了起来,无形间平息了一场纷争,可谓立了大功。至于你饮酒宿醉,他是第一次来军营,不知者不罪,再那边看着渤海王的面子,饶他一次可好”

吴三桂哈哈大笑:“是我着相了,既然这朱常渊还立了功,便不与他计较了。”

吴总督凝思了一会,充分考量了各方面的关系后,又看吴三桂退让,便道:“虽然立功,然宿醉军营仍不可不追究,这样吧,让他戴罪立功去前线,去大凌河屯兵可好”

询问的语气,可是吴三桂却不能不同意,只得道:“也好,春天也快过去了,建虏颇不平静,时常派股部队掠夺,让他们过去屯兵防守也好,长长见识。”

“好,就按长伯所,你们下去吧。”吴总督言道:“朱常渊就带着你的队伍,即日起去大凌河屯兵守边,保家卫国才是真英雄。”

朱常渊恭恭敬敬的向那亭子行了一礼,道:“谢总督大人不杀之恩。”

吴阿衡道:“呵呵,也谢过吴总兵。”

朱常渊本来就对吴三桂这种卖国求荣的家伙没有好感,加之他是吴应龙的亲戚,二人合伙整治自己,当下没有将吴阿衡的话听进耳朵,道:“属下不谢奸人。”

上面久久没有回应,想来吴三桂的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朱常渊就是个吃不得亏的人,

完后,轻松一甩,将控制自己的两门士兵掀翻在地,扬长而去。

第20章屯兵大凌河

大凌河,可谓前线中的前线,尚在锦州的左前方。再往前就是清军实际控制的区域了。

“我呸,这的是让我们去送死。”孙二楞一拳打在地上,怒气冲天。

军帐前,朱常渊坐在那里微微思量,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一一了清楚。

“叫什么叫,还不是你一个人惹得祸害。”严宏训斥了孙二楞一下,同样忧虑重重的道:“大人,怕是这次我们不好搞了,听之前去大凌河屯边的那些守备也好、把总也罢,没有一个回来的。”

大凌河无险可守不,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城池,只是一个军屯子,很容易被人攻破。以前辽东总兵祖大寿就在大凌河屯过兵,一样没有守住。

关键是离对面清军太近了,而那些鞑子又太狡猾,就在河对岸看着你修城池,等你的城池修的差不多的时候,再过来攻击、毁坏。所以想要在大凌河站住脚跟还是很难的。

再者来,一旦无法站稳脚跟,朝廷又没有诏令召回,那你只能在这一片河滩上和皇太极的士兵打游击了。所以以往历来在大凌河屯兵的将领,都没有好下场。

但是,大凌河却是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若是真的能在那里站稳脚跟,无疑是给整个宁锦防线上钉了一颗钉子,使它稳固无比。

朱常渊不得不去,因为就在吴总督完之后,他的脑海中传来了久违的声音:总督大人发布阶段性任务,去大凌河屯兵,是否接受。

而且当时朱常渊竟然习惯性的选择了是,这下,不去也得去了。

再了,总督是整个蓟辽地区最大的官,不听他的也不行。

“去”朱常渊突然站起来,道:“过去,老子正想看看鞑子的骑兵到底有多厉害”又看向孙二楞:“二楞这事不怪你,有人找茬而已。”

李三道:“这群狗日的从来就不拿睁眼看咱们这些海盗出身的部队。”

朱常渊道:“没事,我们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总有一天,咱们这个队伍会名扬万里,大家收拾一下吧,跟我去大凌河。”

走就走,每个兵士整理了一下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