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2 / 2)
李倧摇了摇头,忽然站起,道:“没什么可恭喜的,你们去拿张网来,咱们一块捞鱼,这钓来钓去实在是太慢了。”
正话间,突然有一名阉人从外面闯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陛下,丞相大人有要事求见,盛京那边出事了。”
“出事了”李倧一惊,脚下一软差坐在地上。
盛京出事一般情况下和他没有关系,能扯上关系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两个宝贝儿子李淏和李溰ai。他们现在都在皇太极的老巢做人质呢,盛京出事了,那岂不是自己的儿子。。。
不敢想了,尤其是李溰,还是朝鲜太子
李倧觉得自己的头脑有些发晕,被太监和宫女搀扶着走到宫殿,看到早就等候的丞相,心里有些发虚的道:“爱卿,可是太子出事了”
丞相跪地行礼,然后起来道:“回陛下,臣刚刚得到消息,日月岛上的那位朱常渊,日前刚刚攻克了皮岛,旬日不到的时间内又下了盛京。”
“什么”李倧一脸不可思议,坐在龙椅上微微皱眉,“盛京也被他攻破了,可有太子的消息”
“回陛下,太子和王子刚才已经传来了消息,趁着战乱已经逃了出来,不日就可以回国与陛下团聚”
“好”李倧一拍桌子,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又有些忧虑的道:“这样最好,但回头皇太极再向我索要人质,怎么办”
“不会”丞相道:“陛下大可放心,现在朱常渊盘踞日月岛皮岛,俨然成了一方可以威胁到皇太极的势力,据此人虽然是明军将领,却与大明帝国也不甚融洽。况才华谋略远在当年的毛文龙袁崇焕之流之上,皇太极必视其为心腹大患,此时肯定不会与陛下为难。”
“这该死的皇太极”李倧骂了一句,道:“去年丙子虏乱,这该死的家伙竟然要朕跪迎。这群山野来的刁民,就该给狼吃掉,我堂堂朝鲜礼比中华,实在是,实在是奇耻大辱。”
“陛下息怒”
“爱卿,现在马上布置人马,出迎太子归国”
“陛下三思,现已得知太子和王子无恙,就别打草惊蛇,以免枝节横生。当务之急乃是拉拢朱常渊为我所用,然后给予皇太极沉重的打击,报我丙子虏乱的大仇”
166年,皇太极称帝,朝鲜使节拒不跪拜,皇太极怒,出兵十万攻打朝鲜王朝,朝鲜败,王朝皇帝李倧跪迎皇太极。朝鲜史上称其为丙子虏乱。
“那好,朕尚有一女,可许给朱常渊,并赐日月岛为其属地,你看如何”李倧思索了一下,向丞相问道。
丞相摇了摇头,“不妥,陛下,和亲乃是国与国之间的礼仪,朱常渊不过大明一将领,此举怕是会惹来大明的恼怒。况且孝明翁主不满周岁,如何能够下嫁”
皇帝是有一个女儿,可还不到一周岁丞相的脑门起了几道黑线。
“那依爱卿之见”李倧问道。
“陛下,现在名义上来我们朝鲜是一个国家,朱常渊仅仅只是大明的一个将领,我们可以派出使者与其谈判,商讨下一步对付皇太极的计划再者,日月岛日前虽然为海盗盘踞,但总归是我朝鲜的地盘,陛下可暂时让其居住,以示皇恩,如此事情便有十有可成。”
“好,只要能打败皇太极,让这个该死的野人回到他们原来的山里,一雪我们丙子虏乱的前耻,朕就满意。丞相,接下来的事情你去安排吧”
“是,陛下”
“恭喜陛下”刚刚一上早朝,温体仁一头跪倒在地,将一份奏折呈上,“捷报刚刚传来,我明军将士在锦州浴血奋战,锦州城失而复得,现已经被我大明军队重新占领。”
崇祯坐在龙椅上安之若素,努努嘴示意太监将奏折念了一遍。
“陛下,臣温体仁建议,此战中有功的将士应当受到封赏。”
“嗯,这是应当的。”崇祯皇帝不急不缓的道。
“臣这里有一份有功将士的名单,请陛下御览”
崇祯皇帝从太监手中接过名单,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第97章岳父大人再见
崇祯皇帝用微不可察的声音冷哼一下,然后有些意兴阑珊的道:“爱卿真是为我大明鞠躬尽瘁,连这辽东的一个军屯守备都了如指掌。頂點說,”
“此乃老臣本分”温体仁本就跪在地上,又磕了一个头。
“嗯,其心可嘉”崇祯完,将那奏折放在桌子上,道:“不过,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道你们真的以为吴三桂这么容易就打败了皇太极”
“这”温体仁的情报上,确实是吴三桂久攻锦州城,皇太极抵挡不住弃城而走,现在皇上既然别有隐情,定然不会空穴来风,“老臣愚昧,还请陛下拨”
“呵呵。”崇祯皇帝少见的露出笑容,“根据朕的情报,皇太极之所以这么急匆匆的弃城而走,是因为他后院出了问题”
“还有此事”温体仁惊诧不已,“难道朝鲜对北用兵了”
崇祯摇了摇头,颇为感慨,“都不是,你们难道忘了,前几日朱常渊刚刚攻占了皮岛”
“微臣知道,而且皮岛的交割事宜我们已经派人去做了。”
“嗯,你们不知道的是,朱常渊出兵直袭沈阳卫,而且据皇太极的老家都被捅破了。他能不急着回去嘛”
“尔等以为,就凭吴三桂和他手下的那些士兵,真的就这么轻易得到了锦州,起来,朱常渊才是此战最大的功臣。”崇祯皇帝站起来,双手背在屁股后面,走到下面群臣跪坐的地方,声音中不无感慨,“此人当真天下奇才,可惜生错了家门,如果不是皇室后裔,必定成为一代良将”
温体仁跪倒在地,“陛下,刀刚易折,反刺己手”
崇祯皇帝不阴不阳的道:“爱卿有什么就站起来直,不用拐弯抹角”
“是,陛下。”温体仁大大方方的站了起来,拱手道:“朱常渊此人才智非常,断不可久居军中,否则迟早必为祸患。”
见崇祯皇帝没有接自己的话茬,温体仁又道:“陛下恕臣冒昧,当年成祖皇帝得国之时,为何要立下组训不许宗王掌兵”
“大胆,朱常渊如何能与先祖并论”崇祯有些不高兴。
温体仁适可而止,不再多言。
过了许久,仍无别的大臣发言,崇祯又道:“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且朱常渊于国于朕都有大功,朕实在不愿相弃,奈何祖宗法度不敢轻言废止”
温体仁一看有戏,微微一笑,道:“陛下不用忧虑,只需将其召回京师,加以褒奖即可”
“爱卿可是有主意了”
“回陛下,臣听朱常渊此人颇懂土木之道,于建造有奇功。眼下工部忙于修建观音塔,人手短缺,陛下不若将他唤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