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4(2 / 2)
郭城说道:“百姓之俗源自于祖宗,中南之地九国数百民族,语言不纯,话音各异,如果全部汉化,恐怕耗费人力,也非一时一日之功。臣建议不要强迫,要引导为善。”
“怎么讲”朱常渊问道。
“我大明乃是上邦,携大国致使灭其国而有其土,擒其王而养其生若是立即在九国之地上实行汉化,恐怕事情会很难,而且,日后陛下还要继续灭国,难道一直不断的派人汉化各地之居民”
朱常渊一听,郭城说的倒是很有道理。原因很简单,你灭亡一个国家很容易,无非是把他的政权给弄掉就行,但是想要将老百姓全部汉化,容易,也困难。
容易是因为,只要下一道命令,老百姓的衣服,习惯都会改变,可是他们骨子里的东西怎么变,让他们说汉语,他们会么
派人教育,那得派多少人把整个中国的读书人派出去也不够啊。
所以说,郭城的建议还是很中肯的,朱常渊表示接受,点点头,说道:“就以爱卿所言,中南九国之地百姓,可以保留其原有文化。”
“不过”朱常渊扭过头,龙目灼灼,说道:“朕可以让他们保持固有习惯,但是土地革新之政,务必施行”
只要打倒当地所有的地主豪强实力,将整个中南清洗一遍,然后把财产弄回国内,将土地分给贫民百姓,他分分钟就能变成九国百姓心中伟大的神
这一点,毫无疑问,毛爷爷绝不欺我未完待续。。。
第67章养猪岛
中南作战取得了大胜利,朱常渊很高兴,文武百官的福利自然是少不了。
首先,所有官员的工资,在前明的基础上普遍涨了五倍,让不少人着实欢欣鼓舞了一大阵子,其次,朱常渊第一次对诸王实行俸禄制度。
也就是说,从今往后所有的诸侯王,都不在给予封地,而是折合成为俸禄,和朝廷的官员一样。
起初的时候他是觉得每个诸侯王的俸禄应该和一品大员相当,涨了五倍之后差不多年薪三千两银子左右,可是后来想想这么干对诸侯王实在是有些苛刻了,于是,将诸侯王的薪资标准提高到了万两银子一年,除此之外,还另有赏赐。
另外,每个诸侯王可以拥有私兵三百人,改了之前那些制度,显得对宗室好一些。
当然了,那些原本就有土地和财产的诸侯王,朱常渊没有立马动。
这样一来,诸如张献忠、李自成、豪格、罗汝才等人的处理方式也就有了依据,差不多基本上工资待遇就是万两银子一年。
诸侯王还有一项好处就是,可以世袭罔替与国同休,这是那些一品官员比拟不了的。
朝会的时候,朱常渊也明显的感受到,由于这次中南大胜,他在百官心中的地位不由自主的提升,现在基本上在朝堂上说一不二,想干啥就干啥,没有任何人出来反对阻碍。
于是,朱常渊终于对那些已经分封了上百年的诸王露出了獠牙。
农业部尚大臣严宏上书,道:“陛下,臣听说台湾那边的土地革新已经完成,整个台湾一片靖平,此乃太平盛世之大道,臣建议,应该立即在全国推行土地革新之策。”
“哦”朱常渊笑了笑,看着朝堂上的其他人,问道:“诸位可有什么意见”
礼部尚书候恂说道:“严大人说的倒也是实情。实行土地革新,确实是太平盛世之大道,可是陛下,若是如此。难免引起人心不满,别的都还好说,臣担心那些诸侯王们。。。。”
候恂是根正苗红的地主阶级,虽然理论上思想上同意朱常渊的做法,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也确实证明朱常渊的做法很好。对于全天下来说是个长治久安的政策,可是从他的,他还有自己的小算盘。
如果人人的土地一样,没有地主和贫民百姓的区别,当官的地位何以彰显,他侯家的富贵如何能够保证
所以,他先出来给朱常渊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陛下您如果能治得了那些宗室,再说吧。
朱常渊摆了摆手,说道:“这个朕自有安排,候爱卿暂且退下。”
然后曹化淳上前。拿出一道圣旨开始宣讲。
诸臣听了这圣旨的内容,无不苦着脸笑,暗道:陛下这是要把诸王玩死的节奏啊。
朱常渊制定了一个计划,将整个海南省按照地域贫富,差不多分成了一百多份,每一份划分成一个诸侯国,有什么晋国、鲁国、宁国等等。
然后,再逼着这些王爷迁移封地
朱常渊琢磨着,为了整个中华,然后又不能太苛待朱元璋的那些后裔。只能舍弃一个海南岛,将海南岛变成养猪岛,养着那些王爷。
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去吧,诸位”朱常渊拿出一副超级巨大的含有海南岛地形的地图。然后送到下面告诉那些内阁的阁臣,说道:“这些你们将这海岛平均分成一百二十份,给那些藩王划分好地盘,明天就要将方案拿出来,朕依照方案处理。”
内阁接过海岛图,然后下去开始准备。
同时。朱常渊对那些藩王同时下诏书,让他们做好封地迁移的准备。
藩王们虽然也是一股庞大的势力,那是和老百姓相比,如果反过来和朱常渊现在已经非常牢固的皇权相比,那就不够看了。
只要有吃有喝又能继续欺男霸女,朱常渊相信他们不会敢造反或者玩个靖难,特别是他携带平定中南九国之威势,那些小藩王就更不敢反对了。
况且,藩王迁移的事情,自古就有。
当年西汉的时候,藩王更换地盘是再也常见不过的事情了。
“下一件事,这次中南九国平定,获得了不少金银财宝,现在我大明虽然还未有税收,可如今可谓是国库充盈,这些银子购买那些地主的土地绰有余裕,土地革新之政策也要加紧时间实行了。”
“诸位爱卿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这下谁也没有意见了,刚刚侯恂出来给朱常渊出了个难题,可是这个难题很快便被他破解,所以,整个国家的土地革新势在必行。
于是,朱常渊说道:“既然没有意见,那么内阁就按照朕的意思拟旨,全天下的土地都可以出售给国家,令个州府衙门按照大明律执行即可”
“是,陛下”内阁臣子和太监同时拱手,表示同意。
朱常渊又道:“此次押解过来的王公贵族实在是太多,足足有一万余人,朕一时之间想不到什么好的安置措施,诸卿为朕想想,这些人应当如何安置”
“陛下”工部尚书刘宗周出列,朝朱常渊说道:“陛下可以仿照汉代安置匈奴降将之故事,择其善者可入朝为官。”
朱常渊说道:“中南之地不比匈奴,和我大明思想有诸多相异之处,他们入朝为官恐怕不妥”
刘宗周道:“如此,就为国主可以各自分封,给予些许土地,让其供奉祖宗宗庙即可”
朱常渊摇摇头,说道:“土地国有乃是大势所趋,可以平分给平民,可朕不能平白无故的给予这些家伙。”
孔和出来说道:“陛下,臣听说北海新盛城正在大肆建设,既然这些人留着毫无用途又浪费粮食,不如发配北海归西伯利亚王支配,正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这个家伙更狠。
朱常渊笑着说道:“如此对待九国的国主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