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2 / 2)
“我想问,这种室内立体种植,需要很高的成本吗”周丰指着墙壁上的葡萄,掩饰不住满眼喜爱。
“立体种植的植物种苗,是比较昂贵,而且目前来说,可用于室内种植的植物品种不算丰富,数量也供不应求。”林曾谨慎的回答道。
“那如果我们家庭想要种植这样的葡萄墙,需要多少资金呢”周丰说出自己的目的。他看到办公室里的葱翠欲滴的葡萄叶,铺满了整个墙面,非常喜欢,想在家里也弄一堵这样的葡萄墙。
“是呀是呀,如果不算太贵,那我也想种植。”之前在林曾前面议论的两位女教师,也凑上来,两眼发光,那个略高些的女教师很激动地说道。
他们的讨论声,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每一个看到这件长满植物的房间的人,都有一股想要将它搬回自己家中的冲动。
他们随声附和,林曾瞬时被围住。
“我们公司,有针对普通家庭的植物方案。你们可以找店名是的网店,里面有专门面向普通人销售的室内种植植物。”
林曾刚说完,另一个个子略矮,体型微胖的女教师,立刻拿出手机,检索林曾所说的网店。
不到半分钟,她就找到了林曾的网店。
“哇,真的有呀”她很高兴地说道,“销售的数量很多,原来现在大家都流行自己在家种菜。好多购买者晒的照片呢,看上去真不错。”
其他老师也好奇地凑上前。
“哎呀,这个人种得真好,这一面墙壁,可有十几颗番茄吧。”
“那个绿色的是什么藤有没有果实怎么看上去有一些像空心菜。”
“就是空心菜,还有木耳菜,还有长在墙上的小包菜,太可爱了。”
“这棵什么植物,好漂亮,像是青翠的牡丹花。我想种在客厅的电视墙上,肯定美得不行。”
“这叫莲叶菜,口感跟白菜很像,更清甜,营养也更丰富。”拿着手机的女老师,一边看商品详情,一边给别的老师解说。不知道她是不是教语文的,说明的时候,简明扼要,“这里面介绍,种植起来不算困难,有一些基本种植常识的人,都可以在自家的墙壁上,种植这种室内爬藤植物。价格也不贵,藤本红玉番茄一株十元,其他绿叶菜一株五十元。”
“我都想买,还有什么我想要办公室这种葡萄,红的像红宝石一样的水晶葡萄,真是太漂亮了,不吃看着,也是一种享受。”高个子的女教师说道。
“没了。”
“啊”
“没了,网上只有销售这几种植物。”
“啊”
几双眼睛,目光炯炯地盯住正在和周丰老师说话的林曾。
“额。”林曾一愣,才反应过来他们眼中透露的意思,赶紧解释。
“这是目前比较适合家庭种植的植物,番茄可蔬菜可水果,绿色蔬菜也能保证每日的需求。所以目前线上暂时只有这几种植物。”
“那这种葡萄呢”高个子女教师不死心地追问道。
“这件办公室种植的几种葡萄,目前种植种苗还不多,价格也颇为昂贵,所以,暂时还是在绿化工程中使用,而没有上架销售。”
“你们给学校种植的话,价格是多少呢”周丰似乎对番茄和绿叶菜兴趣不大,看了一眼同事的手机,有将注意力放回办公室的葡萄上。
“看品种,根据面积计算价格。”
“我不太想种植网上销售的这些植物,我想种植学校里这种葡萄树,需要怎么收费”周丰说道。
“葡萄的话,每平方米墙面价格两百元,最低种植面积在十五平方米。工程的完成期是三个月,三个月后,可以采摘葡萄果实。日常养护需要自己进行,种植期是十年。”林曾的葡萄苗,并不打算放在网上销售,而是准备采用另一种经营模式。
“这样算来,我家客厅是7米,高度29,将近二十平方米,就需要四千元”周丰沉吟一下,他算好价格,并没有觉得很贵,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他感觉这个价格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于是马上决定,“这样,我想在贵公司订一堵这样的葡萄墙,品种就用这种宝石红的葡萄,什么时候可以开工。”
“”好吧,遇到这个干脆利落的数学老师,林曾也只好拿出藏在玉匣里的多产水晶红提种子。他想了想张师傅的安排,这两天,他们要帮他种植小红楼屋顶的植物,后天才能腾出时间,“后天吧,大后天能够安排得了工人。”
“好的,”周丰定下工程,非常高兴,直接将手机号码报给林曾,“正好我利用这两天,将墙壁收拾出来,你随时可以打电话联系我。”
“周老师,你怎么不种番茄呢”矮个子的女老师好奇地问道,“这番茄的种苗,一棵才十元,加上四中爬藤绿叶菜,也不过两百一十元,加上邮费,也只有两百二十元,才相当于种植一平方米的葡萄的价格,我看网上那些种植者晒的图片,效果却不差呀。”
“呵呵,我老婆女儿,全都喜欢吃葡萄。”周丰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
“噢”其他人会意地笑了起来。
在周丰老师之后,还有三个老师,也分别订了一堵葡萄墙,其中一个,就是那个三十多岁高个子的女教师,不过,她种植的面积只有周丰一半大小,大约十五平方米。
“我叫曹月盈,这是我的手机号码。”她将手机号码交给林曾。
其中两个老师选择了外观极具观赏性的多产水晶红提,另一个则想种植口味更好的小金香葡萄。
好吧,清一小校园的工程还未开工,他已经获得了差不多一万五千元的家庭墙面绿化工程。这些工程,成本除了张师傅的劳务费,和购买适宜的种植盆,几乎没有任何成本。
第一百零五章工人的生活
夏天下午六点,天色还是极为明亮。张远忠和他的侄儿张辉,已经将林曾吩咐的事情全部完成。他们给林曾打了招呼,才开着老旧的二手货车,离开林曾的苗圃。
他们这几日非常高兴。林曾这里的活,都不重,但是结账很快,每天晚上一下班,林曾就直接将每天的工钱,打到他们的卡上。
“叔,林老板为人很好,就是不知道还能干多久,最近清河市的外来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了,找活也越来越难了。”张辉开着车,有些忧虑地说道。
“不得事,不得事,”张远忠摆了摆黝黑粗糙的手臂,咧着嘴笑着说道,用他们拗口的家乡话说道,“阿辉,我们好好干,事情做清楚了,以后林老板有活,第一个就想到咱们,我看林老板生意会越做越大,需要人的地方多了。你看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