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1(2 / 2)
斗志不失去,那么才可以说,这些人还有营救的价值
好再,最坏的结果并没有出现。
听到自己的营救,西乡被困的友军能够组织反攻策应自己,那么就说明了他们没有失去斗志。
如此一来,接下来的一路就好走很多了,甚至陈庆之有理由相信,当双方会师之后连鬼子只怕也不敢在轻易追击
别看这都能够听到枪声了,距离应该并不算很远,但实际上,陈庆之却还是用了整整三个小时的时间才打通道路,成功和西乡友军汇合
因为,鬼子自然不可能认输。
可以说,这些个二鬼子其实战斗素质也的确是不错,甚至疯狂起来比起真正的鬼子都要强上几分。
陈庆之和西乡友军纯粹是活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才成功汇合的
然而,当汇合之后,西乡原本被困上万人,却是也仅仅只剩下不到五千
至于剩下的五六千人,却是连尸体也带不走了
为了杀出去,孙辰不得不一路下达放弃伤员的命令。
这个命令很残忍,对于伤员来说,残忍到了极点,可是,这却也是无奈之举,不这么做,恐怕,就算这五千人也会被活活拖死。
然而,就算是跑出来的这五千人,其实也大多都是身上有伤的。
如果条件允许,他们现在最应该做的,是立刻接受治疗,可惜,现在的条件根本不允许这么做,毕竟,鬼子还在周围
没有犹豫,双方会师之后,便是由独立团开路,朝着外面且战且退
第三师团还继续疯狂了一阵,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区区一个独立团,加上那原本都被他们困在西乡的一万残兵,但是这打下来,却是让整个朝鲜第三师团,付出了将近一万六千的伤亡
很多联队,甚至直接撤销了番号
这般高强度的战斗,朝鲜第三师团虽然是抗下来了,但是抗的艰难无比
可以说,仅此一战,朝鲜第三师团,只怕就只能退下去进行整编了。
独立团成功营救了西乡被困的友军,或许换做平时,自然是功劳一件,少不得军部表彰。
可是现在,却根本没有太多人会注意这边了。
因为,此时,整个华北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起因,自然还是因为那孤峰一战
孤峰一失,鬼子看到了机会,远远不断的火速支援,那架势,仿佛是想要以孤峰为突破口,攻破整个华北防线
正文第1074章会战开端
阎老西请示了蒋校长,而远在俞城的蒋校长也万分清楚,鬼子一旦突破华北防线,怕是就危险了。
华北防线,是第三战区经营多年的一道坚固防线,若是被鬼子突破,那么其后面可就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防线了。
一个弄不好,鬼子可就要顺着华北一路南下,到时候,恐怕现在大好的局面也将不复存在。
在蒋校长眼中,国际局势不适合进行大会战,因为此时美国的支援,英国法国等强国的支援都不能提供太多,德国在欧洲势如破竹,非洲战局也不容乐观。
一切的一切,让蒋校长更希望看到的是默默的等待,等待合适的机会。
但是,孤峰的丢失,鬼子的大举突击,让他却不得不下令开战
虽然,他下达的是固守阵线的命令,可他十分清楚,其实,这也是等于全面开战
当然,就算没有蒋校长的命令,其实阎老西也必须这么做。
孤峰周围,成为了主战场,双方调集超过五十万大军在这小小一片区域会战,而在周围却也时不时的互相发动攻击,策应孤峰
或许,不管是鬼子,还是阎老西,都不会想到,那毫不起眼的孤峰,竟然会成为整个华北大会战的突破口和主战场吧
其实,孤峰周围的地势对于华夏军队来说并不占据优势,孤峰周围,是一处巨大的平原地带。
对于善于防守的华夏军队来说,自然算不得什么好消息。
但战争就是如此,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选择,孤峰后面乃是黄河,河对岸,是阎老西修筑的二线防御。
可谁都清楚,若是前沿阵地丢失,只怕是华北大片区域,直接会被鬼子控制,而且反攻起来也艰难无比。
渡河战役,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孤峰周围地势并不好,可是战斗依然要持续的主要原因。
这是无奈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
超过五十万大军汇聚在此地,让这里白日犹如黑夜,而黑夜,却是亮如白昼
白日里,双方炮兵不断的轰击,硝烟和沙尘让整个阵地昏暗无比
夜里,双方的照明弹不断升空,又让那黑夜如同白昼
尸体堆积如山,凝聚的鲜血将大地染黑
然而,战斗却无休无止
在这里,双方都并不能构筑出坚固的工事,可以说,最有效的工事,只有战壕
因为这里是平原
当然,此时从内地,不断有沙石水泥运往前线,不过,却不是运往最前线,而是黄河边沿
阎老西十分清楚,自己和鬼子之间的战力差距,现在,他是在用战士的命拖延时间,让他能够在黄河这一边也构筑河防
这是无奈的选择,也是必须的选择
事实上,在战场上,最让战士们胆寒的并不是鬼子的步兵或者炮兵
绵延的战斗,让战士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况且,此时阎老西其实还是占据着优势的,鬼子从孤峰突破,其实此时是陷入一种三面合围的境地
孤峰周围的阵地可没有丢失。
依靠着孤峰两侧的阵地,阎老西直接将孤峰背后布置成为一个口袋阵,可以说,一旦是突入其中的鬼子,便是直接陷入三面包围的境地
只是可惜,鬼子的战斗力要强悍很多,从而导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