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外道圣人 > 分节阅读 99

分节阅读 9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俩小今日的离开正是在那场大战之后,神给他们的两月养伤兼放风时间顺便做做形象代言人过去之后,回到神国复命去的。

“察觉到先后有什么变化吗”回到神国的第一时间,许皓就询问起了他们。

“感觉就是越来越开心,战斗越来越容易了力量上似乎世界对我们的压制变小了”毫无疑问,这不是许皓想要关心的问题。

许皓之所以关注他们的感官,是因为一个意外,那就是无意中在神国发现了一个新的力量:金。在这个世界是没有金作为基本元素的,但现在它似乎出现了。

王东也说,所有文献都指明:封神大劫中通天教主也说的是“重立地水风火,再造一个世界”,可见在远古时期,地球也是没有五行之说的。

那么地球的五行从何而来,如今的金元素从何而来,许皓百思不得其解。

金从革,也就是说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金质地沉重,且常用于杀戮,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这是地球上的金。

这个世界的金元素其实比较类似于正能量,如果不是许皓发现这种能量具有类似地水风火一般的基本元素特性,以及破坏力与肃杀之气的话,还真不能把它分出来。

这究竟是金,还正能量的变种,正是许皓如今纠结的问题

到底五行之说,五行之力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远古神话中都没有相关的说明,如果是封神之后才有,那么女娲补天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五色石,如果是封神之前就有,通天教主为什么会说地水风火难不成他打算叛师

这是王东正纠结的问题

第二十四节关于五行的猜想上

昆吾,小洞天。虽然说神祗可以加大神力投入从而快速扩张半位面,但是快速扩张意味着根基会不稳,意味着会有很多脱离神掌握的事物出现,因此除非实在是不堪使用,一般没谁愿意去费力不讨好地拔苗助长。

许皓的昆吾也是一如既往的小,再说这里本来就不是神国,作为庇护所,太大就意味着被发现的几率更大,所以许皓也没打算大规模扩张它。

神国是神用来安置祈并者的世界,由于神国属性需要与神完美契合,所以一般来说都需要神的真身在此,否则将付出更多得多的力量来抵御外来因素的侵蚀,毕竟能够同化力量的是神格而非神力。

自从知道诸神之间面和心不合之后,许皓的真身就再也没有踏入神国一步了,一般都是靠分身或化身在里面维持大局,哪怕需要耗费更多的神力,反正没什么太大追求的他只要不是入不敷出也不着急。

所以他的本体一直呆在昆吾玩游戏,做个幸福的宅男

直到王东知道他在神国发现了五行力量,才急吼吼地打破了网瘾少年的沉迷,让他晋升为研究人员,还是很大的一课题。

“道德经知道吧它里面可是没有五行之说的,唯一与五行沾边的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了,至于是不是就难说了。”

“我查了一下历史,五行之说最早诞生于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这说明什么,说五行之说在此之前并不广为流传,那时候的真理是四象之说,也就是地水风火之论,这才是正统。当然不是说五行之力就不存在,后世修者大都选择修五行之力,说明它应该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没能发现罢了。”

“再看远古神话传说中的火神祝融,水神共工,风神飞廉,土神后土,听说过金神吗后世到有流传木神曰勾芒,火神曰祝融,土神曰后土,金神曰蓐收,水神曰玄冥的说法,但是却是宋朝之后为了完善五行之说才被后人强加的,神话传说中可没有。可见五行之论却非一开始就有的,甚至远古仙神们应该都不知道,要不然怎么会没有只言片语出现”

“那么五行从何而来,最早的相关神话就是五色石了。正巧上次你那悲惨世界用了类似五色石的力量补天,然后有了金之力,那么我就有了一个猜想:五行一开始是没有的,组成世界的正常能量是四象,或者说有四象就可以了。”

“那么为什么要有五行呢因为四象之力冲突太明显,相克易但是相生难,仅靠阴阳调和,一不小心就是当年不周山的结局。如果我们将不周山视为一个类似托瑞尔混沌海似的地方来看的话,巫在古代本就是指能以舞降神的人,那么所谓祖巫其实就是神祗,类似你这种真神。所以所谓不周山之战其实就是原始元素神的战争,结果一下子差点将洪荒位面给毁了,然后才有了女娲补天一说。这不正说明元素冲突的厉害吗厉害到世界没有自救之道。”

“再看女娲,都说女娲是创世神,但别忘了她是人类的创世神,龙汉初劫、巫妖大战之时还不知道她在哪儿玩泥巴呢至于化身万物,不过是后人美化罢了,那是盘古的事儿,与她无干。所以,假设五行是她弄出来的,那么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远古神话中的万千大神大都悄无声息,唯有她成为了六大天道圣人之一了。不是因为她创造了人,而是因为她补了天,准确来说是以更加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的五行之法逐步取代了四象,让世界变得更稳固的功绩。”

“再说说封神之战。是谁引起的,女娲那么她为什么要引起这次劫数呢因为商纣王的一句之词,神的性子就小到这个地步不,应该是经过数千年的发酵,五行开始逐步得以取代四象成为大地的基本法则,四象或许依旧存在,但是至少在那个位面不在成为正统了,所以需要一次量劫来完成替换。要说力量,商纣王一方可是到死都未必比周王一方差的,但是这是天地的更新换代,所以再有力量也架不住天地法则的拉偏架,总会在关键时刻催生出克制的东西来,加上合道的鸿钧岂会不明白天意,怎能不输”

“鸿钧为什么要带走通天教主,改造二教,就是为了让这位不接受改变的圣人别去触天意的霉头,结清因果,不然天道圣人内未必有他,甚至入世过深的原始天尊或十二金仙要么避世要么就转生以适应新变化。唯有一直逍遥的太上老君来接受道统,道德经之所以不提五行四象之论,恐怕也是因为这时候正是新旧革新之际,不敢牵连过多说起来,女娲娘娘的一番惊人伟业,获利最多的确实鸿钧一脉,也是可叹啊合道之圣人,确实厉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