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血战旗 > 分节阅读 170

分节阅读 17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我让部队的军事主管下到地方,就是为了让这些同志多磨砺一下,我们很有可能会作为先遣部队,到华北战场。从过国际上来看,大战一触即,一流列强为了减少国内矛盾,必然起对外侵略的一个。估计,能给我们准备的时间不会过两年。”曾一阳耐心的解释道。

“可为什么我们的团级指挥官,不但要训练部队,还要熟悉地方事务”吴高群不解道。

“两年多以前,关东军仅仅动用了四个师团,真正进攻的不足三个师团,就牵动了北方三十五万军队,而且还在战争初期占尽了优势。这不单单是一个军队的战斗力决定的,也是军队背后国家的工业能力决定的。弹药补给,随时都可以生产出来,供应前线,日军可以肆无忌惮的动正面进攻,当时我们面对的第六师团,也正是这样,才犯了孤军冒进的事务,最后才败在我们手下。”

“这种失败,对于一场动用才二十万人的战役来说,印象很大。但如果对方全面进攻,出动二十个师团总兵力四十万人,那么这种损失对全局来说无关大雅。因为战事初期我们防御的地区不是战役的焦点,华北战役的焦点是在平津,只要日军主力占据平津,沿着铁路线,那么华北的门户大开,山东也将腹背受敌”

“面对一个成熟的工业国家,作为农业为主的中国,很难能够在针尖对麦芒的对抗中获得战役的主动权。很多地方就将成为沦丧区,而我们的优势将是,不会第一时间日军碰面,而是等大战爆后,才会开赴战场,那么,可以预见的是,将在敌占区开辟根据地。所以,需要在跟基地建设初期,军事主管拥有一定的行政能力”

在场的所有人都静静的听着,曾一阳说的并不复杂,他们都听懂了。

在座的都是红军的高级将领,在这两年里,大部分都去过中央学习。

除了军事上的,还有政治理论课程,国内国际形势的,但是很多人都听了个大概。这个时期,对中国研究透彻的国内还是有不少人的,但能够占到全世界,从整个国际上动态,来诠释各国之间矛盾的,就没有几个人。

恰好,曾一阳就是这么一个人。

“哎呀军长我明白了。”吴高群开心的大笑着,因为让他很郁闷的是,已经回到中国的李德,在红军大学当起了老师,给高级指挥员讲课,专门讲国际形势。

李德跟着曾一阳一路从江西走到西北,别的没有学到,就是学到了连个字务实,知道的他讲,不知道的他就不说。

可问题是,李德不是一个中国通,对亚洲的了解也仅仅在于,苏联和日本的对立关系上。一方面,苏联迫切希望日本放弃对苏进攻计划。

莫斯科很关心日本的动态,苏联海军在吨位,训练水平也,战斗力上面都不占优势。反而是处于绝对劣势,一旦苏日大规模动战争,苏联的海军反抗,就如同是猴子和老虎的战斗。除了逃走,没有一条路是行得通的。

加上远东铁路其中一部分在日本人手中,这样苏联的后勤补给也有被切断的危险,除了大部队在蒙古边境集结,于伪满对峙之外,别无他路。

作为共产国际的派遣人员,李德很有必要将日本的威胁夸大,一方面他可以被重视,另外就是也是共产国际的命令。

情绪高昂的李德,最了解的还是欧洲的情况,德国是他的祖国,后来在苏联也学习生活了很多年。这样一来,李德的课就变得枯燥无味起来,讲离开中国十万八千里的欧洲局势,让这些红军将领很疑惑。

隐约又感觉到,解放欧洲,这个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跟刚刚吃上饱饭的中国红军没多大关系

吴高群就是其中的一人。

对于上级指示都是一丝不苟的执行的吴高群,除了将所有的听课笔记,都背了他天昏地暗之后,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脑子里都是一团浆糊。

这回,曾一阳这么一说,顿时心里通亮了起来。对中国有着莫大关系的,从国际上来说,也就是远东局势,远东各方势力中,重中之重就是日本的态度。

第二卷保卫长城第一零八章战略意识下

更新时间:201182020:09:35本章字数:6285

第一零八章战略意识下

“军长,我们也做过推演,但是感觉总缺少点什么。”陈树湘思量了一会儿,期望的看着曾一阳。

日军全面侵华,这样的大事谁也说不好。因为,一旦成真那么就会成为生死一战,你死我往的局面,无法确切预料。

“说说你们的推演,我也听听。”曾一阳暗自欣慰,现在的红军不但中央领导的眼界高了,加上和德国的兵工厂建设上的合作,所得到的好处不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兵工厂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和外界的接触,让党的主要领导人,都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对国际形势的把握,将更准确。

不但如此,连四十军的军级干部,都开始对中日战争的战略层面有了思考。这绝对是不得了的事情,假以时日,曾一阳相信,和他坐在一起的这些人完全有能力,成为战役级的指挥官。

红军接受改编,成为抗日的一股力量。

对于红军来说,是机遇,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

抗日战争的打响,不但是成就了红军,从弱小到壮大的质变;同时也成就了蒋介石政府,真正的掌握了除八路军,新四军等领导的军队外,其他国内的军队。

所以说,抗日战争中,蒋介石并没有失去什么,而是获得了比他想象的多的多的利益。

从行政区域上来说,抗战前,全国仅仅有九个省听命于南京政府。其他地方都是军阀割据,或者是红军的苏区。

连当时中央银行行的货币,许多地方都无法流通就是很好的说明。

随着陈树湘将偌大的中国地图前的幕布拉开,一张算不得很标准的中国地图出现在了眼前。曾一阳能够清晰的判别,这张地图是军部的参谋将从国外购买的地图,放大后,手工绘制的。

地图上的红蓝箭头,纵横交错,显然是花了很大的心思。

“老苏,你来讲还是我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