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5(2 / 2)
他还以为曾一阳顾虑太多,尤其是损害共产国际的话,不敢说,因为毕竟也受到共产国际的领导,虽然只不过是名义上的。但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共产国际的伪善面具,早在苏军进入新疆后,就被剥离的干干净净了。
所有人都看到其丑恶的一面,是豺狼,还是猛虎,已经没有区别了。
都是畜生之流
其实,曾一阳脑子里想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都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从德国的扩军行动,和军工企业的扩大规模;从苏联的全民军事化的管理;从日本一国疯狂的叫嚣声中。他知道,处理这次中苏边境冲突的结果不见得会让人满意,但苏联也不敢全然不顾,做出人神共愤的事情来。
再说了,苏联这次派出的四万大军中,在只有六万落后装备的马家各军的抵抗下,不但寸功未立,还损失惨重。
这让曾一阳也看到了苏联内部清党的后果,军队中,连军一级的指挥官都已经寥寥无几了。留下来的,都是一些斯大林的亲信,要么就是拿着手枪,躲在军长、师长背后,专门打黑枪的苏联红军政委。
曾一阳理了理自己的思路,然后说道:“那么我先从德国的情况说起吧”
等人也拿出了笔记,开始准备记录,因为这些话从曾一阳口中说出来,就不会是一般的无的放矢。
曾一阳的成功已经证明了,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能够从细微处看到本质的战略家。这些光环下,不得不让人对他重视起来。
“德国的经济虽然在复苏,但是处于畸形的复苏形势,在希特勒提出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口号后,德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尤其是军工业快的复苏,并趋向于膨胀的趋势。这种形势下,即便是英法两国也看清了德国已经露出了战争的獠牙。”
“不英国人天真的以为,德国的屠刀会砍向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敌人苏联,而一味的迁就对方。而法国人更是自信满满的认为,马奇诺防线是所有现代化军队的噩梦,德国根本就不敢对法国不敬。”
可以说,二战的启始是因为英法两国迁就德国的结果。曾一阳虽然很想说,只要一年,日本就会全面侵略中国,再过三年,德国就会掀起二战欧洲战场的序幕。但他不能说出来。因为,在1936年夏天,即便是日本天皇,也不知道日军什么时候会对中国全面开战。
“德国的举动并没有出轨,在合约中明确规定的地方,也没有过多的逾越。这是否有些夸大其在欧洲的重要作用”周副主席打断了曾一阳的叙述,提问道。
一战过后,德国分裂,现在的魏玛共和国不过是在被列强瓜分后,残留的德国。
所以,认为德国从一个一流列强,沦落为一个二流国家的人大有人在,周副主席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是普遍观点。
“凡尔赛条约中明确规定,德国不能拥有坦克、飞机、潜艇和大炮,甚至对机枪的规定也很严格,不允许德国拥有重机枪。但事实上,德国现在不但组建了坦克兵,大炮的产量也已经恢复到了一战前的水平。凭借德国的军事工业基础,和人才储备,只要三四年时间,就能够让现在的产能扩大数倍。”
曾一阳顿了顿接着说道:“从德国6军的优秀传统,和对军官的重视程度来说,一旦生世界大战,那么德国在参战后只要为期半年的全国动员,能聚集起过三百万的6军,这而且是我的保守估计,因为德国两年前的冲锋队,就进行着和我们河套农垦师一样的半军半工,的训练机制,而这股力量的人数最高时候正是三百万。”
“三百万,6军”只专心于研究理论的张闻天顿时惊起道,随即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站起来,对周围的人说道:“我不懂军事,但是三百万的数字,还是吓了我一跳。”
说完,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歉意的对众人解释道。随即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说:“一阳,你继续”
“正因为对凡尔赛条约中的苛刻条件,德国民众早就不满,这种愤怒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下,如同梦魇般深入了每个德国人的心中,他们渴望国家强盛,恢复帝国的荣耀。而英法不会坐视德国过度膨胀的军事实力,不过他们面对德国内部的扩张要求下,自然会妥协。因为他们希望德国能够将仇视的目光对准苏联,而不是西欧列强。”
“我好像有些明白你说的意思了。”想了想,心中的思路顿时清晰起来,苏联既然有西面的威胁,在东方,自日俄战争过后,日本跟苏联也是半停火,半敌对的状态。
这种仇敌四布的情况下,苏联出兵新疆实为不智,得罪英法掌控的国联,是为不明。
只要强硬一点
第二卷保卫长城第一一三洛川会议3
更新时间:201182020:09:38本章字数:10229
第一一三洛川会议3
二战前的风云际会,复杂异常,几乎国际上稍微有些影响力的国家,都牵涉了进去。
除了一些根本没有实力,国土远离亚洲和欧洲的国家,才会幸免于难。
曾一阳尽量将国际上主要的几股暗流,表述清楚,不带有一丝的主管见解。
毕竟他还不是党的决断人,此时他的任务不过是一个传递消息的人,将他看到的,和听到的用语言组织完成后,描述给中央领导听。至于,政治局会议后,如何决断,那么就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了。
到时候,曾一阳只要执行中央的命令就行。
从曾一阳的内心深处,也并不想再将自己的地位往上提。他很清楚,按照此时他在红军中的地位,或者说新西北军政中的重要位置,一旦党在残酷的抗日战争中壮大、胜利后。蒋介石即便有美国人的支持,也不会对将来的解放军构成威胁。
建立新中国势在必行,等到55年授军衔的时候,要是没有一个元帅的军衔,还真的是没天理了。
曾一阳是一个知足的人,不是时刻算计得失的阴谋家,也正是他务实的心态,和一心为全军着想的气度,才在各支红军将领中留下了很好的影响。
彭老总甚至以战友相称,认可曾一阳作为他年代的战友了,这种信任,在战争年代是如何的难能可贵。
在主席家中的那次畅谈,或许说是一个缩小了规模的政治局常委会议,主要领导都到齐,从曾一阳的口中,他们得到了一个对红军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