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5(2 / 2)
曾一阳被气乐了,心说:“我都不心疼,这家伙倒好,咸吃萝卜淡nebs一个大队的鬼子来,教导队也能从容应付,关键取决于曾一阳。
“长,还有,我手上的团,不是野战部队的大团,就一千多人。一下子打三个县,难度太大,而且主攻的珠河县日伪军不下于5oo人,又是在城内,我”闵中原觉得,那个抗联的联络员来,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本来以为,还能给长,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现在看来,对方根本就不过是假手警卫团,将珠河县拿下来,之后的事情,很可能是让警卫团帮着他们协防县城,摆明了累死傻xiao子嘛
“警卫团是纵队,军里装备最好的步兵团,指挥上失误,我负责,作战不利,是你的责任,执行命令。”曾一阳也不是没有后手,自从他将周炎的特战大队带来后,就没有担心过,而特战大队,根本就没有和主力部队汇合,反而脱离在主力部队周围十几公里的地方,现在已经在大青山里,扎下了营地。
闵中原一听,就知道没戏了,再磨磨唧唧的在曾一阳跟前唠叨,可能就要挨训了。
连忙抢下一个前线总指挥的任务后,警卫连长,一个劲的嘱咐,威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闵中原也被这样训过一顿,而主事人是4o军的三号长,纵队司令谢维俊。
一纵进入东北,最重要的就是要迅将佳木斯等广大的平原拿下来。解放前,这片区域大部分都是湿地、森林和草原。还看不到后来粮食基地的影子。但有了一片区域,只要有足够的劳力,就能在一两年内,解决部队扩建之后的粮食缺口。这是曾一阳战略上的重点,还有一点就是,黑龙江,松hua江内,日军的军舰在丰水期内,是能航行,但顶多就是吨位不大的xiao型驱逐舰,对日军的进攻,帮不上大忙。
至于珠河县,曾一阳笑了。
抗联的联络员的出现,并没有让他放松警惕,反而也不能随便就将对方归结到敌人的范畴。
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曾一阳决定用一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佯攻珠河县城。
这点兵力,是威胁不到珠河城防的,很可能但是祝贺县的日伪军也因为存在守卫珠河县的关系,无法chou调全部兵力,来对付进攻的警卫团两个连的部队,届时,和临近的两个县城求援,那是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
部队出后不久,曾一阳又命令,将骑兵连派出去,外带这将一个教导中队也派出去,这支部队就是为了偷袭五常县城,把日军的退路打掉,之后的战场就由不得日军说话了。
虽说,这一地区,三个县里里外外的日伪军,和曾一阳手中的兵力差不了多少,但真要打起来,还真不是曾一阳的对手。
而抗联的联络员,拿着从警卫团手中获得的三十支手枪,让接引人员hun进了珠河县城,只要日军一出动,就开始对成立的伪军暗杀。不管作用如何,城内只要一1uan,伪军肯定无心再去守城。
两天后,在o清了日伪军的兵力部署后,闵中原下达了对珠河县的进攻。这场在两天内的战斗正式打响了。
一开始,双方打的极为xiao心,闵中原在珠河县城门附近,乘着夜晚,准备o哨,可惜被日军现,于是一个排的兵力就在城门附近,开始挖掘野战工事,东一枪,西一枪的打起来,都是冷枪,连机枪都没有动用。
日军作战指挥官也不赖,指挥者他的部队,在城头上,跟闵中原玩起了冷枪对战,整个晚上,日军都没有使用重火力,连机枪也只暴1u了两g。
这阵势,让闵中原心里暗自着急,他不知道,政委带着部队往延寿县是否也像他这样不顺利。
闵中原在天色大亮之后,将主力往城北撤了撤。反而放着一个排,三十多个战士,跟日军在城外三四百米的地方耗着,不过,这个排不过是为了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也准备撤离。
整整一晚上,日军重伤一人,轻伤三人,而警卫团也只有轻伤两人。双方都没有阵亡,这仗打起来就有点玩味了。
日军中队长,兼着珠河县的城防,对他来说,珠河县的城防守卫,要比任何战功都重要。但此时,早就被消灭xiao股抗联武装的念头占据了,带着一个中队的日军,就出城,追击。
鬼子认准了,袭扰了他们一晚上的部队,就是赵尚志的抗联部队。
自从日军再次占领珠河之后,将抗联第三军,在这一地带的后勤补给,兵工厂,和军需厂都全部捣毁,之后对该地区实行残酷统治。这使得,这里的老百姓,更是期望抗联能够打回来,城外的枪一响,珠河县城内,不少原来的抗联隐藏下来的秘密机构,都开始活动起来。
但日军在城内,他们都不敢轻举妄动,但是日军一出城。
警察局立刻就遭受了偷袭,在警察局内的日军督导官被打死,偷袭的抗联战士缴获了四支步枪,一支短枪。立刻撤离,就像是正规军一样,参与偷袭的青壮,在一个年轻人的指挥下,进退有序,在伪军赶来之前,就全部撤离,赫然有军队的影子。
“长,闵团长来电。”
“念。”
“日军已经在今早八点,出城,兵力一个中队。”
曾一阳立刻派出通讯员,骑着快马,往五常县的方向传达命令,准备偷袭五常县城。
这一切都无人知道,日军方面根本就没把这里生的战斗当回事。现在他们紧张的是曾一阳的主力部队,很明显,这些部队都已经抵达了他们防御空虚的佳木斯地区。
关东军对这一区域做的最多的就是,让海军,在黑龙江内巡防,组织苏军在夏季,可能出现的攻势。而平原无险可守的尴尬,让关东军放弃了在沿江设立重兵的想法。
整个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从海参崴到伯力,长达一千多公里的防御线。
河防,纵深工事,放三四个师团,也不见得能有多大的效果,只有在东宁等地,一百多公里的山地区域,日军才建设了规模庞大的要塞工事。但这种防御攻势显然很适合作为日军的进攻补给站,失去了要塞工事最重要的效用。
长达上百公里的防御工事,不但拖住关东军大量的兵力,却丝毫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苏军早在十年前,就将步兵的建设,重点放在了装甲部队,和炮兵的建设上,相对于需要大量实战经验的步兵,反而是苏军的薄弱点。加上进攻伪满洲国,补给供应需求庞大,绝对不会以山区作为突破口。
关东军很放心的以为,乌苏里江沿岸大片区域都是沼泽,ne夏机械化部队通不过,冬季条件恶劣,更不容易通过。所以,这一代,关东军只是布置了少量的兵力。
总数才万把人,稀稀拉拉的洒在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千个大xiao据点中。
但是再厉害的工事,要是子弹从背面射过来,在强的部队,也挡不住。
日军和苏军的运输能力比不上,可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