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重生之暗手 > 分节阅读 24

分节阅读 2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陆秋原还是有些吃惊,沉吟片刻,也报以微笑回复廖胜堂:“这是乡里的意思,还是廖叔叔个人的想法呢”

“怎么,小家伙,心眼不少嘛”说着,廖胜堂哈哈大笑了起来,“哈哈哈哈,你觉得这有什么区别么”

“我想区别还是有一些的,比如谢书记的动机和廖叔叔的意图可能区别很大。”陆秋原也玩味地笑了笑,淡淡地答道。

“谢书记有个想法,他要对静水乡境内的集体企业进行整合,健全以乡政府为主导的国有经济体系,以遏制当前复杂多变社会环境下,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些苗头,防止一些个别企业和个别人把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带坏。”

应该说陆秋原还真小看了这个谢权,没想到他还就还真挺能搞,整出个这么复杂的弯弯绕出来也真难为他了。说白了,当前正值是社会主义社会能不能搞市场经济的大讨论的年代。市场经济的属性上,有两种声音一直争论不休。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化正是最流行的一个说法,谢权这么说,影射的就是那个个别的三友铸造厂,而陆正河和陆秋原叔侄两个正好事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反面典型。

如果谢权的目的得以实现,将兵不血刃地把三友铸造厂的控制权拿到手里,还真算得上高招。

“那谢叔叔的想法呢”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市场是有效利用资源的手段。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就可以分析得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资源的配置,使之达到最优状态。”看来廖胜堂的理论基础地区很雄厚,“我倒觉得今春首长讲话说得更在理:不论哪种经济手段,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说道这里,廖胜堂停顿了一下,也看了看陆秋原这张娃娃脸,似乎在考虑自己说这些,这个半大孩子能不能听懂的问题。

陆秋原则适时插话,对廖胜堂说出的问题给予了回答“廖叔叔你看是不是这样一种关系:某人手里有一笔钱,他有若干种花钱的方案,这些方案只能决定他如何花钱,却无法改变钱归他所有的事实。”

廖胜堂大叹,这孩子真不白给呀。

可廖胜堂接着又说出的话,倒是让陆秋原也大感吃惊。

“但这次我也赞同谢书记的观点,对乡里的各个企业需要进行统一的整合。”廖胜堂慎重地说道。

第四十二章只有经济基础是不够的

早就料到谢权的报复会来,但没想到他竟然如此等不及就出手。黄口小儿,你不是能得瑟么你还得在静水乡办厂吧,我让你皮毛无存。

谢权说了那么多道道,观念上迎合了国内某些顽固派的态度,认为社会主义不应该发展私有经济,至少不能规模太大地法则私有经济,把自己伪装成社会主义的卫道士。谢权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来说,则是有针对性地为了打击陆秋原的三友铸造厂。

“这个廖胜堂,不会是当着人家面,配合谢大书记要谋夺人家的财产吧”陆秋原一听到廖胜堂说同意谢权的意见整合乡里企业,心里第一个便是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

你当谢权的小伎俩我看不出么现在满静水乡的人都知道,陆家和谢权是有仇怨的。更别说,陆秋原本身就是这场仇怨的制造者。廖胜堂这么说,到底是个啥意思

“谢书记可是给你开出了一个诱人的筹码,”廖胜堂笑吟吟地说道,“如果你加入静水乡的企业整合,整合后乡里会给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你要知道,全乡企业整体资产可是接近三百万元。如果你们三友铸造加入进去,什么都不用做可是净赚了几十万万。”

“谢书记好意我心领了,我们几个小孩子没有什么大志向,就是赚两个小钱养家糊口。”陆秋原断然拒绝。

“如果你不配合企业整合,有可能会让乡财政所财政所代为收税对你们进行财务检查,我听谢书记说,现在可有人举报你们偷税漏税。”廖胜堂脸上笑容没有减少半分,几乎看不出他在转达谢权的恐吓和警告。

这个不用谢书记担心了,我们是在华苏县城注册了三友厨具公司,我们静水的工厂隶属于三友厨具公司,相当于生产车间。在县里我们有我们企业产品的完税证明,就不劳谢书记惦记了。

“好小子”这次廖胜堂哈哈大笑了起来,“果然是个人才,利不能诱,威不能屈,而且很有那么点先见之明,是干大事情的人,廖叔叔支持你”廖胜堂似乎放下了什么心事。

陆秋原问出了自己心底的疑惑:“那么刚刚廖叔叔为什么说你也同意乡里的企业整合呢”

“我之所以同意谢书记对本乡的各种小厂进行整合,可能和你想象的并不太一样”看出了陆秋原的疑惑,廖胜堂想起地解释起来,“我们国家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个做法,我本人也很支持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我们也不能放弃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吧我们乡的各个企业本身都很小,在竞争中没有什么优势,如果可以把各个小企业整合起来,那么资金呀,人力资源呀很多都可以共用,这样的企业可能实力会增强很多,有利于今后发展,这也是我赞同乡内企业联合的根源。”

听到这里陆秋原放下心了,至少廖胜堂没有直接走到自己的对立面去,而且是个心里有想法的人。

如果用后人的眼光看,廖胜堂的建议很是合理的。

奈何,如今提出来是很难实施的,甚至在未来十几年内实施起来都是很困难的。当前一些激进派觉得把国企私有化就是推进改革了,大幅度大面积的倒卖国有资产,而反对派则扛着国有大旗片刻不肯放松,所以在一九八七,廖胜堂的观点根本没有市场。

陆秋原更不会在这个时候赞叹廖胜堂注定不能成功的观点。

“廖叔叔,您觉得谢书记这样的做法如果实施了对咱们全乡的工业发展,真的会有好处么”陆秋原笑着问。

“难道你有不同意见”

“现阶段而言,企业没有充分的自主性,很多时候乡里的企业不得不听谢书记的指挥。廖叔叔,你认为谢书记懂得经营么”陆秋原没有回答廖胜堂的问题,而是把皮球踢了回去,“同样,您刚才说的这种模式,会出现在任何一个地方。当行政干涉渗透到企业里,企业将失去自主性导致活力丧失,后果不堪设想。”

听了陆秋原的话,一时间让廖胜堂陷入了沉思中。

眼前就有谢权为了收拾陆秋原,琢磨出来这样一个企业整合的黑招,加以威逼利诱,下作了点儿。一个为一己之私动辄就改变政策的人,能搞好经营么鬼才信他。

陆秋原看着神情专注的廖胜堂,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搞集体经济也不是没有一定道理,不过不是谢书记的这个搞法。”

陆秋原前世的记忆中,可是有许多农村集体经济大发展的鲜活例子。华夏境内,搞集体经济富得流油的村子还少么关键看这个事业是由什么人在做当然,敢逆流而上还需要更多的勇气,这是一个属于大包干的年代。

在陆秋原与廖胜堂长时间的交流中,小萝莉廖翠玲则安静地待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二人。她就想不明白了,怎么她的小原哥哥和古板的爸爸聊天也能聊得来,真是奇怪了去了。

小原哥哥可真本事呀,年纪还这样小,连无所不知的爸爸都让他给说得一愣一愣的。顿时,廖翠玲的眼睛里冒出了五颗金色的小星星,闪烁着光芒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