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九泉归来 > 分节阅读 200

分节阅读 20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一切都非常的隐秘,就像是被人刻意从历史上抹去了痕迹,不留半点涟漪。

但如果真的有心去追究的话,人们或许会发现,十六年前其实发生了很多看起来不起眼,但却让人警惕的事情。

比如皇宫内死了一个妃子,一个禁军统卫,还有一名御厨不知所踪。

徐国公的儿子是在那一年死的。

秦家长房,秦嫣的父亲,秦战,是在那一年死的。

善堂和威宁侯府的仇恨,秦小花与叶江的私怨,也是在那一年结下的。

最关键的是

夏生今年正好十六岁。

自那之后,徐国公仍旧是徐国公,其镇国军主帅的位置丝毫不可动摇,秦家仍旧是大缙王朝最有钱的世家豪门,秦小花户部尚书的官职不曾削落半分,叶家老太爷还是那个优哉游哉的老宰相,保得威宁侯府一家平安。

就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叶江却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这件事情,谁都可以当做没有发生过,唯独有一个人不会这么做。

当朝皇帝。

早在数月之前,叶江就从胖子的口中得知,有两个春秋书院的学生提前离开了金元秘境,却未能返回不句山,而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原本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当叶江听闻那两个人的名字之后,这件事情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因为那是两只消失了整整一百多年的孤魂野鬼。

他们是前太子赵睿的结拜兄弟。

更是春秋书院的学生。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与承天门之变有关。

而承天门之变,则与十六年前的谋逆案有关。

无独有偶,叶江御下的荆棘军,同样与这两件案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以叶江那无比敏锐的政治嗅觉,立刻在第一时间就洞察了皇帝秋后算账的打算,之后宁王殿下所遭到的冷落,以及春秋书院内接连上演的乱象,不过是进一步证实了叶江的猜测罢了。

此番他冒险入京,便已经做好了卸任荆棘军主帅的打算

当然,这些话,叶江从来没有对其他人说过,哪怕是他最信任的下属,以及他最亲近的家人,毕竟很多事情涉及皇家隐秘,更关乎他对秦家、徐家所做出的承诺。

忠君守义,是叶江为人最重要的品质。

御书房中压抑的气氛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赵公公才搀扶着缙帝迈步走了进来。

见状,屋内四人立刻跪地行礼,叶江则暗暗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因为皇帝肯在新年夜召见于他,这本身就是一个好的信号。

或许是因为今年除夕宴的酒比往年烈了一些,也或许是因为皇帝今夜龙心大悦,所以多饮了几杯,总之,当缙帝走进御书房的时候,双颊染着淡淡的红晕,身上的酒气也有些浓厚。

赵公公扶着缙帝坐在主位上,随即端来了热腾腾的醒酒汤,又拿来一条羊毛毯子轻轻搭在缙帝的双膝之间,这才低眉垂眼地退到了那把昭示着世间最大权利的椅子后面。

自始至终,缙帝也没有叫叶江四人免礼起身。

今夜的缙帝未带珠冠,未穿龙袍,神色间也并没有帝王该有的霸道,他手中端着醒酒汤,浅浅地饮了一小口,大概是觉得有些烫,所以忍不住皱了皱眉,然后冷不丁地对叶江问道:“我想知道,时至今日,叶卿的荆棘军,还是朕的荆棘军吗”

话音刚落,叶江尚未回答,跪在一边的胖子便已觉得冷汗淋漓

第四百零八章春秋之乱

叶帅与皇帝在除夕夜的这番谈话,知道的只有六个人,所以半点风声也未曾走漏出去,就连一向消息灵通的善堂、和堂、裁决司,都不知道叶帅深夜进宫,究竟跟陛下说了些什么。

不过从事后的很多迹象来看,叶帅此番载誉归来,似乎并没有得到其应该有的功勋。

据说叶夫人在新年的时候,即便拖着重病之躯,也跟自家夫君大吵了一架,导致病情越发加重了几分,若不是御医来得及时,恐怕便就此香消玉殒了。

除此之外,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三天之后,叶帅便离开了洛阳城,率领其御下荆棘军直赴徽州去了。

据说是为了抵御接下来妖族人可能发起的入侵。

从表面上来看,这件事情的确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南川原本就是荆棘军的常驻之地,而且妖族人的威胁也是实打实存在的,若没有叶帅坐镇,待春暖花开之时,还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但问题在于,叶帅也走得太急了吧

众人皆知,此番叶帅回京述职,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调查清楚叶小娥在金元秘境中失踪一事,可最后叶帅什么也没做,便再度离开了

南川的战事就真的如此吃紧吗

不是听说妖族人已经暂时停止了北侵的步伐,正在休养生息吗

而且就算没有叶帅的荆棘军镇守,还有十方侯韩柏啊

以大缙王朝的爵位制度来看,只有在战场上获得军功的,才有封爵的资格,而这些年来大缙王朝大部分时候都处在和平时期,战乱极少,因此在当下,能够被加封侯爵及以上的,实际上只有四个人。

镇国公,徐秋乱。

平南侯,薛盛。

威宁侯,叶江。

以及这最后一位,十方侯,韩柏

要说起这位十方侯,也是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从名字上就能够听出,此人出身大缙九大世家中的韩家,但比较特别的一点在于,韩柏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武将,而是立志做一位文臣

在大缙最后一届科举考试中,韩柏可是凭借其真才实学,考取了秀才之位的

可惜的是,在那之后,科举考试被废除,因此韩柏也未能更进一步,至于他又为何会选择弃文从武,踏上漫漫修行路的,就不得人知了。

在草原人接连攻破斩草防线两道雄关,大缙皇帝将荆棘军调入西岭之后,韩柏所统领的尧北军便不远万里,从靖州被调到了徽州,为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