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2 / 2)
南宋偏安一隅,他们的军队从意志来讲,比不过蒙古军。进攻一开始,他们便遭到了猛烈的炮火突袭,一颗炮弹炸开,便是一群的血花。子弹从铁丝网后的阵地中如狂风暴雨呼来,那些冲在前面的南宋士兵一个个倒在了地上。
仅是一次冲锋,还没碰到阵地,一千多南宋士兵就折损在了这里。
南宋的指挥官不是庸才,而是一个这时代的能人,他自幼熟读兵法,可惜了解的却是冷兵器战争。他从未见过如此的战争方式,炮火洗地,枪林弹雨,远距离不接触,就将己方的士兵全歼。
他急着翻阅兵书,可没有一本能给他指示,这些兵书中记载的都是冷兵器战争,已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冷兵器时代的一些兵书名著,其中的战略思想依旧很好,不过时,但它们在双方武器存在代差,军事战术变革的当下,提供不了哪怕一丁点的帮助。
南宋的指挥官沉默了,他没有立即进攻,而是召开军事会议,将面前的情况一分析,众人里不傻的人都知道这根本攻不进去,除非以人命去堆。
连夜下雨,南宋的军营一片肃穆沉静,唐州城下依旧耸立,在夜色之中,如一只巨兽蛰伏。
南宋进攻不力,杨元洪部同样遭遇了白夜军队,只是他遭遇的人数更多,炮火也更加猛烈。
杨元洪的军队不比南宋,他们更加善战,其中甚至还有两万人的骑兵存在,这只骑兵是杨元洪花费大力气,赖以生存的精锐。
然而,他遭遇了一场残酷的野战。
这场突然而来的野战,他没有准备,直到斥候报告,他才知道前方有一只白夜的军队。
两只军队相遇,白夜一方以逸待劳,早就构筑好阵地,他们于此开阔地界展开,就是为了消灭杨元洪部的骑兵。
三个方向,三个整编师围拢,守在每个方位,只等杨元洪部骑兵落网。
中原地区本就多平原,这么开阔的原野,最适合骑兵冲锋。杨元洪也不担心骑兵会受到埋伏,骑兵的特点就是来去如风,没有陷阱障碍根本拦之不住。
一挥手,让骑兵们朝白夜军队冲锋,白夜军也没有立刻与其交锋,而是后撤了百米,跑到了一处平坦的草野。
草野并不如何茂盛,在其上立着几道铁丝网,铁丝网后有许多的人正在调整大炮,黑黢黢的炮口对着这只奔来的骑兵。
还没正式接触,白夜军队的枪炮开始了攻击,铺天盖地的炮火下,马嘶人嚎。这些马匹受了惊吓,疯狂奔跑挣扎起来,这些骑兵在马背上颠簸,不少人被摔下马匹,踩成了肉泥。
骑兵受突袭,伤亡并不重,这是原野,他们快速向后撤退。就在这时,后方一只军队堵在那里,阵地是临时构建,还没成型,但那猛烈的炮火重新袭来。
一枚枚炮弹爆开,人和马炸得血肉横飞,马血人血,马肉人肉,已经分不清彼此。
骑兵们见阵地没有成型,组织了几波冲锋进攻,却硬生生被那只军队挡了回来。
轰鸣的炮火声惊动了杨元洪,他心里一突,带着步兵们疾行军,但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另一只师,任凭他们疯狂突进,想要拯救骑兵,却在连天炮火和如雨子弹中退了下来。
整片原野都在响动,炮声枪声,人声马声,杨元洪的骑兵终于从两翼突围了回来。
只是让他欲哭无泪的是,他的骑兵在这场不足两个时辰的战役中损伤过半,且基本各个带伤,马匹更是损失惨重,一些马跑回来后,便立刻倒地身亡,它们的身上插着一枚枚弹片,血流如注,硬是坚持着带人跑了回来。
骑兵伤亡让杨元洪心痛,步兵为了拯救骑兵,投入了一万人进入,可眨眼三千多士卒成了血肉残渣,数千多士兵有伤。
这仗,该怎么打该如何面对那些军队
杨元洪抬头望天,他想起曾经还去找过白夜帮助,白夜也卖给过他们火枪火炮,可那些东西跟眼前这样的炮火几乎是两个模样。
他们的炮弹是实心铁球,靠动能砸死人,但这些火炮发射的炮弹,却是炸到哪里,哪里就起一片血雾。
战争才一开始,就和他们预计的不同,杨元洪已经在怀疑,自己是否还能活着回去
第六十三章统一之路
求推荐,求收藏,觉得合适的朋友,请给予一下支持。谢谢
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不长,从大军开拔,到被白夜军队击溃,只有十数来天。算算双方真正交战的时间,更仅是短短几日。
但就是三五来天的光阴,南宋军队全军覆没,杨元洪大军折损过半,两方势力都遭受了严重打击,不得已只得退军。
十来天发生的事情不只是这些,蒙古军趁着杨元洪和南宋大败,火速出击,大队蒙古骑兵几乎以闪电的方式,在杨元洪和李续夏地盘大肆破坏。
蒙古突然的进攻让反蒙联盟几家始料未及,不敢相信去年年末双方才停战罢手,蒙古竟然又重起战端。
屋楼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流年不利,多灾多难;就是用来形容杨元洪一二七零年开头的词句。
由于没有预知,人们将目光主意在攻打白夜身上,在不经意之间,被蒙古大大地占了便宜。
李续夏的军队没有人员损失,但他集结大军在白夜边境,其它地方防守空虚,蒙古军就趁着这个空档,攻了进来,占了好大一片地区。
他,不得不忙着率领大军逐出侵袭进来的蒙古军,两边在原西夏的土地上打得你死我活,人脑子都快打成了狗脑子。
杨元洪更是雪上加霜,和白夜的战争已经不力,还被蒙古军偷袭后院,他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一心想要拨马回转,拯救后院的火势。
杨元洪退兵回转,白夜倒没有多做阻拦,这出乎了蒙古方面的预料,在他们想来,白夜应该会趁机拖住杨元洪才对。
可是,白夜反而大大方方送了杨元洪回去,还随手和他进行了一桩买卖,甚至将擒拿的俘虏也统统放了回去。
这番动作让杨元洪手底下的谋士有点发懵,看不懂这是何意,尤其是买卖中的那批武器,即使不是白夜军队现役装备,也是十分优良。
杨元洪懵懵地回去,白夜又开始新的一步,他派了使者前去南宋,和宋廷那帮人商谈,并非议和,而是他要让南宋将战俘领回去。
这些俘虏都是汉人,白夜不好将他们和蒙古俘虏一般对待,每天让他们干一些不重的活,然后定时给他们食物。这两万多人每天在他的领地吃喝,又不能强制性留下来增加人口,徒耗粮食,白夜只好放了他们。
这些南宋士兵家乡多在南方,父母家眷都在那里,战败之后,日日夜夜想念家人,思乡的情绪十分严重,每天都有人哭着喊着要回家,又怎可能让他们甘心留下来
考虑到南宋有钱,而且是非常有钱,白夜决定让南宋将这些俘虏赎回。
南宋朝廷听了白夜使者的要求,一片鸦雀无声,他们不想付这笔钱,又不得不付这笔钱。
这事关百姓中的声望,事关数万个家庭,关乎两万多人的性命。即使是南宋皇帝,也不敢妄顾上万人的性命。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