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5(2 / 2)
通天教主门人最多,压力最重,闻言大喜,说道:“合该如此”复又对胡卢说道:“葫芦道兄,此事关乎三界,千万慎重”元始天尊压力亦是不小,闻言岂能不知通天教主言语中的警告之意,当下接道:“师弟此言差矣葫芦道兄素有善名,为人公平公正,想必早有万全之策,定会叫吾等满意。”
第二卷124回众圣人前倨后恭下
卢闻言,先是苦笑一声,然后将封神榜拿在手中,寻就贫道所知,非但所谓的上榜之人未必一定会死,如李靖等四父子及杨戬、雷震子、韦护等七人最终都是榜上有名,最终也得肉身成圣,而且一定可以保住真灵不灭,还有最终是否接受封受神位,受天庭辖制,只怕亦是另有说法。zui现如今众圣共议封神,阐教的三代弟子也都还尚未出世,照目前的情形看,或者是因为无量量劫时期,天机混乱,总之是圣人还没有逆天到,拥有直接将尚未出世的弟子签名上榜的本事,那么最终上榜的应该只能是已经活蹦乱跳的修士。那些榜上有名,却尚未出世的,应该非是仅仅一个天数可以解释清楚的。既然前世记忆中,榜上有名的阐教十二金仙,是以替身之法,或者干脆就是榜上原就是大量的替补,最终超劫脱身而出,旁人自然亦可如此。以贫道门人论,至不济也可似杨戬、哪吒那般,凭神位功德,肉身成圣,听调不宣,倒无甚不好之处。”
念及此处,胡卢立时觉的胸有成竹,将封神榜一展,笑道:“道祖鸿钧赐下榜文,即是顺天行事,无可更改,亦是一番好意,众位圣人何必互相谦让道祖鸿钧适才说的很清楚:根行深厚者不上榜,入仙道;气运缺失者当上榜,入神道;那些福缘浅薄者便是想上榜都不可得,最终化为灰灰。贫道以为可取自上而下之法,免得某些当化灰灰的修士。居然可以上榜封神,滥竽充数。”随即先欲将自己的名字签入榜内,复又欲将莫言、仓、柏鉴等人地名字一一签入榜内,结果大部分未能签到榜上,最终只将六耳猕猴知事签名上榜。
胡卢心中大定,笑道:“众位请看,道行功德深厚当入仙道的,超越此榜所限,并不在此无量量劫之内,自然是签不到榜上。”
其实胡卢所言并不尽实。他不过是抱了一种无可无不可的心思,能上榜自然是好,至少可以保得真灵不灭,若能侥幸不死,更可从容脱身而出。zui未能上榜,胡卢反倒微微有些失望。话中虽说当入仙道的自然签不到榜上。但怎知没有当为灰灰的可能
鸿钧老祖不知胡卢复杂的心理,冷眼旁观胡卢一番作为。寻思:“果然不愧为遁去的一,非但于刹那间看出贫道的用意所在。就连身怀无量功德之者无法签入此榜内的隐秘都能猜到,还要顺势卖贫道一个人情。即点出贫道乃是一番好意。又说明执意不将弟子签名上榜,并不能证明那些弟子根行足、福缘厚,反倒可能因一念之差。叫门下失去受封神榜保护的机会,最终落得个形神俱灭、化作灰灰。最终引导事态向贫道希望地方向发展。”
可惜胡卢的一番话,还并不足以叫众位圣人信服,到底还是因为胡卢并未证得混元道果,言辞并不为人所信。其它几位圣人还好,惊诧于胡卢行为说辞的同时,由于“事不关己”,尚能保持平常心,若有所思,只是一时打不定注意,不愿做那“出头鸟”。三清却有些疑心胡卢用意险恶了,寻思:“葫芦道人及其门下无法签名入榜,想必是身怀无量功德的缘故,但是未曾亲身尝试过,又不知胡卢是否当真签过,谁也不敢确定。葫芦道人甘冒奇险,又说当取自上而下之法,难道是欲借此机会,将吾三教门下道行高深者一网打尽”
胡卢说罢,眼见冷了场,如何不知众位圣人心思暗道:“如此更好”随即将封神榜递给镇元大仙,暗中使个眼色,大义凛然地说道:“想必只凭贫道一面之词,难叫众位圣人完全相信,兄长可将自己门下签在榜上,以为表率”镇元大仙虽一时没能完全想明白胡卢的用意,但相信胡卢不会害自己,当即也不犹豫,随手将渡厄、清风、明月等数人签在榜上。
其它圣人登时怔住,准提圣人一直刻意注视胡卢的动静,早已瞧见胡卢和镇元大仙两个“眉目传情”,心道:“定是葫芦道友看出其中妙处,想必签这封神榜反倒是一件幸事,不然如何会给镇元大仙暗施甚眼色。zui”当即将心头疑惑抛开,同样大义凛然地说道:“贫道亦来试试。”
鸿钧老祖苦笑,寻思:“怪不得三界众生皆服葫芦道友乃是三界第一智者,瞧这事情办地,明明让自家兄长镇元大仙占了天大地便宜,非但叫别人挑不出毛病来,最终你还得感激他;就连贫道也不好出言阻止。”复又见准提欲签封神榜,心道:“西方教下的门徒弟子数量委实不小,若是叫准提随意签人上榜,哪里还有三清教下地份儿”急忙插言道:“西方教主即已试过,可将封神榜交予三清相议”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尚有犹疑,老子却是老当益壮,一个箭步窜将出去,已将封神榜拿在手,很有当年出手抢夺鸿蒙紫气立人皇的风采。说道:“就依老师之意
周天神位各有司职,须与上榜之人匹配,还望老师容位师弟略作计较,排个次序。”
道祖鸿钧颇觉欣慰地点了点头,断然道:“此事须从三教之下尽快办妥,不得再推委旁人。”随即闭目不言。
准提圣人却是畅然若失,心中暗悔自己想得太多,即要考虑该叫教中哪个弟子上榜,又想选几个合适地神位,以至手脚太慢,只签了三五人上榜。此却是准提圣人自己没有亲传弟子,签榜的时候不得不考虑接引地想法。
三清应命,老子淡然说道:“值此无量量劫来临之际,得老师恩典,顺天命行事赐下封神榜。叫吾等三教共议,事关天数大势,两位师弟可要慎重行事,莫要辜负了老师的一番厚意。”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此时也已经看出风向不对了,心中也有了些许存想,只是一时未见分明,闻言立时恍然,暗道:“适才过分在意上榜之人难逃劫数,最终会失却人身自由,为人所役。
却不曾想到即使没有封神榜,吾等圣人为渡无量量劫,亦少不得引动三界杀伐,派诸多得力弟子去应那杀劫,以至没能及时领悟老师赐下榜文,原是存了保全道门再传弟子之美意。空叫葫芦道人卖好。镇元大仙得利。这些倒也罢了,毕竟尚且均是我东方修士。可恨一时不察。竟平白叫西方教主钻了空子,幸好老师尚顾念师徒之情。大师兄的反应亦是够快,若非如此。以准提为人,只怕会将周天神位尽占。”
既然三清已将事情想得通透,完全领悟了道祖鸿钧地用意。对于签定封神榜,再无排斥之意,分外主动起来,又是自家兄弟,自然一切好说。通天教主自思阐教人丁稀少,即使阐教弟子尽入榜内,亦会有大量空缺,当即颇为大度地对元始天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