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9(2 / 2)
大发则更神秘地说:“星期一是清明节,学校还有一项活动,会到北部的齐山烈士纪念塔进行扫墓活动,此消息由老师办公室流传出来,绝对可靠。”
呵呵,看来这两天学校的活动不少啊。
bt第一百四十八章上山挖药
傍晚放学之前,班主任果然宣布了这两件事:明天早晨七点准时到校集合,带齐工具和干粮、水壶之类,上山挖翻白草;一种野生中药材,基本上全国各山区都有星期一早上也是七点钟到校集合,去齐山烈士纪念塔举行扫墓和听老红军讲革命事迹。
消息一宣布完,有人喜来有人忧,喜的人多半是喜欢参加集体活动这类,忧的人是觉得星期天又泡汤了。晓雨喜欢集体活动,所以她很高兴,早就在底下和陈绍霞悄悄计划起明天都应该带什么工具,带什么干粮。
大发则趁着教室里人一乱,回过身来,给我讲去年他和棍子挖翻白草时捅土蜂窝的事。班主任宣布完,没理大家的讨论就走了,不一会儿放学铃就响起,同学们纷涌出教室,晓雨一出教室就拉我的胳膊,好像怕我跑掉,说道:“天翔,你今晚哪儿也不要去了,好不好你看你最近忙得,是不是把我和小雪都忘了。”
我见周围有不少同学都在看着,赶紧咳嗽一声,提醒晓雨注意影响,晓雨丝毫不以为然,好像还要故意让同学们见到似的,我无奈地说道:“我最近是忙了点,不过那些事情确实都很急。哪一件也不能拖后,过些天就有时间了,然后我就哪儿也不去,天天躺在床上陪你们。”
晓雨脸一红,看了周围一眼,见没有同学能听到我们说话,这才对我说:“瞎说,你知不知道害羞呀。谁让你在床上躺着陪我们。净想那种事。”我心里暗想:“躺在床上就非得做那种事吗肯定还可以有别的节目玩,呵呵,早晚要让你试一下。”
边说两人边走到了校门口,大发去等棍子。他们班还没有放学。
没多一会儿,小雪也从学校出来。还没到跟前就对晓雨说:“小雨姐姐,我们明天和哥哥一起组个小队吧。我们班主任说要几个人结伴行动,我们班那些男同学非要拉我入他们队,可我只想和哥哥在一起。”
小雪的话听得我心里美滋滋的,正想着今晚上怎么爱她俩呢,却见校长从校园出来,隔得老远就向我招手喊:“周天翔同学,你来一我这都放学了,他老人家还找我,难道玛丽又在校长跟前告我状了,不过据我所知校长应该听不懂鹰格拉西语,玛丽又肯定不会在校长面前显露自己会汉语。我满肚子疑惑随校长进了他的办公室。
校长坐下后,也给我让了个座,然后客气地对我道:“周天翔同学,是这么个事,星期一学校组织三年一度地扫墓活动,学校条件所限,每个年级在中学这三年只有一次扫墓机会我们学校请到了四位草命老战士,请他们到扫墓现场为我们演讲。人老了腿脚不灵活,我们学校距离烈士纪念塔有四公里多的路程,学校自己没有车,到镇上雇个出租车吧,需要等候的时间太长,钱少了他们不干。我看你和你妹妹每天都开车上学,你就再为学校做做贡献,后天替学校出趟车,持四个老红军战士送到纪念塔,演讲完再送回来,不知道这样行不行。”
原来就这么件事,有何不可,还可以让小雪省了走路,便对校长说:“一点问题都没有,恐怕一辆车不够,这样我再帮您找一辆,您老和王主任就不用跟着我们学生走路了。”
校长连忙说道:“这怎么好意思,这怎么好意思呢已经很麻烦你我起身道:“行了技长,您别和我客气了,就这么说定了,星期一见。”
还没有到车前,就听到晓雨和小雪在商量晚上回家要熬米汤、蒸包子,准备明天的干粮。大发和棍子早就出来了,两人则在商量带点什么工具,明天一定要去看看去年那个大土蜂窝还有没有了。
老妈从田里回来,听说我们明天要上牛不峪挖翻白草,饭都不做,赶紧出去给我们借小撅头,挖翻白草用小撅头最管用,它柄短携带起来也方便,是最佳工具。只是家里只有一把,现在是三个人要用,所以要赶紧出去借,要是借晚了可能就会借不到,毕竟村里上中学的学生不少,这种工具又不见得家家有。
我闲着没事,正在屋里胡乱翻看晓雨放在我房间的东西,晓雨突然从外面进来,见我在乱翻腾,便问:“天翔,你找什么呢”
我赶紧把一个用一分纸币叠成的小帆船给她放下,胡乱应声道:
“想找枝笔做作业。”
晓雨差点笑弯了腰,“找理由你都不会找,两年了从来都没有看到你做作业。女孩子的东西可不能乱翻哟,有些不是你们男孩子该看见地。”
我心想:“有,不就那几片巾呗,我早见识过了。”
不过晓雨说我不做作业,确实是抓到我痛处,尴尬一笑,引开话题道:“呵呵,这个帆船用地材料不好,这可是纸币,实在不应该折成船。”
晓雨在后面推我,边说:“好啦天翔哥哥,那是别人送我的,大不了晚上我们把它拆掉,恢复它应有的面目和功能,你现在最主要的事情是帮我们烧火。”
晓雨这施着声地哥哥叫得我全身软绵绵的,便随她去了厨房。
厨房里小雪正忙着准备包包子,因为老妈出去借小撅头,还要借两把,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二女就自己动手干开了。面是老妈中午和好放在那里发酵地。
原本准备晚上蒸馒头,正好让二女做上派场。我们这里的饮食习惯是发面包子,冷面烫面包子很少有人家做。
我刚往灶膛里扔了两把草,da就来了视频请求,赶紧拿出来察看,原来是壹号研究院地办公室主任方士则,我和卓雅都不在的时候,由他总负责院里所有工作。方士则原来在社科院任职。是一号昔长特别向我和卓雅推荐,我考察过他,确实很有能力,除了在自己研究上有所突破外。管理工作做得也非常不错。
接受了视频请求,方主任的头像在da屏幕上出现。“周院长,各军区来上补习课求教问题的人员。已经达到了十七个,你考虑一下,是不是晚上来加开个夜班”
本来定在一三五开补习班,结果时间太固定了,要么人不齐,要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