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8(1 / 2)
之恶。
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君子不妄语。
当一个人遭受挫折,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时,很容易灰心丧气,因此要设
法恢复当初的信念,立下贯彻到底的决心。相对的,当一个人功成名就时,
很容易踌躇满志,而招来意想不到的祸患,所以应该急流勇退,以为全身
之道。
拙字可以寡过,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苟字可以养福,静字可以
益寿。
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顺自然,是省事法;行善
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时要有悠闲的趣味,这是超越环境的限制。
小人固当远之,然也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之,然也不可曲为附和。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是初学切要功夫。
与世人酬酌,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
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
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态度鲜明,以理服人,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仪容固宜有度;谦虚恭让,语言尤贵有章。
为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
惜,虑宜远。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
厚而得祸者。今人惟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
要养成敦厚正直的品格。敦厚故,隐恶扬善处处替人着想;正直故,急公
好义,言所当言。
一个人假使拥有完名美节,就容易招致他人的嫉妒与毁谤。因此,要多多
少少分些给别人,以免自身遭到危害。同样的,恶劣的名声,也不能全往
旁人身上推,自己好歹要分担一些,能抱着这样的处世态度,才可以修心
养性。
争利起于人各有欲,争言起于人各有见,如能淡泊自处,以知能让人,胸
中有无限快活处。
勿寻人小过而必究,勿乘人患难而相攻。
对情感较薄的人要宽厚,对情感太超过的人要方正,好比水太热要加点冷
水,水冷了要加点热水。人既不能离群独居,处世就要中道,冷冰冰或热
情过分都不好。
立身要高于人,处世要知退让。世人多半为追逐名利而奔忙,具有真知卓
见者,则能保持超然的态度,以行道为己任。如果想免去世俗的污染,就
要有高于别人的见识。
处世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不蹈无人之宝,不入有事之门,不进藏物之所,非但避嫌,亦以远祸。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欣幸心。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我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直。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
须平心暗想。
君子不受命运的捉弄。一个知天命的人,绝对不会站到有危险的墙边。如
果墙倒塌而被压死,那是自己思虑不周而致,不能归咎于天命。君子安贫
乐道,对顺境逆境,满缺盛衰处之泰然,上天对于这种乐观的人,根本无
从摆弄,这就是所谓的「安心立命」。
恶事向自己,好事让别人。
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
己温思人之寒,己安思人之难。
我所欲,当念人亦欲,勿以自欲而妨人。我所不欲,当念人亦不欲,更当
避免以利人。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声名显著,守之以敛藏;利养丰饶,守之以俭朴;瞻仰人多,守之以谦
下;朋侪嫉妒,守之以和忍。
当追逐名利时,不要抢在他人之先。当进德修业时,不要落在他人之后。
当享受物质生活时,不要超出自己的地位身份之外。当修养品德时,不要
达不到自己份内应达到的标准。
处世让一分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
基。
气度宽宏的人,无论遭遇到的命运为善为恶,皆能适度以应之。成功不以
为喜,失败不以为悲,外界的毁誉褒贬,一不介怀,只是为所当为,为所
可为而已。
在毁誉荣辱之前,不但不为之动心,且把着这磨炼意志的好机会。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1找出「自卑」生长的地方,用「自爱」去松动它周围的土壤,然后播下
「自尊」的种子,你就会成为顶天立地的人。
2要改变你的人生,只需要一个人你自己。
3人生中不论发生什么状况,都需要自我检讨。
4在责备别人之前,想想自己吧
5责人之非,不如行己之是;扬己之是,不如克己之非。
6以自己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别人,人们就会喜欢与你亲近。
7怨人不如怨己,求人不若求己。
8如果我们自身毫无缺点的话,就不会以如此大的兴趣,去注意别人的缺
点。
9别去衡量他人,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不需要去承受希望改变他们的重担。
10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在于本身的性格的缺点,与环境无关。
11希望他人知道自己的优点,先去了解别人的长处。
12其实只要一起烦恼,就是你自己不对,不管你有理还是没理。
13作在心,殃在身,不须冤诉更尤人。
14要将议论的眼光放置在别人身上时,不妨先看看自己,这样,你说出
的话,将会中肯些。
15深窥自己的内心,而后将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于你自己。
16爱挑别人的毛病,是由于遗忘自己的缺失而产生的现象。
17如果你要宽容别人的过错,请将眼光放在自己的身上。
18只注意别人,而忽略了自己该做的事,就是舍本逐末。
19当你因他人的错误而发怒时,别忘了回头来反省自己的错误,如此一来,
你就会打消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