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无悔九二 > 分节阅读 494

分节阅读 49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目的有两个。

一是让大家深入一下基层,直接到下面的地市去了解、感受一下国内这些年的发展,以及老百姓们的生活。

二是给一个机会让大家去了解一下吴氏企业,让大家去看看吴氏企业的生产工厂,为大家未来的投资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在吴小正看来,这样的安排是非常必要的。

要想让大家放心投资,就要给大家深入了解的机会。

因此,这前三天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吴氏企业来主导,体制内的人并不介入,就算介入,也只是承担一部分安全保卫的任务。

这三天,也算是吴小正所尽的地主之谊。

接下来的几天,吴小正则会把整个华商考察团交给老爷子。

按照老爷子那边的安排,首先会在长市召开一个由省府主导的全省统一招商见面会,到时,各地市都会把自己的优势招商项目拿到会上来介绍。

在了解过湘省的招商项目后,有兴趣的华商,则可以跟着地市的官员下去进行实地考察,没找到合适项目的,则开始分开行动,前往外省。

吴小正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处于私心,他首先把招商的机会给了湘省。

但这样对华商们也是有好处的。

最起码,在湘省投资的话,吴小正可以充分发挥他的影响力去帮忙协调,不至于让大家吃亏上当走弯路。

唉,想要当好这个地主也是不容易的。

吴小正费了一番口舌,才把整个行程详细给大家介绍了一遍。

因为事先已经和林威廉、翁晋君等人在电话里就行程进行过反复的沟通,因此大家对这一行程安排并无异议。

接下来,就是吴小正要说的重点了。

也是客人们所关注的重点。

“接下来,我凭借我个人的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下值得在国内投资的重点领域。”

其实这一方面,吴小正上次在纽约时已经跟部分人将过,可因为这次来的人多了很多,因此他觉得有必要再重复一遍,并根据个人的理解来突出一下重点。

其实,中国在明确了坚持改革开放、走市场经济之路的发展方针后,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思想是非常明确的。

出口创汇型、交通能源及重要原材料型、工农业新技术型、高科技型这四大领域,一直是各地招商的重点、热点,只是随着地域的不同,各地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这是我根据个人对国内的了解,重点向大家推荐的几大投资领域,至于具体的项目,大家可以在三天后的湘省统一招商会上进行了解,这里我就不再多说。”

“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具体的投资洽谈中,大家一旦碰上超出这几大类型的项目,就算再有诱惑力,大家也要慎重。”

“要知道,投资是有风险的,目前大陆还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因此在政策方面还存在多变的可能性,某些项目,现在看起来似乎很有诱惑力,可一旦政策变了,大家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这正是吴小正不愿意在现在让体制内的人介入接待的原因。

在这个发展刚起步的年代,国内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政策确实还很不完善,有的地方为了追求短期效益,或者是为了一份漂亮的招商引资数据,啥项目都敢往外拿,结果政策一变,承受损失的反而变成了投资方。

这样的案例,前世并不少见,很多投资商因为投资方向失败,结果亏得血本无归。

因为人是自己引进来的,吴小正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他得先跟客人们打打预防针。

但吴小正的这些话,如果有体制内的官员在场,他们听起来,可能会觉得他这是在吃里扒外。

可对吴小正来说,这种“吃里扒外”的话,还只是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才是重点。

正文第920章污染天堂

只要是外商,在这个年代到大陆来投资,就一定能成功吗

未必。

就算是在前世,外商投资失败的案例也比比皆是,这其中就不乏国际知名企业。

失败的原因包括很多,吴小正现在就要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告知大家应该尽量避免的一些可能存在风险的问题。

这既是为了在场的这些外商,也是为了国家的形象和声誉。

在这个年代,招商引资实属不易,为了能帮国家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吴小正能尽一点力就算一点。

尽管他接下来的言辞,可能会有“吃里扒外”的嫌疑,但他相信,从长远的利益来看,自己应该是对的。

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好。

“我第一个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事项,就是涉及到环保问题的项目不要碰。”

这是吴小正最深恶痛绝的一个问题。

这还是一个没有环保意识的年代。

在这个年代,很多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了招商引资的业绩,在急于求成的心态下,眉毛胡子一把抓,把很多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也引了进来。

在前世,中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招商引资向来就是一把双刃剑。

外资的大量涌入,让中国很快就发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国内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可与此同时,中国也被外企视为了污染天堂。

随着国外环保意识的觉醒,很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污染成本,会将环境监管标准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视为“污染天堂”,大量输出污染类产业。

而发展中国家为吸引外资,往往展开“逐底竞争”,竞相降低环境监管标准,从而使环境恶化。

在九十年代以及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就是众多跨国企业眼中的污染天堂。

中国确实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了最为严重的问题,无数城市陷入了雾霾危机,绿水青山的面貌也不再。

直到后来,当污染已经恶化到难以忍受的程度时,中国政府终于觉醒,开始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一大批跨国企业被列入了污染严重的黑名单。

在这份黑名单中,排在前面的就是很多大名鼎鼎的跨国企业。

比如说著名的手机企业苹果,其在华的配套企业,在生产触摸屏时用有毒溶剂正己烷替代酒精,导致多名员工中毒,从而引发了著名的“苹果污染事件”,从而引起了国人的抵制和攻击。

又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它们在国内的多家生产工厂,就多次因为水污染而被勒令停业整顿。

再比如说著名的松下电器,其在中国大约有5000家一级供应商向其提供部件和材料,而这些供应商中,相当一部分就涉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直到2012年,松下电器才根据中国政府的要求,开始对供应商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严格审查。

类似的知名跨国企业还有很多,比如说阿玛尼等知名国际服装品牌,它们在华的布匹供应商很多也曾涉及严重的污染问题。

至于那些化工类企业,就更不用说了。

重生后的吴小正,对自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