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武夫 > 分节阅读 196

分节阅读 19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赵振堂和陈武对视一眼,看着王兆靖说道:“你身手不差,不过马上就要去南京考试了,别耽误了自己。”

陈武身为总捕头,征召民壮守城的事情他要操心不少,和赵振堂一同离开了,站在那里的王兆靖还能听到他们叹着气说“读书取功名才是正途。”

王兆靖大步走出了衙门,屋中阴暗,尽管已经是黄昏,可夕阳日光依旧刺眼,王兆靖遮挡了一下眼睛,却发现河叔已经在边上等待,还有一名赵字营的家丁在边上,都在朝他走过来。

那家丁比河叔晚到城内半个多时辰,一起在衙门外等候,递给王兆靖一封信后,急忙骑马离开,看完这封信,王兆靖没有回王家,而是又去了货场。

王兆靖在城内,也有赵字营的几十个家丁,过百青壮听从号令。

“把陈二狗、杀猪李、尤振荣都叫过来。”命令一下,立刻有人出门,身为赵字营一员,赵字营在城内的资源他也可以调动,只不过平时并不越界而已,这一次王兆靖得到了赵进的授权,刚才那封信上说的很明白,调动所有可用的力量,保全自己,一切全权处置。

身为闻香教徐州会主的郑全这几天很急躁,开坛烧香念经两次之后,就憋在家里没什么动静,让一些和他比较近的传头很不高兴,私下里议论说这个会主实在不虔诚,光顾着过好日子了,朝贡不知道克扣下来多少。

郑全夫妇的日子比从前的确好了许多,现在居住的这宅院在城内都是上等人家才住得上的,宅院里还有丫鬟小子伺候,俨然是富贵人等了。

流民入境的消息传过来,整个城内都是乱哄哄的,城内各处传头却很兴奋,一旦有什么天灾人祸,他们让人烧香信教就格外容易,好处当然也会多,那会主浑浑噩噩的不管事,很多人自己先做起来了,反正有功无过,什么天降灾祸,烧香避难之类的话语都是现成的。

太阳还没落到城墙之后,不过大家都在传,说今日里城门搞不好要提早关闭,免得被贼人钻空子,郑全换了身下人的衣服从家里走了出来,他提这个菜篮,看着好像去买菜准备晚饭模样。

出门之后拐了两条街道,就在一个摊子那边蹲了下来,无所事事的摊贩也不怎么在乎客人,反倒是左顾右盼,郑全在那里翻动蔬菜,好像是在挑拣,嘴里却说道:“我一走你就收摊出城,去何家庄,到了那边报我的名字,和那个赵进说一句话,就说现在城内城外很多人不对劲,就和木老爷死前差不多,然后留在那边就别回来了。”

说完之后,郑全检出些菜让那摊贩称重,然后拎着篮子回家,他对这个摊贩放心的很,这摊贩欠他一条命。

天黑之后,派往城内的骑兵也赶了回来,童知州那番话大家也都知道,如惠和陈晃的脸色不太好看。

但如惠这边调整的也很快,在晚饭的时候他分析说道:“童怀祖有私心,但他这番话说得不错,流民如蝼蚁,蝼蚁去那里找船,想过黄河就是千难万难,而且徐州北岸那是徐家的天下,徐家的庄子上工匠矿工近万,那边是冶铁为生,青壮和兵器都是不缺的,想要过来还有得打。”

大家都是点头,流民过境如同蝗虫,毁坏一切,寸草不生,这样的破坏对豪强来说不能容忍,往往都会死战,何况是徐家这样的豪门大族。

第287章夜谈

“今天撒出去的骑兵回报,说没什么异样,黄河上一切照旧。”赵进沉声说道,说到这里赵进脸上禁不住有苦笑,摇头无奈说道:“四里八乡的没几个走的,大家都呆在家里不动,听说怀疑咱们有什么图谋,借机赶他们走,吞他们的田产。”

众人一愣,都是摇头。

如惠推测徐家会和流民死战,徐州上下都是这么想,现如今流民所在之处消息断绝,大家也只能去推测。

徐州黄河北岸的情形和大家推测的并不一样,流民并没有十万,看到黑压压一片人群,谁还会细细点数,只是朝着多的去估计,实际上流民是四万不到。

自郓城县向南,沿途不断有流民汇集,不断的破坏沿途村庄,裹挟百姓,但同样有大批的流民支撑不住饿死病死,还有和沿途乡勇团练甚至官兵冲突战死,也有人中途散去偷跑,这么不断的进进出出,维持在四万不到的数目上。

一路南行,老弱病残都死掉了,没有多余的食物给他们,他们也抢不过青壮,现在的流民都是青壮男女。

每天依旧饥饿无比,每天依旧有饿死的人,不过饿死的人越来越少了,绝大多数人在两天内多少都能吃点东西,有人甚至还能半饱,就这么维持着不断向前。

同时流民队伍的组织变得比先前严密了不少,尽管大批饿死,可那些带头“好心人”却活的很好,每天鼓动大家向南,每天宣讲什么弥勒,什么老母,什么真空家乡,什么现在有大难,将来是极乐。

在这样绝望的气氛中,在每天不断的鼓噪中,在饥饿的虚弱中,这些流民大多已经深信不疑,那些带头的“好心人”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在山东地面上,刚从郓城县出发的时候,想要冲进守卫严密的围子寨子里吃口饭很难,往往不管不顾的冲,死伤一片只能退下来,可越到后来,能打开的庄子寨子就越多,山东处处遭灾,也没什么缴获,可毕竟是个补充,灾民流民们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的虔信,以为有了保佑,实际上因为他们没有了老弱病残的累赘,越来越有经验。

流民里也有格外勇武拼命的,也有伶俐善于鼓动的,这些人都过得比别人好不少,他们渐渐的成了这队伍的骨于,每天帮着“好心人”鼓动,帮着维持秩序,也曾有某些小队想要回家想要去别处,都是被他们发现,然后彻底灭杀。

进了南直隶徐州境内,开始连破了两个小寨子,不少人都能吃了个半饱,很多人的心气都高了起来,摩拳擦掌的想要开更多的围子寨子,远远看着沛县县城,大家都很想过去,不过大队一直向南,走到什么茶城和境山一带,已经颇有经验的流民知道这里有大庄子,开了之后肯定好处多多。

但这个庄子出人意料的难啃,原来大家伙咬着牙冲上去,前面的人肯定要死,那是倒霉,也是解脱,后面的人再上,往往乡勇团练就抵抗不住,没曾想这个庄子里面青壮众多,兵器齐全,居然还有火器,靠近了土炮轰鸣,丢了几百条性命后,带队的不敢再去攻打了。

不过这庄子倒也懂得做,居然还给出些粮食来,流民队伍和这个庄子拉开距离后才敢生火做饭,无非是抢来的锅灶煮粥,再把什么野菜草根一切能吃的丢进去乱煮,味道不敢奢求,吃饱都不敢说,无非是能维持着活下去罢了。

若在境山上向下看去,野地里处处篝火,每堆篝火周围都有不少流民聚在一起,火堆边上有人在声嘶力竭的宣讲,原来这是“好心人”们做的,到现在,有很多口才好的流民也上去讲了。

“真人说向南就能活,南边徐州城里的粮食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