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武夫 > 分节阅读 274

分节阅读 27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你今年中举,已经可以出仕某地,算得上成年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看自己想,对错是一回事,利害是一回事,落在自己身上又是另外一回事,为父没什么说的,也不是做什么隐喻,你要如何,你自己做,自己选。”王友山说得也很郑重。

话说至此,王兆靖也只有躬身施礼。

这晚上,王兆靖失眠了,房中也不点灯,只是坐在床边发呆,李三才这等东林魁首,士林顶级的清望,却如此懂得生发聚敛,在这等时候居然不顾清浊大笔银子花下去,下面已经没什么王法,上面也是乱成一团的模样想到这里,王兆靖浑身一个激灵,从开始到现在,关于赵字营的事情,自己父亲从没有制止或者劝阻,没有一句话让自己退出或者划清界限,只有自己在不断的权衡利弊轻重,退出进去,难道。

不知道为何,想到这个纠结的地方,王兆靖反倒睡着了,这一夜睡的格外香甜。

这次王友山的离开声势更大,徐州一地的官员士绅送到徐州和淮安府的交界处,官员不能离土,士绅们继续相送,淮安府的一于名望则是在邳州那边迎接,隆重热闹的恭送王友山回京赴任。

而徐州的市井和江湖上,大家都知道赵字营下了悬赏,要有家人,熟悉凤阳和徐州道路,身手好的人物做事,做什么大家不知道,只知道去了的人都先把家里人搬到了邻近何家庄或者徐州城内的宅院里。

大伙混江湖,除了有场面有地盘的头目这等,其他人过得也是苦日子,有钱的时候快活几天,没钱的时候也要勒紧裤带,而且是刀头上舔血,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交待在外面,家里人没个着落,稍微有个打算的,赚了钱也不敢花,只是交到家里存着,防着以后拿不动刀子的时候养老,所以这一行外面看着威风,家里却好像是穷户。

这些搬到何家庄和徐州城内的江湖家属就不同了,各个穿着新衣服,每到吃饭的时候满嘴油光,显见荤腥是不少,全家人都是喜笑颜开的样子。

大家也都能看得明白,知道这是得了赵字营的好处,赵进在徐州时间不长,有个口碑大家都认的,那就是绝不会过河拆桥,答应你的事情肯定就会办到,这应该是那些被招募的派出去做事,家人得到了上好的安置。

人在刀尖上打滚舔血,脑袋别在裤腰上跟人拼命,图的是什么,还不是自己活得快活,家里人活得滋润,按照赵字营的口碑,估计这差事办成了,两样都不会缺少。

头几天还好,等过后几天,连黄河北岸和邳州那边的江湖汉子都过来询问,看看到底是什么差事。

但被招募过去的那些人都已经不见了踪影,有消息说去往凤阳府的路上见到过人,不过这消息若隐若现的谁也说不准。

另外一桩事就是,云山寺和徐州的士绅们要大做善事,准备徐州一州四县各处搭设粥棚,赈济流民,为徐州积攒些功德,这一年实在是闹了太多的刀兵凶事。

这件事是好事,可听到的人都觉得奇怪,如今徐州境内那还有什么流民,该抓的被抓,该干活出力的都在忙碌,何家庄外的工地,黄河边的沟渠,都是他们在忙,至于其他人,那是有多远跑多远,谁还敢来徐州这样的大凶之地找死。

疑问归疑问,上上下下对这个都是踊跃的很,连平素里那些一毛不拔的豪绅大户也都纷纷掏钱出粮,人力云山寺是不缺的,一时间徐州各处热火朝天。

连带整日沉闷的童知州也高兴了些,这等地方上联合做的善事,不管传到何处,都算他地方官教化有方。

徐珍珍嫁到赵家来,从徐家带来了上百仆役,这里面有二十几个年轻女孩子类似于管事的角色,平时传递消息整理账务都是一把好手,开始徐州上下还在传说,说徐大小姐知道自己年纪大了,生怕不能取悦赵进,所以带来这些年轻貌美的女子通房侍寝,但过了几天谣言就散去,且不说这些女子住在临街的宅院,赵进整日里不着家,他要享受也得有这个功夫才行。

不过在十月中的时候,在这些侍女丫鬟居住的宅院里来了四个女孩子,这四女真的可以说是年轻貌美,可看着又不像大户人家出来的,大家又开始有了老猜想,心想徐大小姐这是托人置办来的女孩子,可接下来谣言又散了,因为这几个女孩子大门不出,每天被几个健壮的婆娘死死看着。

城内的事情大家都能盯着看着,何家庄那边已经完全成了清净地,虽说骡马市、各项集市和赵字营的营地毗邻,但之间有高墙相隔,也看不出看不到什么,所以不知道赵字营的营地里专门开辟出一个宅院,里面管着将近二十人,不时的有人放出,不时的有人回来。

第393章人为本

十月二十一日这天,赵字营第二团的两个连,联庄联保几处的团练一百五十人,账房掌柜甚至还有江湖角色一共四十几人,在雷财的率领下前往孔家庄区域,招呼早就打了过去,以往孔九英的产业将由赵字营全部接受,在他们去之前,徐家已经组织了几百壮丁过去。

万历四十四年,徐州冬天的第一场雪是在十月二十五下来的,雪花不大,可没个人都能感受到即将到来的凛冽寒意。

这一天何家庄赵字营无比繁忙,因为在临近天黑的时候,有几千人来到了何家庄,准确的说是几千来自凤阳府的流民。

何家庄这边早就搭建了粥棚,当时还说是响应云山寺的号召,为徐州百姓积攒功德,所以也要跟着坐坐善事,这说法一出,压根就没有人相信,只是猜另有用意,什么时候赵字营会听云山寺的号召,实在是笑话。

可粥棚就那么搭建起来,放在小石头村和周围村寨的存粮也开始朝着这边运输,弄得煞有介事,可一个灾民不曾看到,因为这边早有规矩,乞丐之流视作难民,抓入田庄劳作,那些跑江湖的叫花子谁还敢来这边,没想到这设置今天用上了。

大锅里熬着稠粥,有管事的手拿筷子挨个大锅巡视,把筷子插进锅里,筷子不倒这才算合格,如果筷子倾倒,就要立刻加米,就是让这顿饭尽可能的实在些。

木碗木勺之类的都很粗糙,不过数量却是足够,因为那些来自山东的流民百姓们白天做活,晚上就在忙碌这个,做出一个木碗木勺,就可以得到一文钱,做出五个,则是六文。

来自凤阳的流民并不比当年从山东过来的好多少,唯一的优点就是不那么疯狂,他们就是在绝望的寻找,找个能有条活路的地方。

在何家庄这里喝了热粥热水,很多人都是嚎啕大哭,也有很多身体稍差的,在到达何家庄的时候倒毙,紧绷了许久的那根线突然断掉,整个人都没有办法撑下去了,因为这个,在距离何家庄不远处还单独弄出一片空地,这片空地专做烧埋,火光冲天,黑烟冲天。

还真有这么多流民过来,徐州上下知道消息的人都是目瞪口呆,不过大家也松了口气,因为事先已经搭建了粥棚,不担心出什么大事了,也有脑子聪明的多想了想,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些人会来或者搭建粥棚就是为了吸引流民过来当然,聪明人都不会乱说的。

也有人惊讶,说几千流民汇聚而来,徐州这边赵字营可能打过招呼,所以没有人惊动,可凤阳府宿州地面上怎么可能不知道还有在这个时候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