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武夫 > 分节阅读 424

分节阅读 42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老张,你喝多了就念叨这个啊,这都说几遍了”边上有人起哄,大家又是笑。

“徐国公家和几位大珰标营那边你们敢卖吗那些苦哈哈的卫军有钱买吗应天府和兵马司那群怂包喝得惯吗还不是咱们锦衣亲军的人喜欢,你们那个东家啊,年纪不大,眼睛却毒,将来肯定发达。”这张小旗含含糊糊的说道,醉意盎然。

伙计连忙又送过去一壶,这张小旗眉开眼笑的接过,边上颇有几个锦衣卫撇嘴不屑,在那里探头低声议论:“为了白喝这一壶酒,天天说这么几句话奉承。”

“你听说没有,马瘸子这几天不在南京。”

“小声点,在这里这么叫,传出去就死定了。”

“说是去江北见什么人你们别看我,去伺候的人听到的,他和马六说”

伙计们笑容满面的端着酒菜穿行桌椅之间,各个位置有什么需要他们立刻就能满足,这份殷勤也是锦衣卫番子们喜欢这里的理由。

没什么人注意到,满面笑容的伙计一直在很仔细的倾听,不时有人急忙回转柜台和后厨,然后又转回来。

“有人说那马冲昊可能去了江北,不知道是不是奔徐州去了,今天城门关闭之前,这封急信一定要送出去”在伙计们的住处里,一名大汉和一名矮个子年轻人坐在小桌两边,身边几个年轻人听命。

坐在桌边的矮个子写字很差,也就是勉强能看,他写完之后仔细看了一遍,将信放进信封内,用火漆封上,交给边上一个年轻人。

等屋子里站着的人都出去,那位大汉摇摇头,闷声感叹说道:“得亏进爷手里有这些忠心胆大的,居然来刺探番子,搁在一年前,想都不敢想啊”

“黎老哥,我们这些人年轻,只懂得守规矩做事,真要遇到什么事,还得老哥你来拿主意。”

“雷爷说这话岂不是臊我吗徐州邳州的爷们听到你的名字,没几个脸色不变的,我一个降人算得了什么”

“没人怕我,只不过敬畏大哥而已,黎老哥,小弟知道你从前有自己的局面,现在跟着出差事可能不甘心,不过老哥你要看将来,小雷我当年猪狗不如一样的破烂货色,跟了大哥之后也像是个人样子了,老哥一身本领,为大哥好好做事,不会比冯家差的”

“雷爷,老黎我在你这个年纪,可没你这么沉稳,不过接下来的话也不用讲了,老黎知道自己怎么回事,也不想着以后了,别别,雷爷可别起杀心,老黎我自己没什么念想,可还想着自己两个儿子出息呢,而且还打算让他们在进爷手底下出息。”

雷财和黎大津两人交谈,刚才变得森冷的表情此时是哭笑不得,黎大津脸上则是一副混不吝的笑容,笑嘻嘻的盯着雷财,两人对视一会,黎大津收了脸上的表情,在那里叹了口气说道:“雷爷,要说没心思是假的,可咱们内卫队的规矩,只有你们这些人才算老营吧,老黎这一路算是外庄办差,天上地下隔着呢,说一千道一万,没运气提早跟了进爷做家丁,这辈子也就是这么回事,只能为孩子打算了”

赵字营内卫队虽然很有一批精干的江湖人,加上刘勇和雷财经营起的班底,在赵字营掌控区域内部以及边缘地方很有用,他们先用雷霆手段压服当地江湖绿林,然后吸纳其中值得招募的人手,再用好处拉拢值得拉拢的,很快就能形成一个网络,当地风吹草动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络传回来,一些不用大队人马出动的事情,内卫队也可以轻易办妥。

看着很难,其实也简单,背后靠着赵字营这样的大物,又有大笔银子可以花用,自然事事方便。

只是这些事都只能在赵字营控制地盘和附近才能做,南京这种完全陌生的地方就难了,把江北做的那套搬到江南来,还是南京城这种官吏、兵卒、豪奴家丁遍地的大城,稍不小心就会被抓到官府去问罪,甚至连本地的江湖都会下黑手。

艰难种种,可刘勇和雷财对在南京落点放人极为着急,尽管赵进说稳妥为先,可他们负责侦缉内卫,却没办法稳妥下来,锦衣卫番子或明或暗的都已经过来了,怎么能够不急。

说要在各处开设商行酒庄,可一个徐州来的店铺莫名出现在南京,老老实实做生意倒罢了,稍有不对的地方引起注意,立刻就会有灭顶之灾。

不过在灭掉牛家之后,事情有了转机,牛家老少被诛杀,清江浦叫好一片,无人不知,在清江浦有分号的余家布庄找上门来,这布庄就是余家专门为了和赵字营接近开的,对徐州人在清江浦的行动敏感的很。

牛家所在的蛤蜊港虽然不大,可毕竟是个能停泊海船的港口,赵字营灭掉牛家一伙之后,对这个地方没什么图谋,可余家对这里却看重的很,沙船船队南下北上,有这么一处港口停泊休整,就和地主有一处庄园一样。

而且距离这蛤蜊港不远,就是黄河出海口,余家的沙船船队可以进入黄河,然后到达清江浦,或者在蛤蜊港卸货,然后走陆路换乘黄河水路,或者直接陆路运输,不管怎么走,都比逆流走长江,然后沿运河北上到清江浦方便很多。

第626章循序渐进的发展

对于余家来说,有了个小小的海港,又可以直接进入清江浦进行交易,好处当真是太多。

余二公子派了管家过来,而且提前有过吩咐,若是赵字营不愿意把蛤蜊港租给他们,余二公子会亲自赶过来,提出更优厚的条件。

但让余家没想到的是,赵字营答应的很爽快,松江余家原本想着租用,可赵字营直接就送过来了,条件也很简单,让余家帮忙在南京开一处店铺。

虽说余家父子因为这漕运改海得罪了很多人,可毕竟是江南大族,官宦门第,方方面面都扯得上关系,不管怎么讲,这家里一个三十出头的进士,一个刚过二十的举人,怎么看也是前途无量,谁也不会把事情做绝,甚至还要维持着人情往来。

有余家这富贵高门帮忙,在靠近锦衣卫官署的地方开个酒庄,就稳妥许多了,余家也出人经营,也会出面疏通关系,应天府的推官主张南京刑名,虽说品级不高,也是地面上的大人物,不是靠余家长兄的同年关系,就算送银子巴结也找不到门路。

真正有趣的是,这家酒庄很赚钱,锦衣卫官署附近就缺这么个闲谈浅酌的地方,大家也不觉得这是巧合,余家二公子是神童,做生意有点石成金的手段,这个不少人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