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武夫 > 分节阅读 441

分节阅读 44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李贵妃所生惠王与桂王今年七八月成亲,当时户部议定婚礼花费每人七万两,不过陛下觉得太少,争执到现在终于有了结论,各翻一倍,每人十四万两”王兆靖淡然读到,这种事实在不让人奇怪,当年福王就藩的时候,万历皇帝那个架势好像要把国库都交给福王带走,这才十几万两,没人在意。

接下来要说的,却让王兆靖脸上有了冷笑。

“因开征辽饷,特设户部侍郎一名,驻扎天津,督办此事,以山东巡抚李长庚出任此职”

当时有关衙门商定每年运给辽东米一百八十万石、豆九十万石、草二千一百六十万束、银三百二十四万两。户部太仓库年年亏空,而专供皇帝使用的内府库则银积如山,物粮盈库。于是,李长庚请留金花银改折借税课,以供辽饷之用。

他的根据是户部的文档:每年本色、折色通计有银一千四百六十一万余两,入内府者六百万余两,入太仓者自本色之外,折色为四百万余两。内府六百万两,除金花、籽粒外,皆为丝、棉、布、帛、蜡、茶、颜料之类,年久皆朽败。把这类物料改折一半,于上无损,于下有益。其他,如陕西羊绒,江浙织造,亦当暂停一年,以济军国之需。

“天子震怒,口谕金花、籽粒是祖宗旧制、内供正额、不得借留”

这段王友山写的很详细,王兆靖也仔细解说,但这些事都是二月前后的旧闻,之所以此时提起,想来在那时觉得这些不过司空见惯,朝臣请天子开内库发饷赈济,天子坚决不开,这戏码自从万历十几年时候就开始了,可现在又要仔细叙说,是因为和辽东的败局有了对比,看起来也好似因果,十余万大军惨败,形势危急,可这个局面怎么来的,在之前朝堂衮衮诸公到底做什么

“真是笑话,他家天下,他却不愿意出银子,有这结局”王兆靖讥刺的点评说道。

赵进却没有接这句话,只是笑着问道:“咱们在徐州和清江浦,打底子靠的是庄户们在田庄里的出产,可生发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卖酒和做生意,辛苦耕种,扣除耗费和口粮能剩下多少,可大家都在这上面打主意,觉得农户百姓手里的钱粮无穷无尽,要多少就能拿出多少,但那贩卖贸易又能赚多少,这清江浦,这扬州,再去看江南,工商这么兴盛,又有谁去收税,若是这一块按照对农户百姓那么收取,能收多少钱财上去呢”

对赵进的答非所问,王兆靖错愕一下之后就反应过来,看着他若有所思的样子,赵进又继续说道:“你看到的是内库不愿意出银做军饷,我看到的是要停江浙织造,天下间扰民的事情多了,农户百姓日子过不下去家破人亡的不知道有多少,江浙那里豪商豪门遍地,他们破财总比小民小户破家要好,为何无人说征商税,无人说在江南做什么文章,反而要停了江浙的织造”

随着赵进询问,王兆靖已经明白意思,在那里缓缓摇头,脸上冷笑更重的说道:“损有余补不足,劫贫济富,这是要断自己的根子吗”

感慨这么一句之后,王兆靖脸上的笑意却已经不在,叹了口气说道:“要进学功名,要读书做墨卷,要寻师访友,哪一样不花银子,有产业的人家供养士子尚且吃力,何况百姓农户,这些人得中做官,自然要照顾家族乡梓,功名带来的免赋免税还不知足,最好是一文钱也不出。”

第652章名正言顺

说到这里,王兆靖只是摇头,接下来的推导大家已经说了多次,所有负担压在农户身上,养官养兵国家运转都是用这上面的耗费,朝廷到地方上官吏的好处也要在这上面出,层层压下来,百姓不堪重负,破产破家,他们的土地被士绅豪强吞并,能交税的人越来越少,还没有破产的百姓农户就要负担越来越重的税赋徭役,就这么恶性循环下去,或者没有一个人能交税,或者不堪这样的压榨

而且在这样的混账局面下,还有建州女真这样的大敌在侧,现在没人觉得这是什么蕞尔小邦,已经把十余万大军打的全军覆没的部族,怎么也不能说是疥藓之疾了。

即便这样,主持辽饷的朝廷官员,主持这为了筹集对建州女真军费而设立的辽饷,第一要考虑的,还是为江南豪商士绅们减轻负担,尽管他们本来就没有太多的负担,真正受苦的百姓们却没有考虑。

说着说着,两人都是沉默,王兆靖换了一张信纸后才闷声说道:“大哥,咱们不能重蹈覆辙。”

“当然不会,看着眼前一个个错过去,咱们如果还跟着犯,那就是脑子坏了。”赵进淡然说道。

看向下一张的时候,王兆靖呆愣了下,随即脸上露出苦笑,没等赵进询问,他自顾自的说道:“这次信来之后直接拿过来读,若是事先通读一遍,就不会闹这样的笑话。”

接下来的信上所说的内容很简单“天子发税银以及宫费三十六万两供给辽东”

先前说天子只顾着自家花费,却不管天下大势,可这税银和宫费就是内库银两。

“。杨镐下狱,论死罪,李如柏自杀”

这个消息就没什么让人意外的了,这么大的失败,带兵督抚经略和领兵武将必须要负起责任,这李如柏就算不自杀,他的下场也是下狱论死。

读完书信之后,赵进和王兆靖心情都阴沉了不少,相比于朝廷做出的种种举措,辽东的那场大败都算不得什么了。

按说这等大败之后,朝廷应该是知错能改,奋发图强,可一项项作为要么就是不改,要么就是朝着更坏更错的方向滑去。

人在京城的王友山想必看得更加透彻,他也不再提什么被打疼了会醒转奋发,信笺上的言语或者漠然,或者带着讥刺,这种情绪也让赵进和王兆靖感觉的很清楚。

“大哥,接下来会怎么样”

“不要管接下来会怎么样,我们想也无用,想想我们要做什么就好。”

简短对答,双方都不愿意继续读这封信了,实在是让人气闷无比,这边告一段落,那边周学智拿着账本走了进来。现在赵字营经济根本在徐州和清江浦两处,所以如惠和周学智两人轮流值守各处,现在是周学智在清江浦这边。

“老爷,清江浦店铺商行的护卫数目已经定下了,一共一千五百六十人。”周学智禀报报说道。

清江浦豪商巨商众多,可也有不少小商户,那些掌柜伙计加起来还不过五个人的店面商铺,让他们请五个十个的护卫也是笑话,不是每家生意都有资格来请赵字营的护卫。

因为这个资格筛选,还让清江浦人心惶惶了一番,生怕不请护卫的以后就要被苛待,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