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4(2 / 2)
在这样的气氛中,从辽东传来的那封急报就格外不引人注意,甚至让很多人觉得理所当然,辽镇开原陷落后,努尔哈赤所率建州女真大军歼灭铁岭援救开原的三千援军,顺势直扑铁岭,七月二十五日,铁岭陷落。
开原、铁岭陷落之后,沈阳和辽阳的东边无险可守,真正成为了前线,这两座辽镇的核心城池连同周围的各个堡垒之中,都是人心惶惶,百姓、军兵甚至官吏都是大量逃亡,有人在给朝廷的文书里哀叹,这么下去,不战即败。
同样没什么人注意到的是,就在这人心惶惶之中,熊廷弼赶往辽东,在八月初到达辽阳城,一入辽阳,立刻是斩杀逃将逃兵,巡视城防,修造城池,招募溃散的兵丁和边民,并且大开工坊,打造兵器和火器。
“熊廷弼去辽阳所作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上奏罢免现在的铁岭总兵官李如桢,李家在辽东实在是经营太久,枝繁叶茂,盘根错节,朝廷不管派谁过去带兵,都被架空,但这一次次的败下来,李家的底子也快空了,李如柏自杀之后,李家用来顶门立户的也就是这李如桢了,他这一罢官,辽镇李家的痕迹,已经被洗的差不多了”
赵进这次呆在徐州没有离开,清江浦那边各项事务已经上了正轨,等那一千五百名“商行护卫。”安排过去之后,本地就更闹不出什么花样,只能乖乖听话,在八月最热的时候,董冰峰率领第三团前往流民新寨那边,现在那边已经统一改了称呼,换做邳州赵家庄,而张虎斌率领的六个连则是回到徐州,本来吉香摩拳擦掌的想要去管,没曾想赵进把张虎斌的几个连和陈昇属下的几个连进行调换之后,又是安排到黄河以北的丰县和沛县之间,依旧是个独立镇守的架势。
第672章辽饷的交换
现在各处的统计户口人丁已经开始,赵字营的核心和经营的重点在黄河南岸,把张虎斌那几个连放过去,加上已经派过去的徐州团练,足以震慑当地任何不轨的心思和想法。
在临近中秋的时候,州衙户房刘书办家中突然大放鞭炮,人人都是喜气洋洋,这又不是年节,也不是他家有喜事,怎么弄得这样隆重,到底发生了什么,有心人过去打听,倒也不是什么秘密,说是进爷送给刘书办一间在盐市上的铺面,还有每月三百斤的汉井名酒。
盐市上所有的铺面都属于赵字营,每年每月租金生息就丰厚异常,自家去做生意也没有赔钱的道理,现如今最早在盐市那边卖零食的都发了笔小财,何况这么个临街的店面,只要把消息放出去,立刻有人找上门来合作,条件也会给的相当丰厚。至于这三百斤汉井名酒,那更是实打实的银子,虽说如今产量大了,也不是那么严格的专营了,可随着在漕运上越卖越多,去往口外塞外的商队规模越来越大,价钱依旧没有跌下来,另外还有一层说法,这三百斤酒实际上就是坐实了和赵家的关系,在徐州地面上肯定人人都要敬重几分。
这是能打听到的,还有没打听到的,刘书办的二儿子刘东来被赵进点名招进了学丁队,在里面直接就从队正做起,而且教授下面人财税手段的,这样的人物,可想见将来的前程,这几件事下来,刘书办就是实打实的赵字营中人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好处,却是因为这刘书办在这次的“人口普查。”中立有大功,这功劳还不是现在立下的,而是年初的时候立下。
在一开始的时候,赵进和身边的人,包括亲近他们的文吏差役头目,都在担心一件事,那就是这普查推行,地方上肯定会抵触,即便赵字营威势极重,谁也不敢不怕,但牵扯到自家的生计财路,还有将来可能要多出的银子,或明或暗大家都不会甘心。
但真正一做起来,却发现事情并不像想的那般,徐州地方上的豪强和百姓,眼下最操心的是辽饷,大家都知道辽饷一收,肯定伤筋动骨,甚至倾家荡产,原本还有风声传说,说什么进爷体恤大伙,会把这桩事拦下来,可到了现在,各处衙门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动手收税,消息越来越多,除了这个,上上下下居然还要搞什么“普查”,还要推行什么“保甲。”
那边辽饷,这边普查,就算脑筋不灵活的也能想到其中关节,难不成进爷要把这徐州的田亩人丁核算清楚,趁着征收辽饷的时候,把徐州彻底刮个底朝天,这可真就是大祸事了,要是官府收的紧了,大伙还能豁出去动手,可进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敢去拦阻,除非这性命不要了。
一时间风声鹤唳,有人想到了法子,那些有功名的人不是可以投献吗大家宁可冒着被吞的风险,也要把田地划过去,可他们能想到的,这些读书人一样能想到,谁敢在这个时候占赵进的便宜,各个拒绝,甚至还有把以前吞的投献田地吐出来的,就是怕担这个干系。
结果大伙又想了第二个法子,那就是把田地投献给赵字营的军属,进爷对自己的家丁很厚道,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没曾想这个事情,赵进在之前就考虑过了,家丁家属们都得了消息,一样不敢要。
无可奈何之下,每个人都有大祸临头的紧迫感,一想想辽饷那些关节,即便是家底丰厚的都是脸色发白,这实在是杀人吃肉的法子,没有法子可想,那就只能按照规矩来做事了,或者求进爷帮着挡下去,或者规规矩矩交税。
谁也不愿意去被扒皮,那就只能去求进爷,求人要有代价,大家也明白怎么做,无非是辽饷收十个,进爷若是能挡住,那就给进爷这边三个,不能让进爷白做。
真正让大伙没想到的是,赵进答应的条件很简单,他只要一成,但除此之外,大家要把自家的田地和人丁的准确数目报上来,如果复核不准的话,那就什么也不要说了。
进爷一诺千金,还没有说话不算的时候,他既然这么说了,那就肯定能做到,两相权衡之下,谁都知道该做什么,扒皮拆骨的辽饷,又或是多交一成然后把自己的家底底细报上来,大家很乐意配合。
这让赵进和伙伴们也苦笑着发现了一件事,敢情这个普查没必要用武力强势,辽饷这个断人命根子的手段就足够了,那就立刻开列条件,在辽饷和报出自家底细之间选择一个,不管是地方豪强,又或是平民百姓,大家当然知道如何选
甚至不少人都不觉得自己报底细这个事情有什么,本来就不怎么要紧,那多交一成给进爷,也不是什么大事,因为那是往年缴纳赋税的一成,而不是总额的一成,平时你就算送给进爷也要看进爷收不收的。
就这么滚雪球一般,整个徐州的普查形势一片大好,剩下两种略微有难处的,一方是卫所里,一方是那些读书人,卫所和读书人都不太担心辽饷的,反正和他们关系不到,卫所那边赵进说了几句硬话后就立刻服软,至于读书人那边,在徐州的人数实在太少,根本翻不起什么波澜。
徐州这般,甚至连河南归德府和邳州、宿州这几处都有人过来联系,说愿意出的更多份子,如果进爷能挡下辽饷,那么他们可以出更多的份子和好处,不过对于徐州之外的地方,属于南直隶的邳州和宿州还罢了,这两处的人力也属于能够得着的,而归德府那边隶属于河南,这个想要做什么就很麻烦了,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