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武夫 > 分节阅读 615

分节阅读 61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石满强做事太实诚,又对下面的家丁和团练爱护,不把话说到,很容易闹出岔子来,这分田减税的事情是大事,不光牵扯到团练这边。

边说边走,前面却有两辆大车过来,早就有赵字营的骑兵过去喝令靠边,两辆大车忙不迭的闪开。

大队经过这大车的时候,能看到前面那辆大车上装着各种杂货,后面那辆大车上的苫布扬起半边,里面是布匹,赶车的一干人都是商贩打扮,敬畏的站在更远的地方,偷偷看赵进一干人。

看到这个,石满强带着些炫耀的说道:“大哥,咱们这边的村寨越来越繁荣了,现在隅头镇那边的商户都会赶车过来做生意。”

流民们刚安置过来的时候,穿衣能遮住身体,吃饭能不饿死,对他们来说这就足够了,可随着时间推移,田地出产越来越多,村寨建设越来越完备,大家手里都有些剩余了,也就开始琢磨更多,用粮食换取各项杂货,让自己和家人活得更好些,甚至还想着积攒些家产之类的。

别处贩卖可能是挑担的货郎,可在淮安府这边的村寨太大,挑担行走不便,也带不了太多货物,只能是用车运过来,想来这两辆大车上就是。

石满强炫耀归炫耀,赵进对这边也是了解的很,这种商贩的到来证明流民村寨建设成功,但实际上却是亏的,耕地的流民百姓手里没有钱财,想要杂货只能用粮食交换,而在这边地方,粮食卖不上价钱,所以要用很多粮食换来杂货。

在这荒草滩区域,真正繁华的地方就是第二团的营盘所在,那边不光是整个流民村寨的中心,也是海洲盐场陆路私盐的集散点,山东、河南和凤阳府那边的盐枭盐贩云集,他们手里有钱,在这边停驻需要消费,而很多东西本地并不出产,需要外地贩卖,在这边就真的有利可图了。

此处营盘就是荒草滩的中心区域,已经是被人熟知的地方,被称为赵家镇

赵进正在那里想着,却听石满强又是说道:“大哥可看到那布匹了”

“怎么”赵进一愣,心想那不就是商贩们带来的布匹吗石满强笑着说道:“大哥,那个可是咱们这边产的土布。”

“咱们产的土布”赵进愕然,看向石满强,石满强笑着点点头,脸上表情又有自豪又有兴奋。

一直跟在后面的吉香在这个时候插嘴说道:“咱们这边能产布了,怎么不知道”

赵进瞥了眼,石满强兴冲冲的继续说道:“本就是三个寨子的事情,不是大事,再说了,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做成,现在做成了才好和大哥讲,本来要去信的,听说大哥要来,正好当面说。”

算是出其不意的给个惊喜的意思,赵进笑着摇摇头,却是说道:“这是大事,也是大好事,详细说说。”

这边村寨的流民开始时候只想着温饱,也顾不上其他,这几年生活安定了,少数的想着回乡,大多数人开始觉得这边是自己开垦开拓出来,赵字营这边不能说大方,但却讲理讲规矩,这边倒可以作为安身立命的长久之地。

想要安定,自然就琢磨着怎么改善自己,流民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山东,那边不少农户都是种棉,有的是自种纺线织布,也有的是卖给商贩,这些棉花汇集到运河上,顺着水路一直去往松江府,松江棉布号称衣被天下,本地棉花是不够用的。

第921章夜间团坐

在骆马湖东岸的流民新寨各处,粮食便宜充足,可其他各项杂货都是贵且少,别处相对昂贵的铁造农具这边倒是量足便宜,偶尔想起都觉得古怪,粮食卖不上价钱,给多了自家也亏,流民们都经历过饿肚子的时候,舍不得给出太多粮食,然后苦日子这么多年下来,早就习惯了自力更生,不愿意用粮食去换这个换那个。

开始有流民庄丁去和管事的讲,管事的又和石满强这边反应,棉花种子还有纺车线锤之类的东西都不值钱,也很容易弄到,石满强不觉得这是怎么要紧,只觉得是给下面方便,当即就答应了。

当然,不是每一处都能想到这棉花的,满打满算,也就是靠近宿迁的三个流民村寨要种棉花自己纺线织布。

若在别处,田地本就不多,种粮种棉彼此是有冲突,选择哪个要好好掂量一番,可在这边却不用考虑,田地只要你肯耕种,数量足够。

谁也没有把这个当成大事,都以为和庄丁们种菜区别不大,庄丁们种菜腌渍,本来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谁也没想到居然也能贩卖,因为这边菜新鲜,盐也好,隅头镇那里的销路也很不错,甚至还有人以为这棉就种不出来。

谁也没想到这棉花真的种出来了,按照庄户们说法,这边雾气大,太阳不足,出产不如山东,可比预想中的已经好很多,然后就是顺理成章的纺纱织布。

这土布换各种杂货,可就比粮食换杂货要合算很多了,从这上面,任谁都能看出来对流民村寨大有好处,不说什么杂货交换,每年光是为了百姓们的穿衣,云山行和孙家商行就要输入大量的布匹,现在可以自产,不知道能节省多少。

石满强给赵进详细解说来龙去脉,他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只觉得可以帮赵字营省下不少。

赵进听的全神贯注,吉香几次想要插嘴都忍住了,已经相处了这么久,对分寸他可是掌握的很好,不远处的庄刘也是纳闷,按照他的推测,过河之后,少不得就要问问兴龙社的事情了,没曾想却盯着土布这等小事问个没完,土布有什么稀罕的,徐州凡是勤劳的人家,女人总是要纺纱织布,一来是家里自用,二来则是卖出去换钱补贴。

“棉种什么的已经安排好了,纺车之类的器械要看收成,不过这个在清江浦很容易就能筹办”石满强闷声闷气的说道。

赵进边摇头边笑,种棉纺线织布的方方面面,在赵字营和云山行的体系里算不得什么大事,属于不会报到他这边的,内卫家丁和各色眼线对这个也不会理睬,甚至很多人都觉得纺纱织布是女人家的勾当,说多了是笑话。

看到赵进这个样子,一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