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在中原行镖的日子 > 分节阅读 77

分节阅读 7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草留社区的班子也逐渐搭建完毕,朱润泽从东宫太子府调来一些人手。明帝也同意了太子卷二烟雨江南。,只是觉得草留社区不雅,为社区赐名为“登闻院”,并御笔亲提送了一块匾。

登闻院从六扇门搬出,在六扇门东边买了一块府邸,找了个黄道吉日,放了几挂鞭炮,便算是正式开张。朱润泽兼任登闻院大掌柜一职,日常工作则由孟悦主持,而我则依然是登闻院监察一职。

登闻院下设六个处,一处是参谋处,由太子客卿梅长输兼任负责人,负责消息分析、钱财部署、只指挥决策,是登闻院核心部门。二处负责信息谍报,谢德龙担任处长,按照朱润泽要求,在全国十八州路、西凉、东夷、北,周等建立起一套谍报网,吸纳了京城四大神秘组织的一些人手,同时与锦衣卫有限共享情报。三处负责后援支持、武器研发等,梅川来牵头。四处则是登闻院的暴力机构,东宫侍卫头领石京元负责,人马主要由原东宫侍卫组成,经明帝特批,有一千军人编制。五处则负责钱财经济,也是原朱润泽自幼伴读江夜郎负责,其职责便是为东宫敛财,也负责整个登闻院的经济支出。六处负责暗杀、侦查等,又称军情六处,属于黑暗势力,人员、编制不详。

登闻院监察一职虽无实权,却可监督登闻院的日常事务,只是这种没有薪水的活计,除了太子殿下召开例会时我偶尔露面外,我也极少插手院务。

宗人府对东宫用度有严格预算,每年财政拨款难以支撑登闻院的运作,因此负责钱粮的五处自是最为重要的部门之一。江夜郎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将朱润泽名下的一些产业转到登闻院。

东宫下的产业颇为广泛,有江南漕运、丝绸之路、盐铁官营、大通票号、招商票号等这种暴利的商号,也有如镖局、皮革之类的盈利稍次一些的产业。这些产业有些是绝对控股如招商票号,也有一些只是占小部分股权吃红利的。毕竟京城中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利益瓜葛也枝蔓纠缠。当我了解到这些产业每年的盈利后,也是大吃一惊。

中原镖局也在其列,太子占了四成的股权都转移到登闻院名下,另外几个朝廷大佬有不少干股,如礼部、吏部、刑部的某侍郎、尚书等跟东宫比较近的官员每年也有分红。这也是太子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

从谢德龙那里拿来的中原镖局的财报,我也对中原镖局的整体情况有了大体了解。以开泰六年为例,中原镖局总收入约为六十万两。

大当家年薪在一千两左右,其余几个当家约五百两上下,总镖头级别的为二百两。当然为了避税,他们有些收入用贴票的方式处理了,即便如此,镖局三百号人马,每年光薪水就要发出去七八万两。

镖局整体运营成本约在贰拾万两左右,包括失镖赔付、各种会费、差旅补贴、车马损耗、资产购置及日常运营,还有打点各路江湖豪杰、绿林好汉等费用。

一年下来,镖局红利也在三十万左右。这些自然按照占股比例分给各股东。一个小小的中原镖局,一年竟能给东宫创收十多万两银。

镖局的这些当家虽都是东宫的人,但东宫内部的这些势力也不是一团和气,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猪肉和牛肉还不一个价呢,不是吗背后势力的斗争,直接导致了镖局几个当家之间的争斗。

七月底,镖局召开了一次股东会议,中原镖局的大股东变为登闻院,并向顺天府做了备案。会议我没有资格出席,但据说大当家和二当家在会上争了起来,具体原因不详。不过,在镖局中层以上会议上,两人还是互相谦让,一团和气,看不出丝毫争执的样子。

会议上,大当家提出了中原镖局二次创业的改革方案,镖局运营推行扁平化管理,建立事业部制,镖局总部、各分局按业务类型成立事业部,事业部实行垂直化管理,自负盈亏。这样一来,各分局的一把手权力被削弱了不少。

同时,镖局在京城设立小微同城事业部,针对京城及周边地区镖运业务,提出了一日必达的口号。在会议上,大当家兑现了当日对我承诺之事,我被任命为同城事业部的镖师,柳清风作为副手,这让我有些出乎意料。虽属于平级调动,但我成功到了行镖部,不再整日跟那些单子、票据打交道了。

黑风寨被提升至山东路副镖师,从津门失镖之后,黑风寨就与我、柳清风之间关系逐渐疏远了,尤其是于谦谦一案后,黑风寨总是躲着我们。

当年刚进镖局的行镖四人组,明教回江南,黑风寨则渐行渐远,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也让我跟柳清风聊天时,唏嘘不已。

开泰七年的夏天,我跟柳清风在忙碌中度过,新部门成立,镖局给我们定的年底任务四千两银。各种事情一团混乱,几个当家每日白天开会,我跟柳清风晚上加班,建立规章制度,分解任务目标,寻找客户群体等。在我的督促下,我俩的武功也没有落下,挤压睡眠时间,每日坚持练功两个时辰。

这日我跟柳清风在讨论年度任务,柳清风抱怨道:四千两,整个同城事业部就我们两人,去年山东路才不过下了六千两任务。

我倒是信心满满,镖局要的是效益,好不容易回到行镖部,自然不能混日子。与镖师助理、趟子手不同,镖师还兼有营销的任务,压力主要还是在我这边。

江南一行,几次出生入死,命悬一线我都忍过来了,四千两银子任务算什么路是人走出来的,办法是脑袋想出来的,总会有办法的。不过同城小微业务与传统业务不同,打的是短平快的口号,利润低,但胜在量大、风险小。而且其他镖局也没开展这个业务,我们先进入,也算占得先机。

正在讨论时,张翊过来了,他在山东路过的并不舒心,想调到我们部门。倒不是因为忙,而是山东路的整体氛围比较压抑,与去年杨教习带我们是截然不同了。

这小子脑子挺灵光,而且也是京城本地人,人脉也比我们广。聊了片刻,我便决定去找三当家要人。当然,先去拜访了李先忠,至于孙得扬,那就算了吧。

由于在镖局校武中有并肩作战之谊,李先忠对我们印象挺好,并未难为我们。张翊是四当家的亲戚,四当家分管财务,三当家也不会为了一个趟子手跟他弄僵,自然没什么意见。

倒是孙得扬,这段时间被其他人孤立,没有了存在感,在找他签字时,拖着死活不签字,张翊在山东路待了半年了,离职审计还没出来,就让我签字,三观我有点为难啊。

我说哪里有的事情,他就一趟子手,再说这又是内部调动,还请总镖头行个方便。

孙得扬开始摆谱了,镖局总有规章制度不是要是说调动就调动,那我们镖局不就乱套了吗说着把调动申请批转到二当家那边,请纪检部出具审计意见。

我寻思这也就是一程序,早晚还得签字,于是就把文件送到了纪检部。孙得扬跟二当家一伙,自然不会那么轻松,我去催了几次,纪检部总是推脱还有几个项目要处理,这事儿得往后排排。这样一来,整个山东路都知道张翊要调动的事情,弄得他在山东路非常尴尬。

还没等审计,山东路那边出事了,张翊也被牵连进去。

第170章孙捕头好大的架子

当时我正在与柳清风在筹划一个营销方案,准备将小微同城押送业务推广出去。收到内务部通知开会,来到会议室,行镖部的在京镖师、几个当家都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气氛有些凝重。

等人到齐后,二当家主持会议,神色凝重道,今天开会,讨论一件事,孙总镖头,通报下情况。

据孙得扬所说,昨日同仁堂的伙计拿着一张中原镖局的出镖单来查询,说有二百斤发往济南府的虫草,到现在对方还没收到。结果一查,发现镖局并未承接这笔业务,自然无货可交。同仁堂却不干了,将中原镖局告到了顺天府。顺天府又将转到了负责监管镖局业务的六扇门。六扇门派人来查,结果发现这张出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