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0(2 / 2)
平安第一次听到老爹的心声,想不到老爹也有这么多的无奈。他鼻子头发酸,默默低下了头。
“儿子错了”
“哪里错了”
“儿子不该任性。”
“又哪里任性了”唐毅笑呵呵问道。
平安低声说道:“孩儿今天不是因为给大楼起名字的事儿,孩儿是”平安没有说下去,唐毅却接下了话头,“是不愿意磕头,对吧”
“爹,你怎么知道”平安瞪圆了眼睛,显得惊骇不已,仿佛什么了不得的心事被戳穿了一样,都傻了。
“还是个孩子啊,好几年了,陛下请我进宫赴宴,你哪一回不是扭扭捏捏的,爹还能看不出来。”唐毅翻着白眼道。
平安涨红了脸,“爹,您不是说了吗,人和人之间都是一样的,哪怕是父子,也不该总是跪啊跪的,礼节过了就是屈辱,就是失了尊严。”
平安字斟句酌,低声说着,唐毅欣然一笑。
算起来自己的门人弟子众多,受自己影响的人何止千万,但真正得到了真传的,其实是自己的两个儿子。
反对权威,追逐自我,崇尚个性,蔑视礼教,有点叛逆,还有些大胆唐毅笑了,由衷地笑了,他的教育成功了。
“爹,孩儿不是小孩子了,所以孩儿不该由着性子胡来,陛下荣宠,关系到咱们家的从兴衰,孩儿会想办法讨好陛下,做一个好儿子,好臣子”
平安仰起头,信誓旦旦保证。
唐毅气得眉毛都立起来了,“小混账,你脑袋抽了爹辛苦了半辈子,为了什么,不就是你们以后不用走爹的老路吗你给我听好了,只要不违背良心,不对不起自己,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爹不会拦着你的。”
“当真”
“废话”唐毅吐出了两个字。
平安彻底刷新了对老爹的印象,原来他比自己还要叛逆啊温良恭俭让全都是装出来的,只能说,您藏得太深了。
激动之下,平安主动给唐毅倒了一杯酒,他也喝了一杯,酒劲儿上来,平安胆子也壮了。
“爹,我这一次去了倭国,我发现他们都太笨了,什么织田信长,羽柴秀吉,都是没开化的猴子,只要有孩儿几年的功夫,就能把倭国折腾一个天翻地覆。”
“然后呢”唐毅饶有兴趣问道:“你还有什么打算”
“有啊,孩儿研究了海图,我发现从吕宋向东南航行,一直走下去,会有一个巨大的岛屿,几乎和大明一般大,从倭国出发,一直往东航行,也有两片相连的大陆,对了,运到大明的银子就是从那里出产的。”平安兴冲冲道:“孩儿想折腾够了倭国,就用他们的人力去开辟这些地方,等到把西夷肃清了,土著赶走了,田地也开发出来,再从大明移民,打造一个海外华夏,您的四夷志里面不也写了,要让天下都成为炎黄子孙的天下吗”
好小子,志气比你爹都大
其实唐毅早就想过了,与其几代人都留在中原,在一个泥潭里面纠缠着,倒不如主动走出去,开辟新的天地。
他不让儿子当太子陪读,不教他们四书五经,不让他们走十拿九稳的科举之路,就是存了这个心思。
唐毅本来还想着要找个机会,用尽办法说服儿子们,让他们不再沉溺大明的繁华,努力开拓进取,走出一条更精彩的道路。
哪知道没有自己教,平安就想到了,唐毅真是又惊又喜。
“平安,大海波涛浩淼,生活艰辛,你不怕吃苦吗”
小平安白了他一眼,“爹,您老怎么也像那些人一样了只要有银子,有势力,到了哪都是天堂。孩儿在倭国的时候,从上到下,全都要巴结孩儿,除了织田信长之外,其他的人都要拜倒在我的脚下,早晚,我要让织田信长也给我磕头求饶”
敢情还是不想磕头啊够执着的。
扪心自问,谁又不想当大爷呢
“罢了,烦心的事情爹帮你们解决了,未来的路你们自己来”
五天的时间飞快过去,这一回不光是隆庆,应天的六部官吏,总督巡抚,统统到了苏州,不下二十个藩国的使者,带着庞大的使团,齐聚万国宫之外。
鼓乐惊天,路上洒满鲜花,隆庆骑在龙驹上面,在群臣的簇拥之下,接受所有人的朝拜,这一刻,他处在登基以来,荣耀的巅峰
第1039章隆庆改制
隆庆在苏州的日子,远比在京城要舒服多了,简直可以用惬意形容。
苏州的繁华和京城不遑多让,但是这座城市和京城的气氛完全不同,京城的繁华是几千名官吏,还有大量的勋贵,宗室,宦官,禁军支持起来的。
而苏州则是彻头彻尾的商业化城市,市民是这个城市的核心,没有那么多官员,也没有那么多规矩,一切都显得自由自在,生机勃勃。
天下所有的好,都汇聚到了这里,连隆庆都不得不感叹,生而为苏州人,真是天下一大幸运
不光苏州的盛景让人迷醉,唐毅的种种安排,更让人熨帖舒心。
万国宫接见四方藩国,自从永乐朝之后,唯独隆庆有如此荣耀,接受数十个藩国朝拜。除了惯常的进献礼物,回赠赏赐之外,隆庆还代表大明,发表了掷地有声的宣言。
他告诉所有使者,大明朝励精图治,国势日盛,秉承成祖皇帝仁慈爱民之心,大明将护佑藩国,维护法统。近几十年来,西夷漂洋过海,侵入东方,杀戮百姓,抢夺土地,攫取财富,狡诈狡猾,无恶不作。各国限于国力,难以抗衡西夷,大明愿意倾尽力量,扶住各国,共同驱逐西夷
这一条显然击中了南洋诸国的要害,他们的确被西夷袭扰,苦不堪言。而且西夷有大船,有火铳,战力不凡,非是他们能够抗衡。
而且西夷到处抢掠,杀戮成性,相比一百多年前的郑和船队,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人一个鬼。
他们巴不得大明能够出兵帮忙,替他们撑腰。
隆庆得到了各方的盛赞,有人甚至把他比作天可汗,隆庆美得鼻涕泡都出来了。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真正的使命,驱逐西夷只是个口号,或者说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则是要把所有藩国都纳入掌控之中。
隆庆代表大明,提出互通有无,富国强兵,并且大方选拔,将对各国的货物免除关税,同时将大明的四书五经,唐学三书,还有农业、天文、历法等等书籍,优惠出售各国,帮助藩国治理国家,提升文明程度。
又承诺在万国宫的对面,建造展览中心,推销各国商品,帮着他们从大明赚钱这一套的东西,和对付倭国的大同小异,不过里面埋藏的地雷更多一些,比如鼓励各国到大明贸易,显然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