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9(1 / 2)
。
忙碌了一上午,张峰也吃了三大碗,还喝了一碗素汤。
临走之前,县长让司机留下了一百块的伙食费,现在官场的风气好了不少,大吃大喝的场景已经大为改观,因此村长推辞了一番,还是忐忑的接了下来。
“小峰,今天真是辛苦,让你和我一起东奔西跑”敲定了和黄泥洼的合作,还剩下另外一个村子,那就是石头村。
石头村,位于青山县北部,距离县城十来公里,距离黄泥洼二三十公里,汽车歪歪扭扭的通过了一两公里的土路,终于进入了宽阔平坦的省道,大约二十来分钟,一行三人就来到了目的地。
石头村因为石漠化严重而得名,这里在清末的时候还是植被茂密的山村,可惜到了五十年代末,这里的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炼钢铁,开荒种地,还有滥砍滥发,彻底将石头村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来到村口,一片片白花花的石头映入大家眼帘,山上的土地由于没有植被的保护,经过日晒雨淋,水土大量的流失,剩下的就是这一片片光秃秃的石头,土地也变得越来越贫瘠。
总的来说石头村和黄泥洼一样,都是环境恶劣,虽然具体的情况不同,但都是造成了村民们的贫困的原因,现在石头村大部分年轻人都已经外出务工,留在这里的青壮少之又少。
“小峰,石头村怎么样”在石头村村长的带领下,张峰考察了村里的果树,可能是最近这两年果子泛滥,卖不上价钱,因此果园里的果树都管理的不怎么好。
“这里的果树好像管理的都不怎么好啊”张峰皱着眉说道,因为想要种出高品质的果子,果园的管理一定要跟得上,但是现在来看,村民们几乎都外出打工了,果园里到处都是杂草,果树似乎也好久没人修剪,树枝长得杂乱无章。
“唉,这还不都是行情不好么,以前水果贵的时候,大家都管理的很好,果园里一年到头都干干净净,没有一根杂草”石头村的村长叹息一声,然后说道。
张峰默默的点点头,这也能够理解,因为今年之前,月亮湖村的情况也差不多,因为水果的泛滥,村民们都没有心情打理。
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张峰也不准备白跑一趟,反正现在哪里的情况都差不多,既然徐县长推荐了这里,与石头村合作很快就确定下来。
坐在回村的车上,张峰有些头疼,合作社扩张了,今后肯定需要经常与各个村社员们沟通,因此招聘几个员工迫在眉睫。
“呵呵,原来是这事,放心待会儿你将招聘条件发给我,我让人社局帮你找,保证两三天就能招到合适的员工。”看到张峰眉头微皱,徐县长知道原因后,笑呵呵的说道。
“谢了徐叔叔,真是麻烦您了”张峰笑着感谢到。
“谢个啥说起来我应该谢你才对,帮你招聘员工不也是为了县里的扶贫工作么。”徐县长摇摇头,然后笑着说道。
听到这里,张峰笑了笑也不再推辞。
第三百九十八章合作社的初衷
合作社再次扩大蔬菜的种植面积
可以说全村都激动不已,特别是那些劳力多的人家,以前每家每户只能种一两亩,但是现在全家老少齐上阵,少说也能种个三四亩。
可能有些人觉得三十亩会不会太少,但大家要知道山区的农业和平原地区的农业,那完全是两码子事,在平原地区,各种农业机械应用广泛,但在青山县这样的西部山区,农业机械离大家还太远,最多就只有些小型收割机和犁地机。
但这些机械除了犁地机外,对种菜的作用都不大,因此锄草、施肥、打农药等等都只能使用人力,所以村民们虽然高兴,但想要肆无忌惮的扩大种植面积的办法根本行不通,于是有人就动起了歪脑筋。
“小峰,有个事情我要和你说一下。”张峰刚回到家,大伯就赶了过来。
“什么事您说”张峰给大伯倒了杯茶,然后笑着问道。
“是这样,村里有的家里人少,准备雇人帮忙种菜,后来大家知道后,都坐不住了,都想这么干,你看这该怎么办”大伯也知道这次扩大种植面积那也是有限度的,要是人人都雇人帮忙,那多种出来的蔬菜怎么办
而且还有三家寨等几个即将加入的村子呢因此大伯觉得雇人帮忙种菜这样的做法有些不妥,而且这与张峰的初衷有些不符。
“啥雇人帮忙”张峰十分惊讶,然后微微皱眉,心想这些家伙也真是人心不足,自己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就是想要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要是在条件语允许的情况下,让乡亲们多赚一点儿也没什么,但这要是雇人帮忙种菜,这就有些过分了。
“是啊,都是张老三那家伙想出的歪点子,要我看这样的歪风邪气不能助长。”村长有些气愤的说道。
“嗯,雇人帮忙这肯定不行,大家能种多少是多少,待会儿村长你就通知下大家,今后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只能自己耕种,雇佣外地人帮忙的,一律开除出合作社。”张峰想了向村长说道。
“好,我看这样能行”看到张峰没有特别生气,大伯也很高兴,这次的事情他也有些恨铁不成钢,他并不是个刻板的只知道护短的人,虽然他也想让村民们赚到更多的钱,但吃相不能太难看。
要是家家都雇人种菜,那每家每户都有十多亩田地,一亩地一个月就能赚一万左右,那一年少说也有一两百万的收入。
有时候钱并不是越多越好,不经过自己汗水赚到的钱很多人都不知道珍惜,你看现在有多少拆迁户因为一夜暴富而妻离子散,
因此要是村民们雇人帮忙,自己就在家里享受,这就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要是染上了吃喝嫖赌等恶习,那就偏离了合作社的城里的目的。
“对了大伯,我二哥好像是在深海市打工是吧”张峰突然想起大伯的二儿子张华,听说他在一家贸易公司做销售经理,具体是干啥的张峰也不清楚,但合作社要招人,张峰就想到了他,毕竟知根知底的人更好用。
“唉,说起那小子我就来气,都二十八九的人了,还没成家,叫他回来找个工作他也不愿意”大伯叹了口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张华自从大专毕业后,就到深海市打工,一去就是十来年,要说混的好也不错,可惜一个月就五六千的工资,除去房租伙食等等开支,一个月能存两三千就不错了。
“是这样,大伯您也知道,合作社扩大后事情不少,我准备让二哥回来帮忙,将合作的架子搭起来,不知您觉得怎么样”张峰笑了笑问道。
“这你二哥能行么”大伯虽然心里非常高兴,但也拍误了张峰的事,因此态度有些迟疑。
“这怎么不行,您也知道合作社的事情很简单,也就是给村民们发发物质,月初的时候结下账,平时也没啥事,只要二哥肯回来帮忙,我一个月给他八千块的工资,只要合作社的效益好,再加上奖金,一年十多万的收入肯定少不了。”张峰笑着劝说到。
“那好,我待会儿就给他打电话”大伯非常高兴,没想到张峰开出的条件居然这么好,要知道在这样的小山村,一个月八千已经算很高的收入了,而且还有奖金呢,因此大伯暗下决心,要是儿子不会来,自己一定叫张升去把他绑回来。
合作社的负责人已经有了张华这个人选,但还要招几个跑腿办事的,特别是还要一个会计,负责合作社的账务,这也是个比较重要的职务。
“大伯,我还准备招一个会计,不知村里有没有适合的人”一时间,张峰也想不出合适的人选,而大伯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向他打听肯定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