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山水小农民 > 分节阅读 439

分节阅读 43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在华夏,亩产两千多斤的水稻也不是没有,但那些水稻几乎都是试验田的产量,想华兴农科的农场这种大规模的种植,能有一千五六百斤那就要谢天谢地了。

但老板提供的高产水稻却非常的惊人,即使是农场大规模种植的产量,也比别人实验田的产量还要高,而且高的不是一般的多,令人无比的震惊。

水稻高产的消息,令在场的员工们都非常的振奋,因为大家都知道公司有了这样的拳头产品,那今后的效益不要太好,大家的未来也更有希望,更有前途。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这喜悦之中的时候。

以为技术员拿着一张统计表,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何总,何总大豆的产量报告也出来了”

“大豆产量多少”何晓华立马开口问道。

“初步统计咱们超级大豆一号的亩产量达到了一千一百八十九斤,差点就达到一千两百斤了”技术员激动地向何晓华汇报到。

“好好好大家都干的不错,待会儿我就向老板给大家请功”

“欧老板万岁何总万岁”

大家都知道老板是个大土豪,身家上百亿,所以项目完成后,老板肯定不会吝啬,到时候大家每一个人肯定都能得到一个大红包。

看到大家都这么兴奋

何晓华欣慰的一笑,立马回到办公室,向张峰汇报农场丰收的好消息。

“老板,我是何晓华啊,我要向您汇报一个好消息”

“什么咱们的第一季作物就收割了”当张峰接到何晓华的电话后,也差点惊呆了,

至于华兴农科,他平时根本就没怎么关注,只要公司经营没有异常,系统也不会提醒自己,因此准确的说,张峰已经两三个月没有关注过,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公司,虽然这个公司是他自己的

“对啊,咱们的第一季水稻和大豆今天都开始收割了”何晓华笑着说道。

“那产量怎么样”对于水稻和大豆的产量,张峰非常的好奇,甚至最关注的就是这个问题。

“哈哈老板咱们成功了,胭脂稻的亩产量能达到两千五百斤左右,余香稻亩产三千五百斤”对此何晓华也满意极了。

“有这么高”

听到何晓华的汇报,张峰也非常的震惊,没想到胭脂稻的亩产量能达到两千五百斤,余香稻更是高达三千五百多斤,这居然比村里的亩产量还要高,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难道是因为南海的土地更肥沃,亦或是农场种植技术更高明,估计两者皆有吧

“当然,我已经确认过了,虽然这只是最初的统计,但最终的统计也不会相差太多。对了老板,大豆的产量也非常惊人,亩产量居然达到了一千一百多斤,差点就达到一千两百斤了,可以肯定咱们农场的大豆平均亩产量,一定是全世界最高的”

何晓华自豪的向张峰说道。

全世界大规模种植中亩产量最高的,没有之一

听到何晓华的汇报,虽然张峰早有预料,但现在听到后,依旧热血沸腾,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第九百零四章华夏农业的希望23

米国用广袤的耕地来占领全世界的农业市场,

那张峰的华兴农科就将用全新的黑科技,来碾压米国人的农业,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华夏的农业不可辱,我们华夏农业很牛逼绝不逊色于人

而且张峰相信,早晚有一天,我们的农业,将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甚至反攻能到米国本土,彻底打败米国农业。

虽然要完成这个目标的难度很大,但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张峰虽然不会亲自出面,但肯定会全力以赴的支持何晓华,让华兴农科成为育种方面的世界农业巨头

“不错,不错,你们做的很好,老何这个月末,你给大家发个大红包,具体发多少你先拟个计划给我不过最少也要一万起步。”

“知道了老板,我代表全体员工谢谢你没有您的技术支持我们也不能取得这样的成功”

何晓华并没有因此志得意满,因为他知道,农场现在取得成功,全都是因为老板提供的种子,否则农场哪有这样的成果。

“行了老何你不用跟我客气,农场下一步就是要做好种子的筛选工作,还有北方的土地承包计划做的怎么样了”张峰笑了笑,然后询问到。

“老板您就放心吧,你提供的种子筛选设备都是全世界最顶级的,我们肯定不会在这方面拖您的后腿。”

“还有北方的农场计划也在快速有序的进行中,我们现在已经在江汉平原租到了五万亩良田,哪里将作为咱们公司华中地区的水稻育种基地”

“此外,在东北三省,我们也租到了十万亩土地,明年开春后,就将种植第一季高产大豆。”

“很好,那西北部咱们有计划吗”看到农场扩张计划进行的这么顺利,张峰也非常高兴。

“有,不过西北适合咱们的比较少,适合的土地对方又不愿意转让所以老板我觉得咱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思路,比如和大型的国营农场合作,由咱们提供种子和技术,那他们提供土地和人力,到时候我们再按照一定的价格收购他们种植的大豆”何晓华想了想,又向张峰建议到。

“非常好,这个计划不错,具体怎们合作,你可以放手和国营农场去谈,我都支持你”

听完何晓华的建议,张峰差点拍案而起,因为这个模式对华兴农科真的太有利了,如果合作能够达成,那么公司就不用花费那么人力和物力,只要把农场种植的大豆按照市场价格回收,经过一番筛选,在作为高产种子,以高于普通大豆几倍的价格出售,这样公司必将大赚一笔,而且还不用费太多的功夫

而大型国营农场方面,也会因为大豆亩产大幅提升而受益,因为产量提高了两三倍,他们的收入也将提高两三倍。

这样分工合作,互利双赢的模式真的不错

“那老板咱们的农场扩张模式,今后是不是都可以按照这个来”何晓华继续询问到,

“嗯,可以按照这样的模式,不过咱们现在的育种基地也不能放弃,因为咱们的大豆和水稻都会有退化期的,第三代之后的产量比普通的作物就没有明显的优势了。所以咱们要保持第一代的育种面积,这样才能支撑第二代的育种。”

“我知道了老板,那咱们的第一代育种还的继续扩大才行,按照估计大豆的种植面积最少要保持十万亩左右才行”

“嗯,不管多少,反正你们要做好评估,要是第一代育种面积少了,肯定会影响第二代种子的产量,所以要我说宁可第一代多种植一点儿,也不能少喽”张峰想了想建议到。

“知道了老板,那我们就扩大到二十万亩好了”

因为二十万亩的大豆种子,完全能支撑四五百万亩第二代育种,而这么多的第二代种子,又能种植七八千万亩,这么多的大豆种植面积,几乎能覆盖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百分之七八十,而这七八千万亩的大豆,以每亩一千斤计算,那也能产出三四千万吨的大豆,这么多的大豆几乎相当于现在华夏大豆使用量的一半。

“嗯,二十万亩也行,不过我觉得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