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3(2 / 2)
长孙无忌正准备开球呢,听到后面吵吵闹闹,球打不出去了。
“于兄,你这套新球杆借我用用。”长孙无忌道。
“不行,心爱之物怎能借与旁人。你想要,找李阿三再买一套就是,他肯定还有备用的球杆。”于志宁抚着球杆,跟抚着个美人似的。
长孙无忌转头望向李逍,“给我来套备用的”
“唉,太师怎么知道我刚好还有一套备用的”
“别废话,给我拿套来。”
“二百五十贯一套,不二价。”
“二百五就二百五,拿来。”
李逍心里笑眯眯的道两个二百五,然后满口答应了下来。谁让你们几个富可敌国,却天天来我这里蹭吃蹭喝,把我随意使唤呢,今天收回点利息来。当然,你们这么有钱,也不会在意这么百十来贯的。
打了个响指,叫来自己球童,让他再去取四套球杆来。
李逍打工匠打制球杆,当然不可能只做一套,实际上同样的他一次做了十八套。
今天卖出四套,大赚了一笔。
于志宁一百,韩瑗一九八,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个二百五,加起来足足七百九十八贯呢,够买上一百三十三头大耕牛了,赚了。
不过就算拿到了新球杆,长孙无忌依然不是李逍的对手。
李逍让长孙先打,然后以十八比零的胜洞数,轰杀长孙。平时李逍给长孙面子,每次故意胜他一洞或两球的,今天这下是火力全开,彻底杀的长孙面色全无。
十八洞,就是一百八十贯。
长孙不心疼这点球,心疼自己被李逍狠狠玩了一把。
“小贼,够狠”长孙气的差点想把新球杆给折了,最后想想还是忍了。
“太师要再来一把吗”
“不了,今天手感不好。”长孙无忌彻底认栽了,这个小狐狸太可恶了,他这个曾经的马球高手,根本不是这小子的锤丸对手。
“小子最近缺钱”于志宁拿着球杆继续依依不舍。
“缺钱倒谈不上,反正用钱的地方也不多。”
“那你连我们几个老头的钱也骗做什么”于志宁继续抚摸球杖。
李逍一本正经的道,“我凭本事赚来的钱,怎么能叫骗呢。再说了,这钱我也没打算乱花啊,不是说好要建卫行,在长安建公厕嘛,这九百七十八贯,就当作是我们卫行的启动资金了。”
原来在这里等着他们了,本来几个还不想真往这屎尿行里投钱的,结果现在倒好,想不投也不行了,李逍已经帮他们把钱投进去了。
“几位做为致仕宰相,不会打算欠钱不给吧”李逍认真问。
于志宁抚摸着球杖,继续呵呵。
“臭小子,不就是想弄那什么屎尿行么,不就是想借老夫几个的名头么,行。老夫今日愿赌服输,不就是一千贯钱么,这钱我一个人出了,另外我再出一千贯,你拿了钱去长安盖茅厕吧”长孙无忌把一袋子球杆往背上一背,也不要于随从帮忙。
他边走边喊道,“今天老夫先回去了,这几天就暂时不来了,老夫回家也建个锤丸球场,还要建个游泳池,等过些天老夫球艺精进了,到时再来找你对决,不过下次我们比团赛,四人两球,杆少为胜”
“多谢太师慷慨,两千贯是太师让人送来,还是某派人去取啊”李逍笑呵呵在后面道。
长孙无忌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摔跤。
真是小看了这浑蛋的无耻,不过他喜欢,这种无耻的样子,很有几分他年轻时的样子。不,是更胜他年轻时的样子,已经有了几分当年太宗皇帝年轻时的风范了。
第268章知朕者,莫若李阿三也
长孙无忌人品还是不错的,虽然比较阴狠,但没听说过欠人债不还的。跟李逍说出二千贯,于是当天便有长孙家管事,从对面庄子里拉来了几大车的钱帛。
铜钱和绢帛都有,甚至还有点金银。
李逍很认真的带着人清点了三遍,点完一遍又点了两遍,确认数字无误刚好两千贯后,他才笑呵呵的开了张收条,让那管事带回家去。
要种地,就得有肥料,刚靠地里捡点牛粪羊粪蛋子,实在是不够。李家庄也就这么点人,那几个厕所也产不出多少来。
出钱到太仆寺去买,李逍更不愿意。
这玩意,还要花钱买
他李逍要干事情,怎么能吃亏呢。太仆寺的马粪不但贵,还不好买,要买得有指标,要排队,还得欠人人情。
干脆自己到长安去盖点厕所,再弄几支收粪队,到各个里坊挨家挨户去掏粪,有人愿意免费帮人清理厕所,估计大家高兴还来不及呢。
这粪肥可是宝啊,运回来,弄几个粪池,发酵后加泥和灰制成干粪肥也好,直接弄粪水池稀释后拉去浇地也罢,都是好东西。没有化肥的年代,有机肥是王道啊。
配和草木灰,绝对能增产。
若是再到田间地头建点沼气池子,把粪尿和一些草根树叶啥的扔进去发酵发酵,还能得到沼液呢。
这玩意不但是好肥料,而且还能用来作杀虫剂,甚至能当除草剂用。
后世粮食产量高为何不就是粮种优良,再加上化肥充足,然后就是杀虫嘛。那些大农场的耕种,全是机械化,其实管理起来都很粗放,跟这时的种植差不多,全靠着化肥、种子、杀虫剂才能保证高产。
药水没有,化肥没有,只能靠有机肥了。
秋播在即,刚收获过后的麦田已经开始在耕田翻地,这个时候田里若是能够浇点粪肥做基肥,绝对能大大提高田地肥力,促进种子的发芽成活和嫩苗茁壮成长。
两千贯钱能够买上三百多头大牛,这是一笔很大的钱,甚至能够在长安买上一座不小的豪宅。
用这笔钱,在长安城里盖点厕所还是不成问题的。
正在书房里写写画画,设计公厕的样式呢,结果李治来了。
李治依然是微服而来,只带着十几随从。
李逍闻报来迎,看了看那十几个随从,便知道肯定有禁卫大部队就在附近呢。
“听说三郎家的麦子亩产五石二,非常了得啊。”李治笑呵呵的坐在厅上吃着西瓜。
“确实是亩产五石二。”
“这里面有什么秘诀吗听说是你家的麦种优良,哪来的新麦种吗”李治关心的问。若是麦种问题,那岂不是如玉米一样的祥瑞,若大唐的麦田全换上这种麦子,那大唐的粮食产量岂不是又要增加许多。
李治微服而来,便也不要李逍以君礼相待。
“回陛下,麦种并非外来新种,而是某在现有的麦种里精挑细选培育的种子,精选优育,再加上深耕细作,保水足肥,因此才有了亩产五石二,比起往年,这块地增产了六成左右。”
原本这地亩产三石余,现在一下子激增到了五石二,翻了近一倍了。
“精选优育,深耕细作,保水足肥就这么简单”
“陛下,如果能做到这九个字,绝对能够增产不少。”
“说的容易,做到难啊。就说这深耕就不容易,我大唐虽说安稳多年,可耕牛也不是家家都有,许多人家耕田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