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逍遥小地主 > 分节阅读 166

分节阅读 16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导致报刊发行的第一天,最后实际是刊印了三千份,卖出去差不多一千份,剩下两千份都是送出去了。

第二天,李逍继续让人又加印了一千份,这一千份,李逍让人往长安城外的京畿其余二十县送去。

有些人以为报纸赚不了几个钱,毕竟一份才五十文这么便宜,但报纸哪里是靠这样赚钱的。报纸靠的是影响力,市场占有渠道,市场占有份额越大,影响力越高,那么卖出的广告就越贵,报纸的广告收入才是大头。

做报纸其实跟后世做互联有些类似,投入大,烧钱多,但变现却慢,因此做互联只有一个方向,拼命做大,迅速做大,只有快速做大,才能占有市场份额,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融资,才能继续烧钱继续做大,当他们做到足够大的时候,哪怕一直亏损,其实也不是个事,依然会非常有前景。

老康安好不容易才摆脱了一众坑友的追问,穿好了裤子走出公厕来。

腋下夹着长安新闻报,走起路来老康安都觉得气势足了几分,那些坑友里能读书识字的可没几个。

不管身后还在议论着商纣王要如何起兵讨伐冀州侯苏护,老康安走出公厕,门口一个老汉微笑着指了边上的一个水盆。

老康安便过去洗了下手。

他还是头次来这公厕,但印象挺好的,尤其是这守公厕的老头做事很勤快,于是闲聊了几句,得知这老头每天守在这公厕,甚至住都住在公厕门口的房间里,一月有五百文工钱,负责打扫这个公厕,以及公厕左右这一段街道的卫生。

累倒不是累,就是得勤快些打扫。

洗好手,那个老头挺喜欢老康安的,毕竟扫茅厕的人,有的嫌他们脏呢。他拿了块干净的布给老康安擦手,老康安走时掏了两文钱给老头。

老头愣了下,倒也没有拒绝,这不算施舍。

外面石头还在等着,老康安骑上毛驴,“这份报纸我看了,挺不错的,我买了。如何订购啊,我打算订一年的。”

“订一年的要到城南的报社去交钱,然后他们会开张契票收据给你,留下地址,以后他们每旬就会按期送报上门了。”

“不可以直接找你订吗”老康安问。

“也可以找我们送报人订的,只要相信我们,我们也可以给你代办。”

“你小石头我老康有什么不相信的,回头我给你钱你帮我订一下。”

“好的,按年订打八折,一年三十六份。”小石头在那里算,似乎有点复杂,一时没算出来。

老康安笑着道,“一年三十六份,一份八折后四十文,总共就是一千四百四十文钱,我给你一千五百钱,剩下的算你替我跑腿的。”

“你给一千四百四十文就行,替你做事哪还用另给钱,再说了,我们如果能够自己找到客户,报社也是有给我们奖励的。”

长安新闻报创刊后发行了三天之后,长安城已经人尽皆知了这个新鲜玩意,而其中算是副刊的封神榜,更是传的沸沸扬扬。

长安人何时见过这种模式啊,第一手的消息,不用到处八卦打听,报纸就第一时间推送过来了。而这连载,以其船新模式,让人不禁眼前一亮,看的很过瘾。

虽然不少人读过之后,说这东西写的不上台面,要文采没文采的,还尽是大白话文,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喜欢啊。

性,这东西其实有几个在意的,人家本说也不是写诗做赋嘛,诗,不也有专门的诗赋版面,上面尽是前辈们的经典诗赋呢。

封神榜在官员士人之中反响一般,觉得有些不伦不类,把上古的历史跟神话故事混搭起来,牛头不对马嘴。

但老百姓哪管这些啊,随着封神榜的全面传播开来,听过这故事的百姓越来越多,大家只觉得这故事好啊,简单易懂,站在那报栏下听那些识字的人读,他们不用解释也能听的懂了。

尤其是这情节安排的环环相扣,起伏跌宕,过瘾啊。

就因为大家喜欢,现在不少酒楼饭馆茶肆青楼,已经识时务的接受了报社免费赠送的报纸,长安报社甚至还给他们提供了为期一个月的免费读报人。李逍雇佣了一批识字的读书人,每天在那些大酒楼茶肆里读报,尤其是封神榜,那更是读报人最受欢迎的曲目。

虽说一旬一刊,现在还只出了一万字的前三章,每天读来读去都是一样的,但依然有人听不腻。有些人甚至就为了听这封神榜而来,头天听过了,第二天踩着点接着来听,听到过瘾处,还要打赏几个。

长安于是乎又多出来一个新职业,读报人或说书人。

现在各酒楼茶肆,甚至是青楼饭店,以及街头巷尾都能听到不少人在议论封神榜,长安新闻报以及封神榜现在已经成了热门话题了。

长安城说大毕竟也就这么大,在有心的李逍策划营销炒作之下,效果还是比较强烈的。

就在这全城热议的时候,李逍趁势在长安上马了新项目书报亭。

这些书报亭设在城门口、坊门口、街口等显眼位置,为了能够在这些地方设书报亭,李逍可是还特意找了趟皇帝李治。

凭着他秘书少监的供奉官身份,要见皇帝倒是比较方便,他本来就有随侍皇帝之职,只不过现在主要在外负责印书局的事。亲自跑了趟太极宫,跟皇帝言明书报亭设立的必要性后,李治倒是大方的挥笔下了道旨意,允许秘书省印刷局在长安各处设立书报亭。

第308章出事了

由于长安新闻报的热销,现在城南的长安报社也十分的热闹。

每天都有人前来询问刊登广告的事情,虽说报纸是个新鲜玩意,这报纸上打广告更是前所未有,但商人们都是嗅觉敏锐的。

不少商人还只是前来问价,但老客户陈道长可是带着十足的满意来的。

陈老道现在楼观道里主要负责搜寻道经,上次楼观道在报纸上打了独家广告,重金收集各类道经,然后这几天随着报纸的热销,还真有许多人是从报上知道了消息后,送来了道经。

有些道经甚至是已经失传的孤本。

短短几天,陈老道就从民间搜寻得到五百多卷道经,其中固然有一些跟已经搜寻到的重复了,但毕竟以前的书都是手抄本,不免有些会有抄误之处,多有一本就能够相互比对。

陈老道今天面色红润,颌下三绺长胡更是精心修剪过了,身穿一件半旧道袍,一来就跟李逍拱手。

“新闻报出人意料的火爆啊”

“还行吧。”

两人一番寒喧,陈老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楼观道希望能够在长安报上得到一个版面,专门宣扬道法。

李逍对此倒是很理解的,这宣扬道法其实跟后世媒体上的软文广告是一样的嘛。

广告不能打的太生硬,如果一来就推销某某某,大家也会不太满意的。得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打广告,比如后世报纸杂志上,经常有那种软文,什么游记之类的,讲风光啊美食啊,挺精美的一些文字,配些好看的图,但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推荐某地的某个餐厅之类的。

李逍是不会拒绝楼观道这样的大客户的,但他也会注意下自己的吃相。

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每期写一篇天下名山名胜的寻访记录,比如下一期可以做一期终南山的内容,而写终南山,重点则又突出终南山里的楼观台。明着是写景,实则写楼观道的建筑、历史等等,把楼观道的一些理念之类的借机宣扬一下。

“这个好。”陈老道一听也觉得这种不错。

你要是上来就写长安杜康酒楼的饭好吃,菜好吃什么的,人家一看就是广告,未必有人信。但若是以一个书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