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明末1642 > 分节阅读 18

分节阅读 1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些天你娘没有让你回去绣花吗”

“才没有呢,娘这几天都太忙了,才没有时间管我,哼,我现在是黑娃他们的将军,正在跟大哥学打仗呢”小丫头兴奋又骄傲的昂着头说道。

难怪这两天这丫头性子越来越野了柳亚夫不禁腹诽道。

幺妹是过来喊吃饭的,柳亚夫看看外面天色,果然在开始便暗了,没想到在这里一干就是一整天,埋着头做事不知道时间流逝,不知不觉这一天又要过去了。

让张大锤他们熔炉熄火,准备吃饭,柳亚夫便让幺妹先回去。

小丫头得到柳亚夫提供火枪的承诺,挥了挥手,高高兴兴的离开了:“柳大哥记得把我那把枪做漂亮一点啊,我要外面也是漂亮的”

柳亚夫只得应了,不过他当然不想给这丫头一把真正的燧发枪,哪怕是短的手铳也不行,火药武器可是危险品,怎么能给一个小孩呢,到时候只能浪费一根枪管,做一个模型给她了。不知道她见到自己的枪不能打响时又是什么反应,想想都有些伤脑筋。

收拾的好东西,柳亚夫几根张大锤他们一起去伙房吃饭了晚饭。

天黑后,肥皂工坊的火把就点起来了。

柳亚夫带着人继续在这里生产肥皂,这肥皂生产不能落下,要养活这些人,可全靠这肥皂卖的钱了,虽然今天下午钻枪管,大家都非常累,但是大家不愿意去休息。

柳亚夫本想让他们都回去,从伙房掉几个人过来帮忙,但是李平福他们怎么都不愿意去休息,说这搅肥皂他跟弟弟李来财都有了经验,有他们在这里看着锅里,柳亚夫便能轻松些。

他们说的这话倒是不假,除了肥皂的前期配料他们不懂,搅拌过程中肥皂的反应速度,锅中的温度控制,反应到最后需要的时间,两兄弟也理解了个不少,柳亚夫只需要把料加好,便可以把这边交给两兄弟,然后在要出锅的时候过来,看一下是否反应完全就行。

李平福兄弟带着大虎与张大锤父子,在这边搅着两锅肥皂,柳亚夫在火把下思考自己要的燧发枪的构造。

这燧发枪,其实在大明朝已经有了,1633年,毕懋康在军器图说中就有燧发枪的记载,利用打火石撞击打火钢片,利用产生的火星点燃药池中的引火火药,以此可以把枪膛中的弹丸射击出去。

燧发枪是西方人发明的,17世纪初期,法国人马汉改进转轮打火枪,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这个世纪中期,西方人就开始大量装备燧发枪。

本来毕懋康仿制出燧发枪,大明就有机会的武装起来打败满清的入侵,但此时的大明已经病入膏肓,李自成流民军肆虐,加上国家财政税收被东林党人控制,无力负担起高昂的军事费用,燧发枪并没有装备到大明的军队当中,大明就灭亡了,成为历史的遗憾。

如果明军大量装备了燧发枪,满清的铁骑还能打过大明的步骑军吗,恐怕野猪皮在叛乱开始的萨尔浒之战就被剿灭了吧,要知道那时候大明的军队战斗力可不像后期那么虚弱。

想想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八里桥之战吧,精锐而又英勇的数万八旗骑兵,面对8000余英法联军燧发枪军阵,一次败下阵来,最后死伤千人以上,不得不撤退时,对方只有十二人阵亡。

虽然英法联军的胜利有火炮的因数在里面,但是燧发枪那相对火绳枪精准而又迅速的开火速度,直接打没了满清八旗的最后一丝荣誉。

不过柳亚夫虽然知道燧发枪的原理,但他并没有彻底了解过燧发枪的枪机结构,想要生产燧发枪,最好的办法还是找打一个实物来对照生产。

发现自己身边并没有这个实物,那么只有根据前世的记忆,自己设计组装了。穿越以来,柳亚夫就对着燧发枪结构比较上心,他也根据记忆,画出了自己想要制作的燧发枪图纸。

在一个长方形的枪机外壳里上,外面有连接一个凹槽,那是装引火药的,在后面有一个击锤,上面夹着一块燧石,枪机里面,有一个扳机固定在枪匣下,可以搬动,前面与后面有两个v形状弹簧片积压着弹簧势能,中间是一个圆形的卡盘,卡盘连接着这外面的击锤,前面顶住积压了势能的弹簧,后面的弹簧顶在一个活动的杠杆卡子上。

只要扣动扳机,后面的杠杆跳过卡盘的上的卡子,跟卡盘分开,前面的弹簧片势能得到释放,燧发枪外面的击锤在杠杆和弹簧的作用下先向后仰起,当杠杆跳过卡子后,击锤便弹下去,燧石撞击在前面的击发钢片上,发出的火星把火药池的火药点燃,子弹接着便可以被击发出去。再把击锤掰起来,燧发枪便又能处于击发状态。

夜深后,肥皂工坊出完肥皂,又把两锅四千块左右肥皂拉回王家,众人便各自休息去了。柳亚夫也在写完日记和生产报表后,上床休息。

夜色寂静,一夜无话。

第二十八章试燧发枪

第二天一早,柳亚夫就来到铁匠铺,跟张大锤一起打造燧发枪零件。张大锤负责打粗胚,柳亚夫又改造了一下木质钻床,当做简易铣床使用,在李平福兄弟提供人力动力的情况下,对粗胚进行加工。

这燧发枪的枪机看似简单,但如果没有机械加工经验,是很难造出来的,在这上面,不但有直接能打出的工件,还有另一个重要部件,就是需要螺纹,要用车床进行攻丝,把螺冒跟螺栓车出来。

在后世,车螺栓大多已经用数控机床,柳亚夫自己就车过许多螺栓。但是在明末的时代,哪有这东西,连电力驱动的车床,铣床都没有,完全只能靠人工,靠加工师傅的经验。

柳亚夫比那些十数年,乃至数十年以上的老师傅还相差不少,但他们的厂里的技术还是非常好的。他们厂里三个加工中心只有他一个师傅,另外带着三个学徒,任何一点问题都需要他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他自己又喜欢钻研,五六年年下来,技术还是非常过硬的,虽然还达不到凭借眼力,就能看出一个水平面上相差几丝的误差,但是用手摸一摸还是能感到不同。

这已经足够给螺纹车丝了,他完全依靠着后世的工作经验,再加上游标卡尺的反复测量,车出了合格的细小螺纹跟螺帽。

这枪机的部件,柳亚夫用的是昨天第二锅出的钢水,所以材质还是非常硬的,他花费了大量精力,才做好了七套枪机,而这一天时间也就过去了。

晚上,他又让大家继续生产了一批两锅,共4000块肥皂。

又是一天到来,早上起床后,柳亚夫来到河边,在河滩上挑选石头。

清晨的河边,已经有很多洗衣服的难民家属,这些家属洗的衣服都非常破烂,柳亚夫看到这个情况,心里就有了决定。

他在河边找了一些非常坚硬,又比较黑,又略带晶体状的鹅卵石回到了铁匠铺,然后去肥皂工坊找到了王德贵。

“这6天,我们售卖肥皂12000多块,入账315贯,加上最初的70贯,总入账385贯,购买杂粮共35石,因为市场粮价上涨了一点,共花费38贯,购买精铁50斤,生铁1500斤,共花费125贯,粗盐300斤拉车的骡子6匹,共出账194贯;现在我们有储备粮27石,盐294斤,硫磺1200斤,硝石900斤,生铁2500斤,棉布300匹账房剩下银子跟铜钱计191贯,每天销售的肥皂还可以入账50贯上下”

柳亚夫跟王德贵坐在肥皂工坊的库房角落,赵秀才拿着账本向他汇报。

对于这些天购买大量物资,王德贵跟找赵秀才都有些担心。

两人管着账房银子跟肥皂生意、物料的采购,每天看似有50贯的入账,但是马上又被物资采购给花出去了,这让一向省吃俭用的他们很不适应。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买粮食他们自然非常赞同,但柳亚夫还让他们继续增加其他物资的储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