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2 / 2)
所以司马光的问题包拯处理不了,只能记录在案,把这个差评呈交吏部进行罚酒三杯。
至于其他“打砸抢”的秀才,此番百多人被包拯割除功名身份,三十几人发配西北边境在种鄂麾下效力。依照大宋的规矩,这些人会累死在种鄂军中。所以更具历史,将后来司马光就会非常恨种家的将领,整的他们死去活来的。
这个案子换范仲淹来处理的话,不明真相的秀才不会有事,但叶庆华不死也要掉层皮。
换张方平处理的话,他会把秀才们和司马光的脑壳一起抽肿,然后警告叶庆华“你悠着些,否则老夫整死你都不要理由”。最后全部人散了洗洗睡。
但包拯总体就是这么执法的,用律法铁拳群体性判决,他是真敢的。因为他的信仰不是“民”而是大宋律,就像文彦博的信仰也不是“民”而是士大夫。还像范仲淹的信仰是“民”而不是其他。又如张方平信仰的是“政治正确”。
他们都是有信仰的巨人,只是立场不同。
至于此番事件中的叶庆华,没证据表明老叶有错,所以包拯问都不问叶庆华。
这就是此番“东京之战”的结果。司马光被记过处分,一群秀才哭瞎,“大宋华尔街”名扬天下
第107章大魔王厉害了
汴京的消息很快传来舒州,占领行动虽然失败了但意义重大。
所以在舒州王雱争议更大了,红楼论坛现在火的一塌糊涂,到处是骂战,舒州不差钱的人们都爱在里面消费猪头卡。
有人骂就对了,真的不骂不火。
包拯给予了大宋天下非常正确的指导。
占领行动的失败,代表了包拯用律法铁拳盯着大家,形成了判例。所以现在舒州方面无压力,大家只是在论坛用口水发泄,而不会真有人奔放到去行动。
就此一来大雱很无语。若没有包拯在汴京开那一刀,舒州一但发生游行的话,加之司马光不在,王雱铁定被大魔王的专政铁拳给打倒在地啊。
为此,王雱表扬包拯同志辛苦了
另外一边的通判衙门,王安石铁青着脸把桌子都给掀了。
全部人吓得大气不敢喘,纷纷低着头。
因为水疗院的账单已经送来。让舒州赶紧的,把你们司马光的医疗费送去,尽量不要拖延到下个财月。
水疗院一天的费用就是十九贯,这是王安石炸锅的原因。
“十九贯”王安石怒斥道:“这钱够普通百姓家生活一年。但他司马光一天就花了”
所有舒州官员黑着一张脸,寻思这多大事
耿天骘担心的看了一下大家表情,急忙把书桌扶起来,凑近低声道:“相公别在说了,比这该操心的事还有。这不是某一人的问题。司马光的确有权享受这个待遇,您注意一下影响,您离任没几月了。他们对您的送行语,关系到您进京述职的情形。不要这个时候拉仇恨。”
这么警告王安石的不止耿天骘,事实上张方平的私信早三天就到了。警告王安石这时候别出任何幺蛾子。
是的不止上官可以对下属写评语。舒州这些下属官僚的送行语,也勉强能发挥影响力的。这才是俗称的官官相护模式。
尽管有张方平的警告,还有耿天骘的劝解,但王安石仍旧念头不通达,再次叹息道:“这个节骨眼上,哪来的钱给司马光疗养你们告诉我哪来的钱”
全部官员没心没肺的低着头,相互以眼神交流一番,似乎在说:这不关老子们的事,这是你们主政官员操心的事。你们脑壳大,权利大,责任当然也大。
王安石继续道:“岭南战事结束没多久,当时我舒州仅有的一点能力,都送给岭南去供应了。这时候哪来的钱。”
舒州推官杨大人出列道:“明府,当时为了供应岭南宣抚司行营,我等的职田收入都被拿了,而今战事过去,岭南方面却对咱们没有说法,这不公平”
王安石打断道:“哪来的公平可言,这大宋整体利益,是国家意志。能计较这么多吗没听张方平相爷在舒州的说辞吗,大战后岭南千疮百孔,饿死冻死的不在少数。这个这个节骨上谁能去问他们还钱”
杨大人道:“明府误会了,下官的意思不是找岭南还钱,而是您当时依据朝廷张方平相爷的命令做事,所以现在朝廷必须对舒州有个说法。”
王安石道:“谬论。朝廷信任我舒州,朝廷有困难,吩咐了下来,国难期间哪计较这许多。做到了是应该做不到是渎职。朝廷放咱们在这个地方,是帮朝廷解决问题,而不是见好处就上,见难处就重新推给朝廷。这是懒政思维。”
全部官僚纷纷寻思:大魔王说的好啊。妈的你用老子们舒州的利益去做你的政绩人情,还说的冠冕堂皇。这也不说了,司马光疗养你来这里对老子们发火有意思啊
“这些情况其实也不怪他们,相公,要不把司马大人的疗养费用情况对张方平相公说一下,看能让他在朝廷层面解决”耿天骘劝说道。
老王表示:“这不行,这是给张相找麻烦,是推卸责任”。
于是大家一起醉了,大魔王牛逼到了这份上,换老子们是朝廷、也会超喜欢他啊。既然脑壳那么大,那当然他想办法了,只要不在和谐老子的绩效奖就行,好在再有几月他就离任了,否则舒州迟早会官不聊生。
耿天骘急忙使眼色,示意相公赶紧退堂,反正这些家伙也榨不出油水来了,他们总体还是很萌的,不要在欺负他们了。
也只得这样了,王安石叹息一声,起身离开的时候道:“我知道你们不喜欢我,很快我就走了,有时候我脾气不好,但我有我的难处,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就这样吧。”
“明府英明”群官纷纷提前给王安石送行了
王雱歪戴着虎头帽,回来时候被大魔王捉了查水表。
“雱儿,你不会介意暂时借点钱给舒州吧”书房里,王安石不怀好意的样子道。
王雱道:“可以的,不过利息”
说不完被后脑勺一掌,王安石道,“可以就行,自家人谈什么利息,找你借钱是看得起你,怎么不见为父找其他人借钱呢。因为为父不信任别人。”
王雱欲要说什么的时候,大老王摆手道:“快些去睡觉,小孩子睡太晚不好,还有你帽子戴歪了,怎么你都不照镜子吗我王家的确不依靠样貌吃饭,但你娘最讨厌这些了,你做不好,她就认为是我没教好,整天找我吵架,以后我日子不好过,你也就不好过,知道不”
王雱没试图和他理论,既如此,王雱很忠勇的模样道:“爹爹威武,说的非常有道理。国朝内忧外患之际,身为大宋子民,身为皇帝的神童,我有责任解决大家的难题。做一件坏事就算不被处罚,能让人良心不安,做噩梦。然而做一件好事能让形象高大,人格升华。”
“孺子可教也。”
王安石就此高兴了,不说什么小孩睡太晚不好了,把他抱过来在怀里,摸摸他的头,帮他把帽子戴正。
然后开始商量借钱细节,最终敲诈了王雱两千贯的无息贷款。算是小有功劳被记录在案了。
但凡领导有个德行是:不喜欢下属讲条件。
张方平喜欢老王是有原因的,因为老王能扛。扛了以后什么也不说,那就是功劳。如果相反去张方平面前卖乖讲条件,那是反效果。
在后世那个机关里,王雱发现不爱做事是人的通病那没问题,但有时候领导点名下任务了,有些家伙就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