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北宋最强大少爷 > 分节阅读 154

分节阅读 15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大家一看这样真的能卖得掉,踩踏正式开始,失去了理智,忘记了联盟,就开始争先恐后的出逃。从人性行为来说,这个时候大家想的不是联手杀狼,也不是跑的比狼快,比自己队友快就行。

中途反反复复的在王雱操控下进行价值波动,总体趋势向下。最终持续了几日,暴跌反弹,暴跌反弹,几次拉锯后债权都被王雱回购了,综合成交价格在面值的三折左右。

这是温水煮青蛙。先画个“由他们自己定价、买卖自由”的饼,然后一步步诱惑,把他们变为赌徒,联盟的内部相互分裂成为各自的对手盘,然后左一刀右一刀,小刀小刀的收割他们,他们就不会觉得太疼。

要是不以这种方式,不开交易所,王雱直接去告诉他们:面值三折回购的话,那只有一种可能,全体炸锅,群体反弹甚至对抗。

这就是策略或者说心理掌控。

就此一来,王雱最忧心的一个问题抚宁县债务重组基本宣告完成,往后就是买定离手,生死有命,轻装上阵的干干干。

这不算抚宁县真正还债,是个金融游戏,打的是各方的心理底线。因为还债就要更具协议来,那样的协议谁也还不起,利滚利,越还债务越多的故事后世的文明社会都很多不是么。

但这次通过策略形成坏账的形势,买走了他们手里的欠条,理论上抚宁县就不在欠债了。谁持有欠条,谁就变为了新的债权人。那么现在持有这些欠条的人是抚宁县衙,于是,抚宁县就不欠任何人了。

抚宁县已经没有财政,所以抚宁县官府收购欠条的资金是王雱找三司要来的。这笔钱投入后抚宁县只是不欠债而已,手里还是没钱,只有一些亦褒亦贬的耕地资产和矿井资产。

但是,大雱的手里还有来自叶庆华的“风投资金”捏在手里,这笔钱王雱也是掌柜。于是,抚宁县以耕地和矿井入股,叶庆华系的风投以现金形势入股,组建“西北联合投行”这个股份制企业。

这些综合起来,就是此番抚宁县的重组,国有资本占据百分之五十一。

暂时取得了各方的平衡点,很是可以了,毕竟西北真是个坑,抚宁县真的面临扑街风险。过度扩大官府占比持续投入,也未见得是好事,真出事了以后老张会跳脚的。

现在这样的平衡点,有挑战有风险,各自一半占比,出事张方平和叶庆华都会认为有对方垫背的,心理平衡就容易一些。

大雱自己要是还有现金流的话,也能弄点西北联合投行的股权。不过没有也无所谓,大雱和小舅爷曹集的联合煤场吃的是稳嘴,设备以及劳务输出为主。

譬如此番达七百人规模的技工团队派驻西北,支付京城煤场一日的劳务费用就是五百贯,从京城出征的哪天算起。这笔钱就由现在的股份制企业买单。

当然了,五百贯是支付给煤场的,真正到达工匠的手里当然没那么多。要先被大雱和曹集扣下一笔“渠道费用和管理成本”。至于往后卖技术设备的利润则另外算,嘿嘿

第259章暴风前奏、钢与火之歌

依托阴损老辣的手段,抚宁县得以在九月末甩脱了近乎所有包袱。

现在一切都在筹备,轻装前行。直至有天在钢铁与火焰中披上铠甲、重装上阵。

十月初,迅速高效的协调指挥下,北山矿区已经全部重开。它们的权属人是新的股份制企业“西北联合投行”。

小铃铛在民间散布的流言已经首期兑现,县衙不在介入,联合投行以企业姿态,招收了第一批正式工人重开矿井,薪酬不算高,但相比以前的“服役”有天壤之别。

这些还不是重点。王雱首次以联合投行首席掌柜身份制定了“退休政策”。即但凡为投行工作满二十年的,不论男女和年纪,可退休享受一半薪酬的退休金养老。

这在大宋绝对是个超级重磅炸弹,因为这个待遇就连公务人员都没有,真正享受这样待遇的只有大宋的正式官员。

在官方水军以及“奸细小铃铛”的有效宣传下,在大多数抚宁县子民已经初步信任官府的情况下,哪怕这个政策是画饼,远远看不见。但信心就是一切,和往前的奴隶待遇对比,抚宁县基本上就鸡血了。发生了空前的盛况,万人空巷全部涌来县衙,把所有公务人员挤的人仰马翻,以前是找不到人,现在是但凡会走路的,连十岁以下的小孩都来纷纷报名,哭着喊着的要求进煤矿干活。

然而第一批岗位有限,既然是矿业,年富力强的男人优先,前往有过矿井工作经验的优先,等等。

具体实施这些的底层资料,就来自于他们的简历,以及全柏林近段时间来的走访摸底、结果小铃铛的消息,哪些人适合进矿井工作,不说绝对准确,但是大抵上还是能做到人尽其用。

其中有许多老矿工,在他们的建议下,结合京城来的技术团队以及老罗爹的建议,也正在如火如荼的整改加固矿洞,做到相对的安全。

抚宁县缺人,那就要尽量的器械化。现在大宋这方面还很落后,但这些方面京城的煤场已经走在了前列。前期王雱花费相当大的技术研发投入,提出了很多脑洞思路,于是开发制造了较多品类的器械样机,但暂时没卖出去。因为丧心病狂的奸商太多,在大宋内陆又不缺人,工价低,所以就连小舅爷都不愿意“产业升级”。

现在抚宁县来带头,左手倒右手,那些往前销路没打开的器械,第一批就卖给抚宁县,这些设备现在已经运抵。正在京城技术员的协调下,组织工人适应学习操作规则,顺便调试。

应用下来,不完善的地方有很多,在老罗爹看来应该加以鄙视,说这样的用料会让使用寿命较低。在老罗爹这个行家艺术家的眼睛里,这些设备的很多关键地方的用料工艺,完全是可以替换且有质的提升。

然而不是说他是材料学顶尖存在,他说的就一定对。王雱真花费一天听取了他的心得和建议,有的地方的确有道理可以采纳,但总体上是屁话。

“你对力量一无所知。”

这是当着小铃铛的面,大雱批评老罗爹的话。

事实上大雱要的根本不是艺术品,最终的目的是工业化量产化,能用就行,拉扯着走,慢慢修改出最平衡的方案来的过程,就叫工业。

老罗爹会的那些东西当然是艺术,特殊时候用于高精尖领域可以,然而王雱问一句产量几何时他就挠头。若依照他的材料处理工艺来制造矿井设备,那样产出的煤恐怕只有曹集用得起,结论是然并卵。

得到这样的复老罗爹一阵郁闷。原本故事话本听多了的老罗爹,以为知县老爷花费那么大心思诏安自己一家,那几乎是卧龙出山的形势,应该会有求必应,待若上宾。

结果却是:在王雱的眼睛里,没有哪一天、没有哪一人特别重要。

将来所有抚宁县订购的器械和设备,使用心得和数据,会源源不断的反馈京城的煤场,让他们提供售后的同时,也就等于提供改进的方向和依据。这个事业就会如同王雱的饲料配方一样,持续的改进下去,1点1版直至9点零版

十月上旬,王雱带着县衙有关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