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北宋最强大少爷 > 分节阅读 198

分节阅读 19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本后很奇怪,为何老庞籍书信上的说辞,和本后在朝堂听到的各方呈报不一样,问题出在哪里”没蔵太后轻声道。

李守贵低着头不敢答话。很明显这是她哥哥没蔵讹庞的需要,于是一直在默许边军的嚣张和挑衅行为。

现在她们兄妹不合,相互间有了较大心病,一边是没蔵讹庞正在强化影响力和权利,另一边小皇帝在一天天长大,作为母亲,没蔵太后已慢慢进入了为自己骨肉争夺完整皇权的打算,不想再受制于人。

这些是明摆着的政治局面,却无人敢提及,谁也不愿意去捅破。

“作为本后宠臣,李守贵你主动调查过这些事吗”没蔵太后又淡淡的问道。

迟疑了许久,李守贵神色尴尬的低声道:“臣不知道。”

“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宋夏边境,到底是摩擦,还是有人在故意挑衅带来局势紧张”没蔵太后再道。

“臣实在不知。”李守贵继续低着头,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变得满头大汗,偶尔还能想到她那毫无瑕疵的雪白身材,只是许久都没摸过了啊。

从李守贵的神态表现,没蔵太后似乎已经找到了正确答案。偏着脑袋想了想摆手道:“退下吧。”

李守贵道:“娘娘”

“退下,本宫现在想冷静一下。”没蔵太后强势打断了这个小白脸。

既然如此李守贵只得离开,却又是小心翼翼的一步两回头,盯着明王摩琶看。年轻且比较中二的心思让他觉得,兴许娘娘会和老和尚来一发也难说。

“既然娘娘要静,贫僧也告退了。”老和尚很不想在这个节骨眼惹事,也自行离开了。

旁边帐篷中出来一个小男孩,不明觉厉的看着母亲。

没蔵太后蹲下来,紧紧抱着儿子耳语道:

“孩子啊,要不是为了你,娘一刻都不想介入这些烦恼事,只有在寺里念经时,才能回想到你父皇还在时期,我小鸟依人无忧无虑的姑娘式的快乐,他是个暴君,但他也是个真正的男人。”

“形势越来越严峻,能导致血流成河的战争一触即发。你是个孩子你不懂,有一天你会坐在朝堂上听着他们告诉你这是扬我族之国威。但你信任你娘,只有我不会骗你,而其他任何人的话你都不能信。孩子你能想到吗,你舅舅正在挥霍属于你的威望,他放纵边军惹事谋利是为了拉拢人心,巩固属于他的权利,开启战争更是为了紧紧把军权抓在手里加以应用。”

“孩子你现在就牢牢的记住,害死你父皇的人不是别人,是你舅舅。尽管这些阴谋看似让你做了皇帝,但正因为如此,你哪怕去信任宋国人,也不要信你舅舅。他害死你父皇为的绝对不是你,而为了是他自己。这样的人当然不能信任。”

“你要绝对信任老娘,把这些牢记在心中。但不要说出来,不要被任何人看到你有这些心思。否则无论你多么聪明刚毅,也活不到成年。”

“现在娘很为难,是否公开调查你舅舅在边境的不恰当行为一直不能决定。娘不害怕真相,而是害怕知道真相所带来的后遗症。不调查的话,差不多时候就会出现国战,宋人懦弱不会打仗,若被你舅舅利用时局打赢了战争,在西夏之内他就再也不能被否定了,会正式权倾朝野。”

“现在,他虽然还没到权倾朝野的地步,但若娘阻止他、和他决裂,更具你父皇的遭遇,根据他的心性,娘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变故”

“总之娘的心已经乱,不能做出有效决策来了。娘不是怕他,娘只是担心你不能顺利长大。娘只想看着你不断的成熟长大,直至手握完整皇权的那一天到来。我害怕你长不大,所以哪怕反感战争,反感你舅舅正在接近权利巅峰,却迟迟不敢去阻止,不敢透露不满心思。”

“娘有许多亦敌亦友的老熟人在宋国,他们风度翩翩学业惊人。同时娘也有很多密探在边境,源源不断把李守贵不敢说的事告诉我。往后该怎么做娘不知道,但娘关注到宋国有个神童的名言,他说人生在世只有两件事,学习和应对。”

“娘不知道能护着你走到哪一步,但将来不论如何,你都要默默的学习,以一双冷眼看穿一切,然后去应对。解决掉属于你的一切难题。”

“孩子,你总是觉得皇宫空荡荡很冷清,所以喜欢跟娘在寺庙里。于是你目睹了娘很尊敬倚重明王,但永远记住,连他也不能信任。他在边境金三角地区传播佛宗思想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他自身的影响力和利益。”

“看似他是娘的人,在为娘谋力,但也仅仅只是因为娘信佛,娘还掌握着西夏大印,能为佛门正名。还因为你舅舅为了掌权,为了发挥军队的嗜血思维,一直排斥佛门思维。现在你明白了吧,明王为何能和娘走到一起”

“孩子,我不想在这样空等下去,但我一个女人、又实在不知道该在这时候做点什么”

一口气说到这里,没蔵太后自觉也是有些凌乱了啊,似乎等于什么也没说

不过看了一下,小皇帝不明觉厉的表情下,隐隐约约的藏有一丝机敏,这让太后感觉略微的好了一些。

“嗯,还好,不愧是老娘的儿子。你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第321章一只萝莉来相见

九月末,同知枢密院事王安石签发的枢密令到达西北,尽管不针对其他主战部队、仅仅只是给永兴军路都总管种鄂的命令。但是措辞相当严厉,怒斥种鄂部署一千骑兵于土门,乃是激化双方矛盾,挑动敌对情绪的行为、甚至是引发国战的行为。

于枢密院令中,王安石要求种鄂部依照朝廷要求,保持足够的礼让退至固有防区。表示:既然是边境,既然是宿敌,摩擦一定会有,但要以正确的方式看待摩擦。要以克制忍让的姿态面对挑衅和骚扰。

与此同时王安石还表示:挑衅和摩擦,与入侵有本质区别。虽然它们在许多时候看起来会很像,但作为礼仪之邦大宋,必须保持有包容度、做到不主动放第一箭,不以个人喜好轻易引发国战。

面对这样的军事文书,永兴军路都总管种鄂也是醉了,夹在中间难做人。

当然,王安石比其他官僚好的地方在于,虽然这份命令很难正确理解,但已经具备了可操作底线。至少王安石已经在措辞中写明“保持克制忍让,坚决不放第一箭”。

换其他官僚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字眼,会更模糊,更假大空。

不过关于怎么判断“挑衅和入侵”的区别,王安石不是神,无法写清楚,无法有具体量化标准。但限于整个文书严厉的措辞,很明显挑衅和入侵的差别需要种鄂自己去判断,介入原则就是“不主动放第一箭”。如果出了问题,铁定背锅被处理。

因为现在只有种鄂能背锅,理论上国战不开,李参就只有“潜规则权利”,而没有正式帅臣权利可以指挥作战力量。既如此,种鄂的一切作为就是自己的,没有李参的命令背书出事就是死路一条。

就此一来,基本已捕捉到最佳出击时机、打算主动偷袭“珍珠港”的种鄂满眼是泪,只能撤回了部署于土门一线的精骑。

让种鄂感激的在于,王安石相公虽然措辞严厉,但没把事情做绝,顶住了“把种鄂撤职召回京”的压力。根据之前京城方面的传闻,司马光打算用这问题搞死种鄂的,他们一力主张召老油条种鄂回京述职,曹首义代理都总管事务。

司马光党和皇后一家抱团,能耐是真有些的。但无奈枢密使贾昌朝不是白痴,如何敢于这时期跳出来处理事务,干脆请病假在家什么都不知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