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6(2 / 2)
深入北方后,大多数的西夏人不喜欢宋人,但也不会刻意反感宋人。作为他们,所能见到的大多数宋人都是商人,商人不是好东西但一般会很客气,还会携带有部落里最为需要的东西,那便可以交易。
所以这些很蠢的牧民在大雪中看到王雱部后,也不管他们像军队,便有人把王雱的队伍给拦截下来了。
有个抱着羊羔的小丫头腰间插着刀子,说话也叽里呱啦的让人听不懂。如此导致气氛一度紧张,要不是领头的人是个抱着羊羔的小姑娘,恐怕这行为已经导致擦枪走火了。
在这种愚昧国度有个特点是,在几大城市里的精英阶层基本都懂汉语,也能接触很多汉人。但底层愚民则什么也不懂,甚至换个方向走一百里,就是不同的方言,部落间都很难听懂对方的语言。就有这么奇葩。
现在,随行的西夏引路官员也不知道他们的语言。并且自古以来家鞑子最可恶,王雱内部没什么感觉,但那个随行的西夏官老爷、他看这些满身异常气味的牧民则满眼鄙夷。之前是看这个部落很大并且都有刀,所以只是鄙夷不敢骂。
现在看明白了他们没有戾气后,随行的西夏外交口的官员就开始破口大骂了。
但叽里呱啦骂一番,相互也都不知道对方再说什么。
骂了一通后,见小姑娘继续抱着羊,如同傻姑似的看着王雱傻笑,那个西夏官员感觉很丢脸,转身对王雱赔笑道:“鄙国民众粗鄙,让大使见笑了。”
王雱实在没看出来这群大头牧民有什么可笑的地方换在少爷我治下的话,这样的劳动力是宝贝有没有
当然王雱也不说破,这样的官僚不止大宋有,看到西夏也有大雱就放心啦。这就是大宋撑到现在还没扑街的原因。
“客气啦,李大人乃客气啦。”
王雱歪戴着帽子一副大昏官的造型、对西夏官员做出了臭味相投的举动。
这家伙叫李令,职位和王雱一样,也是个礼部员外郎。总体上西夏的官制较为蛋疼,都是模仿大宋搞出来的,大宋有的衙门他们基本都有。譬如他们也有开封府,也有三衙什么的,至于这些衙门是否能发挥作用倒是未必,反正大宋有的他们也要有个做做样子。
接下来又叽里呱啦沟通了一下,抱着羊羔的小姑娘比其他大头牧民聪明些,这才想到酋长会汉话,便转身跑进了首领帐篷,少顷带着一个发式古怪的中年男人出来。
头领很客套,笑呵呵客套了几句,便把王雱等几个主要人物引入了帐篷内去座谈。
在首领帐篷内有一大群女人,全都是酋长的老婆,其中还有几个姿色不错的。然后有群熊孩子,见到宋人后就纷纷围了上来,刚刚那个抱着羊羔的小姑娘也在其中。
孩子们怀着羡慕又好奇的心情,伸手在众人的身上摸摸,扯扯,或者伸个指头捅捅。
有个熊孩子拿着展昭腰间的一个挂件就跑了。
“喂喂那个不卖。”展昭很无语,却是喊不回来,也不方便动粗。
穆桂英脾气没展昭那么好,围着她的她不管,不过但凡有伸手来拿东西还跑的、就被大娘拖回来后脑勺一巴掌,又把东西抢回来。
少顷后,早先那个拿走展昭挂件的小孩拖着一头羊进来,气味要多难闻有多难闻,如果是夏天的话肯定完蛋了。
只见那个小屁孩揪着羊的耳朵走,羊不走,小孩就给羊脑壳几巴掌,最后强势拖过来把羊交给展昭,然后转身又跑。
“喂喂回来,那东西换不到一头羊的那在汴京只是不到十文钱的纪念品。”展昭大喊,然而小屁孩没心没肺的跑了。
酋长走过来,凑近马金偲闻了一下。
老马顿时不怀好意的斜眼看着酋长寻思:闻个蛋啊,爷爷至少每两月洗澡一次,比你干净太多了。
随即,酋长把马金偲腰间那只烟枪拿了起来,好奇的观摩。
老马就此得意了起来,把烟枪凑在他嘴上,塞入了一些烟草点燃。
酋长显然很傻,技巧不对,不用嘴巴缓冲,直接用肺猛猛的抽取,一口吸进去之后,“咳咳”
酋长呛的七窍冒烟的样子,不过他认为这感觉很实在,便评价为了好东西,拿走了老马的烟枪,少顷后有人牵了一头牛进来交给老马。
“可我要一头牛干嘛,这头牛购买二十个烟枪五十斤烟草了。”马金偲愕然道。
酋长是个半瓶醋,听懂了部分却没听懂全部,只知道老马不满意,于是又牵走了牛,重新牵了个帐内的漂亮女人过来交给老马。
“额这”老马嘴巴笑歪了,看起来这笔交易很是可以,不过也没胆子接受,因为大雱自来不许这样。
最终,马金偲让酋长弄张牛皮过来就算了。
酋长很惊讶,觉得这些商人败家子啊,哪里听过一张牛皮就能换东西的
王雱和马金偲则更惊讶,他们把牛皮送来的时候,这个在大宋不多的东西实在不错。这些人是天生的屠夫,牛皮保存的非常完好,没东一块西一块的。这个东西么,加工一下在汴京实在是大价钱。
见了他们的表情,酋长知道他们要的是皮货,然后吩咐把部落里多余的皮货拿了出来。质量都超好,除了牛皮还有牛筋,用处都是非常大的东西。
天大的一堆东西摆开后,酋长用蹩脚汉语表示:“你们用什么换”
“嗯,你算是找对人了。”
大雱便胸有成竹了起来,从抚宁县开拔时候可是做了很多准备的。
此行不是打仗,所以两百多的战马驮着满满当当的物资。
大雱一拍手,命人把茶饼拿了两担进来。
汉人和蛮族的贸易中茶永远是重头戏。汉人一般吃五谷杂粮且配合蔬菜野菜什么的,对茶没有生理需求,主要是享受。但专吃高脂肪肉类的游牧民族对茶就真是生理需求了,没有茶叶的话,以这个时代的条件,他们中的一般人很难活过三十五岁。
茶饼拿进来时候,仅仅在外部闻着味道,酋长便兴奋了起来,知道好东西来了。
却是过去打开一看,觉得不是茶叶,乃是一些“大饼”,很铁实的样子,于是不明觉厉的看着王雱。
说起来,古代贸易中的成本重头戏就是运输。茶叶本生不重却很占体积,于是算运输成本非常高的物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雱利用压缩技术,犹如后世的普洱茶饼一样,从绥德军收购了许多茶叶,制作成为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