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北宋最强大少爷 > 分节阅读 277

分节阅读 27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王罕异常恼怒,对着王雱离开的方向道:“你给本堂等着,你两月内不被罢官赶出京城,算我输王罕无能。”

王雱停下脚步,转身注视着他片刻,淡淡的道:“正好下官也想说这句,王大人啊,现在你都滞留京中无法回广西上任,说明问题大了。你倒是没被撤职,但你我是一起被冷藏的。这期间我闭门读书不惹事,不折腾,不找关系不发牢骚,只思考策划着社稷相关的举措。你则四处上蹿下跳,又找韩绛,又找文彦博,又找欧阳修,又找王拱辰,又发表文章批评我在西北的剿匪正义性,特么的瞎折腾。到此高下立判,你这不是周旋你的前途,而是折腾几位宰相和皇帝的耐心。”

“怎么就这么蠢就算脑壳铁到韩琦的地步,他当时在大朝虽然否定了你,但他原话是我不敢讲诏安在大宋不对,但过个几年以观后效。这明显说你有过但不算有罪。观后效的意思是仍旧有机会,但你上蹿下跳,这就是消磨相公们的最后一丝耐心,打韩琦的脸。至此我敢讲,两月之内你不被撤职的话算我输。”

说完,大雱就转身走了,收拾王罕这厮的机会也到了,王雱决定对他补刀,理由不要太简单:他在韩大脑壳的政策关键期、代表王拱辰来见赵公主,加上他前面上蹿下跳、大肆批评西北剿匪的正义性,韩铁头会饶他、那就是见鬼了。

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王雱这番话,还真有些唬住了王罕,他一身冷汗的惊呆在了公主府的门口。

也是,这段时间王罕在京上蹿下跳,是受到了司马光影响,且这也是大宋士大夫的特权和规矩,若在以往倒是问题也大不到哪去。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王罕这才惊悚的发现:的确老子算是和不良少年一起被冷藏的,他还被夺去了全部职务。

后来的作为完全就不同了,这小子没找他爹,没找韩琦,没找文彦博,也没去打扰最护他的皇帝。京城几乎听不到他的消息,他闭门读书。

这样一对称,我王罕成为了光头上的虫子

想到此,王罕打了个冷战,却仍旧走进了公主府去见赵允熙谈事

急急忙忙回到官署,于司农寺大堂上,王雱道:“立即拿本官帖子,召见工部屯田司郎中李师中。”

秘书郎乃是一个小年轻,机灵鬼,是吕惠卿同窗,他无比尴尬的道:“大人容禀额,李司事的职级比您大至少两级耶,官位更大个四级,照规矩不能召见,要您去求见。”

王雱一阵郁闷,不过有自己的考虑,仍旧维持这个决议道:“赶紧的,就是召见,来不来看他,我听吕惠卿说此人骨骼惊奇,是个可调教的良才,也比较认同我的著作策论。所以这是个考验,他若真是有志之士想做事,那么在我是他学问方面老师的前提下,在我是宰相儿子的前提下,在韩琦和皇帝护着我听我话的前提下,他一定会接受这个不合理召见,和我联手搞个大新闻。否则就算骨骼不够惊奇,那么不是我吹牛,现在的职位就是他的天花板。因为喜欢我著作的人,明显和京城权贵的思维不和,他不会变通又没人护着,就只能到这步了。”

秘书郎徐乐想想便笑道:“小王大人说的有道理,能跟着小王大人做事是卑职荣信,曾经一度下官以为吕惠卿骗我,眼看您都凉了,被冷藏了近乎半年之久,却想不到您忽然又蹦起来了。只是您出来做事的第一时间,就触动京城地主的利益,下官这心理感觉悬”

“你废话忒多,到底要不要去召见李师中”王雱歪戴着帽子拍桌子。

徐乐就赶紧跑着去了。

第431章又是腚眼交易

不久后,一个中年书生样的人,浑身带着风雪的气息快步走了进来。

李师中抱拳道:“见过衙内。”

“哎呀李大人客气了,折煞下官。”王雱很满意的下来迎接,拉着老李的手坐了下来。

“不敢不敢。”李师中的尿性还真被吕惠卿说中了,显得有些受宠若惊:“衙内召见,是为了何事”

王雱道:“下官为人比较简单粗暴,直说了吧,一,我想要今年你部门的经费”

李师中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又急忙道:“失礼处请衙内见谅,我司自来经费有限。到了这个年景,其实屯田事宜于工部早就名存实亡,关于军田业务,早在陈执中相公时期就划拨去了兵部,籍田当中的一大部分也在文彦博相公时期,陆续放权下到地方,眼下,我司也就守着京畿地界不多的一些仍在工部名下的田过活,产出效率底下,自来不受重视。而现在之工部预算主要集中在漕运的解决上,我司这个名存实亡的部门真拿不到多少钱。”

王雱道:“大人说的这些我知道,现在全国运力紧张,漕运司被诟病之处最多,所以这个时期,工部自有的经费大量向漕运司倾斜,此点谁都清楚。但想动他们的经费是做梦,那是王拱辰相公地盘。当时他和富弼相爷争夺工部管辖权,为的就是这事。”

李师中捻着胡须,好奇的道:“衙内为何会觉得我司的区区经费能解决你的问题”

“因为啊”王雱起身走了两步道:“我给你找了一项大业务,马上会收入大笔财政,而我的要求是:你把钱给我。”

李师中楞了楞道:“小王大人所讲的财政收入来自哪”

王雱道:“你当然已经知道现在京城田地产业风起云涌,面对韩琦相公多次提前喊话威胁,我父亲王安石早期提出的方田法把他们吓惨了,于是有其他投资领域的现在,天大一波无户口黑田等待突围合法化,恐怕你已经先知先觉,知道开封府的官僚正在发财,配合某些地主的黑田洗白”

李师中不禁大皱眉头,知道他想干什么了,抱拳道:“这事我司的确已监控到,但现在来说,从文彦博相公时期,我司对田地的治权大部分散失,都已经转拨地方,所以这明显是开封府事宜。我司贸然进场干涉,恐怕会出乱子”

王雱敲着桌子道:“若有乱子我和你一起扛。从开封府突围的,只能是中小鱼而不是大鱼,流速有限,所以需要分流。我司农寺也会出手,但因为我口碑名声不太好,仅仅只是我做,一是地主未必信我,二是政治压力太大,所以我需要李大人这个时候出手分担”

“这”李师中在犹豫。

王雱道:“会遇到什么,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开封府包拯、还有些御史会弹劾我等乱政、甚至说我等从中谋利。但弹劾也仅仅是弹劾,这是韩琦要搞的政策,李大人你名声好,事件又涉及了多部门,韩琦相公的压力就不大,所以他一定会抗住。这样一来,你我分别从工部和司农寺发放田契,然后收钱。把这笔钱用于民生建设就不会有大问题,最多算过失执政,却还可以有连续跟换宰相造成政策多变的挡箭牌。”

李师中也是聪明人,这一想倒也通顺,这是大势所趋。王安石那套丈量土地的方法不可能成功,那完全等于把无数权贵群体都放在灯光下,放在了犯法逃税的位置。

要想解决,必须依照大宋规矩,放大部分人合法化。

这虽然不好,但至少官府能收到一大笔钱,然后长远看,给朝廷纳税的田会多出许多来。所以这次默认绝户黑田集中突围,就是必须的,这在司法上站不住脚,却是韩琦和王雱的政治正确。

否则拖下去不是办法,既无法如王安石所想的去丈量土地,工部和司农寺若不参与,那么开封府毕竟有老包驻守,这些绝户田就不可能大量突围,于是就会乱做一团,官府收不到钱,朝廷账户的田也不会多,与此同时,地主们因握有大量非法黑田,就会誓死抵触后续的一切农业政策。

想到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