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北宋最强大少爷 > 分节阅读 327

分节阅读 32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后,统治性完胜河潢战役

现在看,火龙只是个符号,真正的难点再于大魔王时机把控,现在北川河会战带给大家的震撼并不是来自火龙,而是王那惊人的指挥表现

“”

萧慧很无语。

早前最不利的药丸形势下,宋国皇帝仍旧在迟疑,没松口。现在么,宋国志愿军在河潢战场统治性完胜,就更不可能磋商了。

北川河口会战,直接扭转了宋国的所有不利局面。代表宋国可以正式从西部战场泥潭中抽身了。西夏再无作为,不能配合辽国了。

作为曾经兵临西夏兴庆府城下的辽国名将萧慧,非常清楚天下形势的分水岭,就是王指挥下那丧心病狂的北川河口会战大捷

这个时候不但不能指望西夏配合,辽国也有更加严峻的形势需要应对。因为漫咩早前拉足了吐蕃人仇恨,现在宋国志愿军大捷,吐蕃人一定会迅速有效的进行反攻。

宋国志愿军的确不能进入西夏境内,但鉴于吐蕃和西夏的战争状态,一但厮的骑兵在这时迅速北上占领西夏的肃州和宣化府,那就成为了吐蕃的国土,宋国志愿军若认为有必要就可以走“吐蕃国土”迅速北穿,直接有效的威胁到辽国上京道大部分地区。

名将萧慧知道,现在西夏在南面没有抵抗力量了,原本宣化府有甘肃军司驻防,但甘肃军司的军力早和漫咩会师,又被王全歼了。

可以确定的在于,这个局势下西夏西部沦陷已是必然,为了应对萧炎珊在南京的讹诈形势,王绝不会不远万里的从宋境支援河东河北,而会借助吐蕃人开道,快速北上陈兵辽国边境,围魏救赵战略,直接威慑上京道大部分地区。

若南京一线的珊军有任何动作,确认宋辽战争一打响,王部就会临机专断,火速推进,击溃大辽西北招讨司。

这根本没有悬念,就以宋国志愿军的现在的素质和百战之威,西北招讨司几万皮室军根本不可能顶住宋国志愿军。

考虑到此,萧慧没有再发表一句毫无用处的外交词。

现在看宋辽战争绝对打不起来了。这个时候的博弈,宋国拥有大幅超越澶渊时期的底气,但新登基的耶律洪基却没有萧太后的集权和威望。

能够迅速收缩战略,帮助西夏顶住吐蕃人的反攻,做到不大幅破坏现有的天下战略平衡,就很不错了。

真的,萧慧知道吐蕃人的反攻会比想象中更快,且会势如破竹。因为现在西夏边防没有主心骨,卓洛兰已经被西夏那群该死的药丸政客弄进兴庆府去迫害了。

“此番外交毫无结果,让人遗憾,但好处是,也为我友好的宋辽双方留下了后续磋商的足够余地。离上京已久,萧慧对宋国水土不适,身染疾病,不能久留,失礼处请宋皇陛下见谅。”

萧慧没头没脑的说完后,甚至不等赵祯同意,果断携带着笑脸转身,迅速离开了大殿。

辽国霸权如果不想就此分崩离析,现在就绝不能和宋国撕逼了,当务之急必须帮西夏扛住吐蕃人反攻。那么最快最有效的办法是:回去周旋,想办法让辽国对西夏政治施压,责令西夏最快速度启用卓洛兰镇守边境,以制止住王那丧心病狂的反攻计划。

如果赶不及,导致卓洛兰已被他们害死了,那形势就会变得更加恶化。那就必须指望王一病不起而拖慢吐蕃人的反攻计划。

萧慧不礼貌的离开后,王安石泣不成声,一边喜悦于儿子军事上的大胜利,一边当心着自小身体不好的他的病,希望别出什么意外。

基于心痛护短的心思,纵使王安石也没忍住避嫌,当即流着泪对赵祯要求:迅速召王回京治病。

赵祯当然打算答应,但富弼和韩琦反对,理由是:若真是先天性疾病回京也治不好。若不是,那理论上外来疾病拖不死年轻人,现在战局初定,形势或将再变,需要他稳住河潢地区,主持指导吐蕃人的反攻大计,以扭转宋国的被动,给嚣张的辽国棒子施加些压力爽爽u

第499章青塘的实际控制者

被漫咩军队血腥摧残过的西宁州整体性沸腾

听闻宋军北川河口大捷漫咩部被全歼,战后三日也确认了最坏的主将漫咩阵亡,几乎所有西宁州的人都于雪中跪地匍匐,感谢老天,感谢一切。

另外,没有人能随便成功。

西宁州民众迎接“王师”入城的时候,无一不伤心落泪。因为于严寒中赢得了战争宋军实在在凄惨,不但统帅病倒昏迷。不适应严寒、凛冬战争准备不足的宋军队伍战损也非常大。

哪怕大魔王战略战术应用得当,真正死于西夏骑兵的宋军并不多,连一成都不到。但是冻死的有,冻伤的不计其数。

在大宋的规矩上,所谓战损包括了死和伤。伤的不是指轻伤。只有残废了不能继续作战、必须退役的人才计入战损之中。

于是,北川河会战宋军最大的损伤,就来自于冻伤。

支撑着一口气进西宁州后,大部士兵倒地不起,感觉不到疼痛就疲惫的睡着了。

许多人的盔甲衣物已经和皮肉粘连在一起,尤其脚部:有不少人真的残废了,就算在西宁州民众全面的参与帮助下,不过现有的条件和手段,连安全做到分离军靴和脚都做不到。

情况恶劣的基本需要截肢,情况稍好些的,脚趾头坏死,需要切除。

不论如何这部分人就算救过来,也残废了,会正式结束他们的军旅生涯。

包括真正战死的,冻死的,当时从宗城出阵的两万人,以三集群加一的方式投入凛冬战争的部署,至全歼漫咩部进入西宁州后,战损高达近三成。

死去将士只是一千人左右,作为肉盾的马金偲部战损尤其高些。

其余的,近四千人就残废于酷烈严寒条件下的步兵战方式。

对此西宁州的民众除了尊敬就是膜拜。谁都理解不了,这只部队能在这样的形势下结束了河潢战争,且没有崩溃

军官要好些,因为军官是最早一批的抚宁新军,都有高质量的御寒皮靴。但因决战时机赶的太急,严寒作战的准备不足,就算不计代价,也来不及组织抚宁县把御寒军靴制造的足够多。

这就是大魔王亲手打造的新军的能耐。

这也是宋军统治性完胜的完美光环下隐藏的血泪、所付出的代价。

但必须是血泪和风雨后才能看到彩虹,尽管代价非常残酷,却也正式宣告了这只新军完成了试炼,这剩余的一万五千人、是物竞天择方式下诞生出来的政治合格的真正铁军。

有这只军队在,大家都相信,大宋往后不会再输掉任何战争,不论对手是谁

一月中旬大雪漫天。

暂时身在西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