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6(2 / 2)
难以启动方面,就像后世八十年代的车点火时要“叽叽叽叽”把马达一直打,持续很长时间,发动机还一副“爱来不来”的那种态势,不,比那个更糟,像那种落后机器还在寒冬点火一样困难,这还是在大宋的盛夏。
然而就像小孩屎尿都不能自理一团糟,大宋就是跌跌撞撞的有了这样第一代内燃机。
以大宋现在的工艺基础,制造发电机不是问题,并不需要电池,就像最原始的拖拉机头那样,有个摇手柄,大力士过去呼噜呼噜的转动以代替马达,然后逐渐把爱来不来的机器带着慢慢跑起来,基本就可以低效的使用。
热效率低到一塌糊涂,但它就是可以装在新制造的农具“犁车”上,以比耕牛高的多的效率犁田。
当然因为落后导致容错率太低,天气冷了以后肯定就无法用,依照现在估算,就算是开春转暖时期,点火前也需要对机器总成烘烤,添加开水,才能点火,否则它就傻逼呼呼的不会启动。
关于白烟,其实就是燃烧不完全的雾化油,那等于大部分浪费了。又鉴于401所的第一代汽油的分馏工艺比较落后,落后到什么地步呢
大约是十桶石油,只能获得08桶汽油。
这样的双重浪费下,就像初代蒸汽机一样,成本实在太高,这样的农耕拖拉机用不起,越用越亏本。
于是难以避免,现在北京机械厂上的内燃机项目,已经在一些群体中成为笑话,乃是传说中“骗经费”的项目。
从抚宁县撤离过来北京的老罗爹在内的工程师们,现在低着头很紧张,害怕挨大魔王训斥。
客观的说现在的确有些骑虎难下,这个项目上王雱都太过心急,在大宋基础仍旧不足的时候就急于投入。既然只能在特定季节,特定情况下进行高成本使用,这么娇贵的机器那是叶家也没兴趣的,暂时卖不掉,暂时没人愿意进入圈子开发对应的应用。
至于官府自己力量是有限的,要集中扩大船运和火车铁路的现在,没有更多经费来开发内燃机应用环境,于是就出了这么一个不成熟产物:第一代农耕拖拉机。
“民以食为天,所以粮食战略,就是大宋的命脉这毫无疑问。”
王雱环视一圈后道:“又要保证节约农业人口,最大程度释放出工业用人,所以提高农具效率,就是大宋未来的主攻方向这也毫无疑问。要把这个事当做主业来抓。现在不成熟、用了亏本不重要,农耕拖拉机仍旧要持续产出,持续挖掘,细节我不懂,但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这是正路。孩子要喂奶才能长大,所以现在起除官府自有耕地摊派使用机械外,但凡使用拖拉机的亩田,都可以给予补贴。”
“我这不是作秀,也不是为我失败的项目进行粉饰,而是娘给孩子喂奶,就这么简单。”
“要有比武、前进、竞争的精神,要保持应该有的斗志。我们怕个什么呢目前为止成果如此多,哪怕这项目真的失败了又有谁敢说。兵部它有什么呢无非是抱着一堆破烂当宝贝,故步自封,什么云梯,什么攻城车,什么投石车,什么神臂弓,什么猛火油,为了这些他们投入了多少经费呢”
大家都注意听着,又见大魔王嬉笑怒骂的道:“一成这数据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他们的尿性么是的他们为了那些破烂玩意,每年花费我大宋整体财政收入一成。那些成果从未看见民间使用,妈的不经过检验,所以他们就是胜利的成功的。那些个攻城车投石车云梯神臂弓干过什么韩琦相爷带着这些破烂败于好水川,宋军拿着这些巨额研发的东西装逼,却从来也没有直起过腰板。”
全体鼓掌,情绪很鸡血。
“客观的说虽然失败一次问题不大,但我这人总体爱面子,能钻研就要钻研,要赶紧的给我造,要各部各院配合联动,保持技术上的沟通同步,相互进行交流,相互帮扶。401所要尽快研究新的分馏工艺,第一个三年目标是:石油转化汽油达到两成。机械厂要尽快想办法吃透内燃机,提高设计能力和工艺精细度,以做到更高热效率。”
王雱道:“大家如此努力了,那么我相信,它会和蒸汽机一样,有两至三年的喂奶补贴后,以新的黑科技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第524章真老实人
大魔王的尿性没有惊喜,他能把一项暂时不适合商用的失败项目,宣传为“黑科技出世,顺便耶律洪基惊呼不可战胜”。
当年在东京、于司农寺严打地主,造成了大雱很坏的影响和民声,同时造成了土地分散化,从集约使用变为了小农精耕。此点上来讲王雱也承认有些“逆发展”意思。
但作为政治家,无需于一些具体边角利益上纠结。
汴京是大宋首府,稳定和安全压倒一切利益,无需于区区产出效率上斤斤计较。且京畿和别处不同,那是最多权贵扎根的地方,当时京城的耕地那不叫集约化,已经是超级寡头化了。仅仅说得出名字来的那么两三人,她们就占有了京畿地区近三分之一的耕地。
若不打掉,那在某个时候能威胁到政治根基。所以王雱那时就不顾吃相的出手了。
至于北京暂时不需要,老张也指名道姓的写信提醒王雱说,“现在北京的耕地形势相对平衡,大家都很怕你小魔王,若不想起乱,造成工业上被拖后腿,就默认老夫往前的思路,不要妄动耕地政策”。
王雱并不喜欢被教做人,但此番老张说的有些道理。在来北京前已经摸底,北京的耕地兼并自然较严重,但诚如老张所言是集约化,还没到寡头化地步,远没有当时东京那么严重。
那么这一个个不算寡头的集团,恰好真是推广机械化农耕的土壤。
只有这些家伙土地多、且基本连成片的时候,他们才会开始思考统一的开渠、储水、租用或购买机械化设备投产事宜。若土地过度分散在个人手里,虽然解决了稳定和安全问题,但小农基本不可能去购买新式的机械化农具,也不可能为了自己的三亩地而去谋划开渠储水事宜。
基本只会如同陈留县让老包头疼的那群家伙一样,一到春耕时节就各自堵水抢水,为此经常引发以村为规模的械斗。
各自都有好处和坏处,世事难以两全。
不过鉴于运输环境改善、以及机械力逐步成熟。王雱在北京的展望是专精于大豆战略,这个事业不太需要精耕细作,是最适合机械化粗放耕作、又营养价值比最划算的粮食路线。
粮食政策该怎么干,此点从来也没有定数,不同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做法。远的王雱不敢说,但就以大宋现在一亿人口的规模,宋家政治经过了老赵后,暂时又相对归心稳定,这样看的话,解决了运输后,妥妥的集约化集群化才是利益最大的。
等什么时候大宋有了七亿以上人口,才需要重新规划,但那已经是另外一代人的事了。
所以现在经过王雱水军宣传,整个大名府热闹了起来:
“什么,拖拉机那是什么鬼东西”
“还有耧机又是什么东东”
“没什么新鲜的,乃是大魔王搞出来的失败产品,卖不掉的那种,大家不要上当。”
“并不全是这样。的确还不成熟,虽然贵,但真的厉害,大名府自有官田已经开始部署,听说只需三人轮班操作,一日就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