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北宋最强大少爷 > 分节阅读 351

分节阅读 35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四渡湟水后大雱在军中的威望无出其右,于是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多个条件集中一起,这才势如破竹的改组了积石军。但仍旧是通过把吕公弼殴倒、送去住院的手段达成了。

妈的现在和平了,没有战争中临机专断生死攸关的容错率,涉及面又如此之广。所以当时大雱反问老韩“您打算和多少个吕公弼单挑,才完成改组恐怕殴打第三个吕公弼时,你我一起已经被弄去海南岛做海盗了”。

韩大脑壳这才放下了这事。

番号也没改,老韩当时就说啦“此番不改年号是因为吉利,所以也不改抚宁军番号,也因为吉利,他们打赢了战争”。

所以大雱的战略中宁缺毋滥,抚宁军的血统要保留,一定程度的注水是可以的,但只能慢慢来。逐步扩军,少量注水进去,血统融合同化后再注水一批。大抵这模式,这些也会由大雱亲自来抓。

那么只要韩大脑壳在军制层面给予支持,在北京驻泊司编制上给予倾斜,通过五至六年时间,大雱可以把抚宁新军扩编至于两个厢五万人左右,而不至于大幅降低抚宁军战力。

本着这些目的,现在整顿北京驻泊司只是临阵磨枪,目的让他们加强一些规矩去装逼,把抚宁军老班底换回来就可以

有一点必须感激老张,尽管听说他现在在汴京大肆批评当时王雱在司农寺的政策。

当时在京城大雱策划的福康渠难产了,但张方平在北京配合沈括,也修建了近似的水利工程,除了被张方平恬不知耻的命名为“方平渠”外,这的确是社稷之福。让大名府地区的河道分流更合理、应对水患能力更强,此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几万亩耕地。

方平渠就是沈括设计的,客观的说沈括真有货,设计的比当时京中的福康渠还要好些。

方平渠竣工后张方平就离任了,多出来的二十几万亩耕地是官府的。当时修渠的资金是张方平找地主们借的,其后,老张对他们承诺:后续会把额外获得的田地卖给他们,以增加大名府的财政。

所以在全面竣工后,依照当时张方平定下的政策,大名府司农参军署农业厅,就开始办理把这部分田过户给地主的手续。

却是被王雱强势叫停了,除了把司农参军狠骂一顿外,吩咐这些田一亩不能卖。

对此苏轼表示不服,当堂质疑道:“明府容禀,这是当时张方平相公定下的政策,已答应了地主。且您的政策也正在延续集约化使用土地,何故现在又出尔反尔,这会造成我官府之公信力下降。”

第530章严打行动

﹄﹃

府衙大堂上,王雱也不急于收拾苏轼,环视一圈之后道:“那就畅所欲言,都针对这事说说看,我听听你们的意见是什么”

说这么说,大魔王说“不搞一言堂”时才是真正的一言堂。大魔王的尿性、绝逼会找机会对不同意见打击报复,这是出了名的。所以老狐狸们才没有苏轼那么蠢,基本上一团和气,没人发言,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等着这些老奸巨猾的龟儿子和稀泥少顷,王雱这才看向书记官道:“看来不同意见并不多,把苏轼的发言记录在案。”

“”小苏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被大魔王揪住小辫子。

王雱喝了口茶又道:“总体上,苏轼文章写的还行,有我七八层功力,不过做官的水平就堪忧了。”

苏轼嘴巴顿时气歪了,“下官不服,下官自认为文章写的比明府好的多,做官或有疏漏处,但说我水平堪忧,请明府具体指出话说你殿试时候应对司法考题时,都有抄袭我的嫌疑呢。”

王雱岔开道:“让我放心的是,咱们小清新还知道要重视官府公信力。但我要指出:你思路不对,你没有弄懂官府的公信力来自何处。”

苏轼楞了楞,鉴于他没骂人而是讲道理,于是只得继续听着。

王雱又道:“官府公信力,直接等于治下最广大群众的利益。你们要把地主算群众之一我不反驳,但我要问,他们算广大一群吗这问题不需等你们回答,因为你们会说些你们自己都不信的鬼话来给我听,给大家听。”

“简单来说,我不恨地主,存在自有他们的道理,也符合我大宋律。”

到此王雱话锋一转:“但我也不喜欢地主,因为我没义务讨他们高兴。说穿了他们是农业资本家,资本家不是坏人但他们不会有恒心,这个群体呢,大宋对他们有利时,他们会依附大宋,哪怕官府没有公信力他们也会依附。什么时候大宋对他们没利了,再有公信力他们也不会买账。因为他们的信仰是利益,就这道理。”

“所以我总在讲,强调公信力是对的,但强调对这极少数阶级的公信力者,不是坏就是蠢”

“你”苏轼顿时脸如锅底。

王雱抬手打住道:“苏轼不忙发言,等我说完了。”

接着又道:“与之对应的是群众。我有个理论是有恒产着有恒心,他们有了一些东西后就会紧紧守住,官府只要维护住这群人的利益,就等于公信力的主要得分拿到手,那么统治地位就永远无可撼动。”

“我不反对张方平之前的土地集约化政策,事实上,它的确是我大名府在特殊时候轻装上阵发展的契机。但这是互利互惠,这个过程官府并不欠地主什么,于是不代表我会把后续土地划拨给他们。我当然喜欢效率和财政,但在钱差不多够用时,我会考虑其余更多的东西,譬如稳定和民声。”

环视一圈后王雱道:“他们已经有了大名府大多数耕地,并不差少这二十几万亩,我认为这毫无意义,只算是锦上添花。但与之对应的,有另外一群人非常需要,给了这群人就是雪中送炭,这其中孰轻孰重,因屁股方向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答案。这很正常。我允许你们发言,我允许你们屁股坐在不同方向,但不代表我一定会待见你们。在一些时候我会随波逐流、但绝逼不会和屁股方向不同的人同流合污。为什么呢”

“因为老子也有屁股方向,当时我带抚宁军打赢河潢战争,至北川河口大捷时志愿军将士有近六千死伤。我因这些人而崛起,这就是我的屁股方向。这些战死或残废的人不仅仅六千,加上他们身后孤儿寡母什么的是两三万之众。我承诺过会解决他们的问题,也一直在想办法安排他们进工厂。但是岗位和流速是有限的。”

“因为资本家很市侩,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就不愿意接手这些人。那就只有国企来接手,但国企也有自己的难题,消化吸收不了这么多人,至少短时间无法做到。此外这些人中,也不全是愿意进工厂做工的。他们中很大一群想有田,想过上钱少但悠闲的小农生活,权当是一份稳定的养老金。我认为呢,他们这要求并不过分,于是我同意了。”

“我当然知道这样官府会少一份利益,我更知道田在他们手里无法集约化使用,效率会非常低。但这就是我的屁股方向,我的层面,不是所有事都能去计算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