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三章 泰西封城(1 / 2)
泰西封,这座两河流域的重镇不仅是新月沃地之核心、文化久远之名城,更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谁掌握了这里谁就是地区之霸主、文明之传承。
这里曾是安息王朝的“冬都”,随后安息王朝将国都定于泰西封城。
两百年后,世居波斯帝国法尔斯省的萨珊部起兵攻占了安息王朝的大部分领土,并在征服了泰西封城之后南下,占据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缔造辉煌一时的萨珊王朝。
在此时期,泰西封城迎来极其快速之发展,不仅成为丝绸之路的西方终点,更成为整个地区的贸易中心,宫阙崔巍,物产丰饶,城市建设更是日新月异、如火如荼,无以计数的宫殿、庄园鳞次栉比,极尽繁华。
二十年前,大食人自麦地那起兵攻陷泰西封城,取代萨珊王朝成为两河流域之霸主,同时萨珊王朝覆灭。
大食人攻入泰西封城之后被城内的繁华所震惊,开始大肆烧杀掳掠,不仅掳掠了相当于整个大食国库之财富,更将这座奢华一时的名称付之一炬,只残留曾属于萨珊王宫一部分的巨大拱门屹立于这片土地之上,默默见证着沧海桑田、风云变迁。
之后,大食人重建了泰西封城,重建过程一直持续至今仍未完成,甚至连城墙都尚未砌筑……
……
瓦戛斯端坐在地毯上,年近七旬依旧背脊挺直、精神矍铄,鹰鼻深目、面容方正,洁白的须发如同戟张,肩宽背厚、气度沉浑,俨然如雄狮一般。
而作为当世最为著名的“圣门弟子”之一,“雄狮”也正是当年先知赐予他的名号。
在他面前是他的左膀右臂,掌管泰西封城军政事务的阿姆斯与杜勒。
桌上摆着的是来自于巴士拉城的战报。
阿姆斯浓眉紧蹙,神情满是忧虑:“唐人自海上而来,千帆竞发、船桅如林,于河口处击溃巴士拉水军之后沿河道而上猛攻巴士拉城,虽然城中两千勇士,但恐怕守不住啊。”
瓦戛斯点点头,面色淡然:“是肯定守不住的,唐军水师横行大洋、战无不胜,帝国波斯海水军于尸罗夫港一役损耗殆尽,又一直未能得到补充,仅凭巴士拉城的水军差距悬殊,没有一战之力。所以咱们现在就要做出布置应对。”
其实帝国内部对于哈里发的战略是有很多不满的。
帝国与拜占庭的海战已经断断续续十余年,双方为了争夺地中海的控制权谁也不肯退让,几乎耗尽国力。与此同时,哈里发却还要发动对大唐的战争去招惹那样一个雄踞东方的庞然大物,殊为不智。
现在碎叶城那边的消息已经传回,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唐军更是乘胜追击,已经突入波斯故地打算翻越山脉攻打两河流域。
王子虽然活着回到大马士革却浑身冻疮、奄奄一息……
到了这一步,两国之间的战争虽然不可能以其中一方彻底覆灭为结束,但失败一方却必须付出极为惨重之代价。
大食当然不愿成为失败的那一方。
杜勒忧心忡忡:“泰西封城一直在重建,直至当下城墙仍未建好,难以抵挡唐军猛攻啊。”
瓦戛斯不以为意:“建好又能如何?唐军之火药威力无穷,再是坚固的城墙也难以抵御。最好的防守从来都不是依靠山川何泽之显耀、城墙之高耸坚固,而是在于军民能否齐心协力。”
作为先知的弟子,帝国战功最辉煌的武将之一,拥有着无与伦比战争经验的瓦戛斯已经意识到因为火药之出现,战争的模式或许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往最为艰苦、残酷的攻城战,在火药面前却成为极为轻松之事,从北边传回的战报来看,掩护、冲到城下、埋设火药、炸毁城墙、全军冲锋……唐军这一套极为简略之战术却屡试不爽,根本想不出应对之策,堪称无解。
“所以不能与唐军展开攻城战,一旦城破反倒使得咱们士气大减、军心浮动,反倒是堂堂正正与之野战,才能针锋相对、不相上下,有获胜之机会。”
阿姆斯信心满满。
“野战……”瓦戛斯叹了口气:“也不能报以乐观之心态。”
阿姆斯相貌英俊、英气勃勃,算是大食新一代军官之中的佼佼者,生长于帝国最为鼎盛之时,难免心高气傲,见自己最为憧憬的长官居然这般颓丧、信心不足,顿时大为不解。
“将军何以这般灰心?想当年波斯战象横行无忌、无坚不摧,照样匍匐在您的铁骑之下,如今的大唐纵然再是强大,难道还能强过当年威慑四海的波斯?”
瓦戛斯摇摇头,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战争与以往已经截然不同……”
阿姆斯断然道:“即使如此,末将请战!愿意率领大食铁骑陈兵于卡迪西亚,重现您当年之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