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1 / 2)
d所需的东西,大致已经准备齐全。
再次回到北宋。
经过折返两次穿越,红色龙标能量最大值已经增长到263。
回现代那次携带东西有点少增加了20点。
来的时候塞满,又增加了44点能量最大值。
神秘空间已经扩张到五立方出头了
此时,距离唱卖只剩下三个小时。
王琛和王云仓赶往扑卖楼,准备和闫掌柜交流下。
路上。
今儿个的通州城好像显得特别繁华。
往日里不多见的马车、轿子随处可见,而且最关键的是,绝大多数马车和轿子附近都跟随了很多穿着类似家丁的人。
“咦今日怎么这么多人”王云仓有点好奇,他看看那些马车、轿子,“好像都是附近乡绅富豪,还有双马马车,士大夫”
王琛也有点好奇,据他所知,北宋马匹紧缺,若不是大户人家,基本上没有马匹。
再则,北宋民间轿子还未开放,能坐轿子的都是统治阶层人士,普通人再有钱都不准坐轿子,否则会吃官司
轿子完全开放要等到南宋宋高宗时期。
正好奇,王琛听到几个跟随着轿子的家丁在闲谈。
“听闻通州府今日唱卖有奇珍”
“正是,还以通州府知州大人的名义通知附近三州各县富豪乡绅前来。”
“不知何等奇珍,竟然吸引如此之多有名望的达官贵人前来,前面马车似乎是泰州府望族陈氏。”
“还有楚州叶氏也来人了。”
“我等下人家丁,哪有资格窥测宝贝何物”
“也是,莫多说,赶路吧。”
原来是为了唱卖的奇珍异宝而来。
王琛若有所思,如果没有猜错,估计是唱卖楼闫掌柜把太阳能手电筒、玻璃镜和打火机的信息散播出去了,只是他有点好奇,为啥通州府知州还参与到里面来了
其实他并不了解,扑卖楼乃是官府产业,唱卖成功后,又会收取一成佣金,一旦有价值非常高的宝贝,都会以府衙名义传达给富豪乡绅,以便唱卖出最高价值。
和后来的拍卖会有点相似。
拍卖行有好东西会各种宣传打广告啊。
目的就是把商品拍卖出好价格,一个道理。
来到扑卖楼。
并没有第一时间见到闫掌柜,听小厮说,似乎在招待贵宾。
一直等了一个多小时,闫掌柜才露了面。
雅间里。
闫掌柜推门进来,上来就大惊小怪埋汰道:“我的王少爷喂,你怎么才出现啊”
喝着茶的王琛侧头看过去,笑道:“怎么了”
“怎么了你说怎么了”闫掌柜叫苦连天道:“你先前拿给我看的千里镜忘了知县老爷问了好几次,连知州大人昨天都过问了”他倒是挺牛逼,自己给望远镜起了个名字。
啊
一个望远镜让这么多人关心
王琛没想到影响那么大,赶紧道:“对不住对不住,这两天我有点事,要不我现在把望远镜拿给你”
“原来此物唤作望远镜呀。”闫掌柜点点头,记住了名字,随即道:“不用不用,你先换身衣裳。”
王琛看看自己身上的长袖t恤和牛仔裤,没啥毛病啊,不解道:“换衣服干嘛”
闫掌柜翻了个白眼,“你一天到晚穿着戏服不雅,等唱卖结束,知县老爷会接见你,穿戏服合适吗”
戏服
你真逗。
哥们儿穿的是寻常衣服好不好。
不过王琛知道入乡随俗,既然来到北宋,待会要见“区长”,肯定要穿北宋的衣服,咂咂嘴道:“成吧,你给我找个外套披上去。”
“你要见的是知县老爷知县老爷啊”闫掌柜急了,“算了,唱卖即将开始,我来不及和你细说,待会让人给你送套好衣裳来,你记得一定要换上,千万别忘了。”
“好好好。”王琛答应道,随即他想到了一件事,询问道:“今天来唱卖的人多吗”
说起这个闫掌柜立刻满面春风,“多,何止是多,足足来了三四十位各地乡绅富豪,都是真正的大户人家。”说到这,他压低声音,“我和你透露一下,还有好几位士大夫和其他州官员前来,这次啊,你的东西一定能唱卖出好价格。”
闻言,王琛大为满意,参与拍卖的人越多越好,这样自己从现代社会带来的商品才能拍卖出个好价格。
不由得,他对接下来的拍卖充满期待,就是不知道三样东西总共能拍卖出多少钱,另外,他又有点着急想和知县见见面,一定要想办法攀上北宋官面上的关系啊
第027章竞价
二楼。
大厅里坐满各地乡绅富豪。
四周小隔间里都拉上帘子,里面具是士大夫、统治阶级人士。
真正有身份的人不会和平民坐在一起。
哪怕这些平民在普通人眼中是高不可攀的富豪。
再则,士大夫、统治阶级人士随身都会携带“保镖”,安全起见,自然安排在隔间里。
王琛和王云仓两人也被安排在隔间里。
不过他俩没有保镖,茶水点心还是有的。
唱卖很快开始了。
闫掌柜亲自主持,他站在前面桌子边,和众人说了几句废话,这才进入唱卖环节。
第一件唱卖的是某被抄家丫鬟。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宋朝奴隶制度几乎灭亡,但在北宋初期,奴隶还存在。
大户人家一般有两种奴婢,分为贱口奴婢和雇佣奴婢,贱口奴婢从属官府或主人,没有社会地位可言,用一个词来形容律比畜产。
这个丫鬟正是贱口奴婢,如今被官府拿出来唱卖了,还别说长得很水灵。
闫掌柜大声道:“贱口奴婢绿竹,起唱十五贯。”
在隔间里听到一个姿色八分的女人起拍价才十五贯,王琛顿时一阵无语,果然封建社会没人权,连人都可以拍卖。
“十五贯。”
“十六贯。”
竞价此起彼伏。
和现代拍卖行举牌子竞价不同,北宋唱卖都是口头喊价,并且每次增加的钱不固定,你加一文钱也可以。
大概四五轮过后,竞价来到二十一贯。
忽然,一矮胖乡绅站起身对着众人拱拱手,“诸位,绿竹乃是老夫故人之后,还望给个场面,让我卖回去遣返良籍。”
“李老爷故人之后,我等也不好夺人所好。”
“行,吾等不竞价。”
“你加价即可。”
绝大多数乡绅富豪和李老爷似乎相识,都挺卖面子。
最终李老爷以二十二贯价格买下了绿竹。
只是在隔间里的王琛看得有点懵逼。
拍卖还有这操作
利用身份地位让别人不竞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