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1 / 2)
d明的提出约期决战,实在令人费解。算起来,他阐教并未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啊何至于如此急不可耐
慕白元神之躯这边正思量着,却听太上老君说道:“既然你两家都同意约期完成封神杀劫,那么这事就这么定了。然而人间之事却不得不先行解决,殷商后继无人,国运已尽,当以周朝取而代之。两位师弟以为如何”
原始天尊当即应是,通天教主思忖一二,心知老君掌人族教化,在人族大统之事上,是没有办法与他争执的。况且殷商确实后继无人,国运已然衰落。当下也点头表示认同太上老君之言。
太上老君当即道:“既如此,通天,你当约束门下,不得相助殷商,好让西周伐纣,天下一统。”
通天教主正待答应,慕白元神之躯抢先道:“灭商是一定的,西周一统天下却未必。姬发弑父害凶,人伦已丧,有何资格为天下之主。反观伯邑考,聪明仁厚,贤德播于四方,此乃人皇之资也。”
老君闻言扫了慕白元神之躯一眼,就听玄都斥道:“师长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真是目无尊长。”
慕白元神之躯闻言翻了个白眼,心道:关你鸟事你八景宫规矩是大,但也管不到老子头上吧。当下斜眼觑着玄都大法师,面露不屑之色。
通天教主听了慕白元神之躯之言,心中虽对慕白元神之躯紧抓着人族之事不放有些不以为然,却也顺着说道:“不错,人皇之位关系重大,姬发有弑父之名,若为人皇,天下豪杰必然不服,反而生乱。不若伯邑考仁义贤明,可掌九州神器。”
原始天尊闻言,淡淡地道:“既如此,你我两教皆不派成就了仙道的弟子下山相助,让姬发和伯邑考各凭本事争夺天下,可好”
眼见太上老君面上带笑,通天教主却是无可无不可的神色。慕白元神之躯急忙又插口道:“笑话大师伯执掌人族教化,自当维护正统。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姬发弑父逼兄,攥位自立,乃伪帝也人人得而诛之。又岂能与伯邑考相提并论,两不相帮之说,实在荒谬。大师伯明见万里,岂能任由宵小之辈窃据人皇之位。若要维护人伦纲纪,正天地法度,便当弃姬发而佑伯邑考,方显大师伯人教教主之威严,亦知天威之煌煌不可欺也。”
慕白元神之躯此言占尽道理,原始天尊扫了慕白元神之躯一眼,沉默不语。
太上老君闭目静坐,一副我没听到的样子。
玄都张了张口,欲待再次斥责慕白元神之躯无礼插嘴,想了想,终究没有说出口。
倒是云中子见自家师傅受窘,当即开口道:“姬发弑父之内情,我等俱知。乃是受人陷害,一时失手所致,非其本意。究此事原委,实乃钉头七箭书作祟,姬发本毫不知情,如何怪得他来何况姬发英武圣明,知人善任,有王霸之器,远非伯邑考柔弱之徒可比。姬发之王位,亦有文王太妃明旨确立,岂能称为伪帝”
慕白元神之躯嘴角一撇,欲待反驳,就听太上老君抢先道:“当此三界大劫,天机本就晦暗不明。姬发与伯邑考皆有帝王之气,难以抉择。天意究竟属谁,并无确定的征兆。可叫他两家联手先灭殷商,然后在定谁为天子。凡我道门成就了仙道修为的弟子,不得再出手干扰人间王权之争。”
慕白元神之躯闻言眼神一黯,心道:若是姬发做了人皇,那还不大肆打压截教到时我截教教义还怎么在新朝传承下去哎,也罢,若是我截教最后战败,那也就无所谓传不传教了。
当下慕白元神之躯见太上老君主意已定,也不再争执。
当下三方对此事再无异议。
原始天尊接着道:“如此,待人间战事平定后,我等再相会一场,确定上榜之人。”
通天教主冷笑道:“这就算完了封神榜之事具体到底该如何操作,似乎还没有说清楚吧”
原始天尊闻言一愣,道:“师弟此言何意”
通天教主怒道:“封神之战,本该我道门应劫。你三番两次请西方教接引准提出手,坏我道门根基,是何道理”
原始天尊淡淡地道:“封神之战虽是以道门为主体,却也是三界浩劫。接引准提亦是混元大罗金仙,与我等同是鸿钧道祖弟子,怎么便不能参与进来了”
通天教主闻言更是恼怒,道:“那么你与那准提数次出手对付我门下弟子,不顾辈分之差,不顾圣人之尊,也是有理的了”
原始天尊失笑道:“师弟你也说我乃混元圣人,更兼有师伯名分,教训一下不知进退的小辈,有何不可师长不能教训小辈,难道反让小辈门人得势张狂到我这师伯头上么”
听得原始天尊这话,慕白元神之躯直接无语,却又无法反驳。毕竟就修真者来说,师门长辈要教训晚辈甚至打杀,那也的确没有道理好讲的。
通天教主更是气愤莫名,跳将起来道:“好个玉清境混元圣人,果然好威风、好煞气既如此,贫道我也无话可说,这便告辞了。”
当下通天教主甩袖而去,慕白元神之躯摸摸鼻子,苦笑着对太上老君微一施礼,当即快步跟上通天教主脚步,师徒二人颇为不快地走出了八景宫。
第1070章无奈的纣王
通天教主跨上奎牛一拍,便即气呼呼地走了。
慕白元神之躯一边跟上,一边心下哀叹道:还以为这次聚会能知道什么不为人知的隐秘,谁知竟是如此收场。早知这个结果,又何必来呢通天教主真是个实心肠的真以为他原始天尊会规规矩矩,实心实意地与你商量着办事么平白无故却又丢掉了人世间的大把优势。地盘、人口,这都是教义传承的根本啊
不说这边慕白元神之躯如何哀叹,通天教主又如何愤怒。单表人间自前次青龙关之战姜子牙因粮草不继退回西岐之后,多方整顿内政,秣马厉兵,欲报战败之仇。不期接到原始天尊法旨,让其先灭殷商。
当下姜子牙不敢怠慢,留兵镇守绝龙岭、黄花山两道防线,防备青龙关苏护之兵。随即便领着哪吒、韦护等一干将领前往临潼关与姬发大军汇合。
姬发在临潼关听闻姜子牙到来,忙领了朝中文武前去迎接。
君臣相见,叙礼毕,姬发问道:“相父不去主持收复青龙关,来此何为”
姜子牙道:“苏护兵精将勇,青龙关地势险要,急切难下。今我西周兴义兵讨伐商纣,天下豪杰之士无不翘首相望。当此情形,实不可迟缓。理当速速进兵,灭殷商,建新朝,鼎定社稷。勿使天下诸侯小视我等,进而生出异心,致生祸乱。”
姬发闻言大喜道:“孤早有进兵之意,奈何青龙关被苏护所夺,我军侧翼受其威胁,不得不驻兵于此,与之僵持。相父既决意攻打殷商,苏护那边如何应对”
姜子牙笑道:“我已得确切情报,伯邑考与苏护亦有意先攻拔殷商。待其兵锋移转,侧翼之危便解,我军自可安心进兵。”
听姜子牙如此说,姬发心中虽仍有疑惑,却也不再纠缠于此。当下便宣布军队集结,随时准备拔寨起行。
不数日,探子回报:苏护留了冀州老将赵丙、陈季贞二人领兵五万把守青龙关,自领其余诸将并大军十五万回转冀州,复又调集麾下各路诸侯之兵,凑足二十五万大军南下攻打陈塘关。
殷商猝不及防,陈塘关竟一鼓而下。
苏护大军拿下陈塘关,将这颗钉子拔出,当下再无顾忌,挥军大进,朝歌震惊。
纣王忙令姜恒楚分兵十万与殷破败、鲁人杰,以二将为正副元帅,雷开、雷鲲、雷鹏、殷成秀等人为将随行,前往抵御苏护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