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3章 大竹之汤(2 / 2)
最大的可能,就是赵春树在商业上真的遇到了难题。
那么如果这次见面真的像对方所说,只是想求他指点迷津,对他来说,或许也是偿还人情的最好机会。
即便往最坏的地方考虑,他也认为只要自己恪守底线,注意保持和对方的距离,就不该会有太大的问题。
哪怕日本警方因此关注到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白了,难道日本黑道社团就不做生意了?不与正经商人打交道了?
他完全可以解释为自己在商业上遭到了稻川会的威逼利诱,才不得不去见面的。
日本的警察总不能在没有任何实际证据的情况下,就要找他的麻烦吧?
就这样,拿定了主意之后,他便通过阿霞给赵春树传了个话。
他表示见面可以,但不去对方社团总部,也不接受充满社团色彩的欢迎仪式。
不能张扬,尽量低调,他希望以普通商业接触的模式在半公开的场所来见面,越显得普通,越正大光明越好。
“了解。”
阿霞很聪明,加上对于宁卫民性情的理解,知道他厌恶风险和麻烦,是既不想惹来稻川会对手的眼线,又希望能避开警视厅的监听设备。
于是领会精神的她,丝毫不走样的把这层的意思转告给了赵春树那边。
赵春树倒也很是爽快,欣然同意,而且隔天就让阿霞把见面的时间和地址转告给了宁卫民。
说自己三天后,会在千叶县成田市的“大竹之汤”,恭候宁卫民的大驾光临。
…………
顾名思义,其实光听名字就应该能够猜到“大竹之汤”是一家温泉旅馆。
12月28日下午,宁卫民坐上司机开的一辆丰田皇冠,经过一个小多小时的车程,冒着时不时飘下来的小雪,来到了会面的地点。
果不其然,还没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远远的就能看到温泉旅馆招牌式的灯笼已在暮色里亮起。
那柔和暖光透过风中飘散雪粒,不但照亮了门口“大竹之汤”的招牌,也在旅馆门口的道路上洒下斑驳的光晕。
宁卫民下了车,站在门口,对这个见面地点的初步印象就很满意。
因为光凭里面隐约传出来的音乐声,和客人嬉笑饮酒的喧闹声,还有后院天空上隐隐可见的浅雾蒸腾,他就知道这里的生意应该很好,客人绝对不少。
在这样的公众营业场所见面的话,就像大多数的商业交往而已,恐怕谁都不可能认为他这次和赵春树的接触有什么不正常的。
他来赴约只不过是洗个澡,吃个饭,顺便谈谈生意罢了。
何况现在又是年底,商人最喜欢联络感情的时候,谁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为此,宁卫民相当安心带着保镖边罡走进了温泉旅馆,司机则去自行安顿。
而接下来的事情,也充分显现出赵春树今天一系列安排的周全与妥当。
根本没让宁卫民有丝毫操心的地方,才一报上名号,他就被旅馆的侍女直接引入到旅馆里东侧的走廊。
旅馆内部都是地道的和式格局,每个房间的推拉门上都糊着绘松枝的和纸,走廊里飘着淡淡的白檀香气。
这种氛围不但让宁卫民身心放松,而且让他高兴的是,侍女引路的方向,居然越走越清净,逐渐与喧闹隔离。
很快,刚进来时能听见的吵闹杂音都消失不见了,连踩着榻榻米走路的脚步声都变得轻缓起来。
至于他们的最终目的地,毫无疑问就是走廊的尽头的那间相对独立的大包房了。
之所以能够这么肯定,是因为宁卫民离着老远就看到了,那里站着几个明显是岗哨的年轻人。
这不奇怪,赵春树毕竟是稻川会的元老,身边要不带几个手下负责安保,那才不像话,基本上等同于拿自己的性命不当回事了。
而这些站岗的人一看就知道不是省油的灯。
虽然只是穿着毛衣和夹克,不像电影里的演的那样,人人都是黑西服的装逼犯。
可个个眼神桀骜,见到闲杂人等手一挥就把人给赶走了,可见平日里都嚣张惯了。
但也正因此,接下来的反差效果才会那么强烈。
大概是赵春树提前吩咐过,这些看上去有点吓人的人,对宁卫民和边罡竟然相当的客气,见面就鞠躬。
尤其令人意外的是,这些人居然也会说汉语,虽然说的不算太好,但能听懂。
特别是一个看着像是小头目的人,当确定了宁卫民的客人身份之后,居然连搜身都没有,就亲自动手为他们拉开了包房的推拉门。
为此,宁卫民原本还多少存有的小小紧张,登时就不翼而飞了。
他现在只觉得赵春树对自己非常尊重,相当信任,无法不对其增加好感。
至于包厢内的一切,对方准备的显然更加用心。
打开房门头一眼,宁卫民就看到榻榻米上铺着厚软的绛色绒垫,矮桌上的漆盘里摆着精致的怀石料理。
有金箔点缀的金枪鱼寿司、松针熏过的烤和牛、冒着热气的松茸土瓶蒸,和一大瓶十二年陈的月桂冠清酒,香味相当诱人。
最重要的,是今天请客的主人赵春树早已经到了。
而且因为打开房门的时候,赵春树正和另一人坐在房间里面榻榻米上,守着一张矮桌喝茶下棋。
看样子,就知道他们待在房间里的时间已经不短了。
可即便如此,一听到房门响动,见到宁卫民,赵春树还是马上就站了起来,殷勤备至,满脸堆笑的过来迎客。
“宁先生,可算把你盼来了,今天实在是不好意思,有些强人所难,给你添麻烦了。”
居然连一点架子都没有,哪里有一点黑道枭雄的气质?
如此的态度,足见诚意。
为此,宁卫民更是心里熨帖,面对赵春树主动伸过来的手,他同样笑着回应,“赵先生,您太客气了。蒙您看得起,受到您的邀请,我可是荣幸之至。”
不过,有一件事确实宁卫民事先没有想到的。
他还以为已经今天只是自己和赵春树一对一的见面,没想到赵春树身边还有一个人。
尤其这个人看上去三十多岁的年纪,眼角一道浅疤从眉骨延到颧骨,无论是气质还是硬朗的外貌,都充满了锋芒毕露的攻击性。
这难免让宁卫民有些警惕和介意,他不禁询问,“这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