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上嘴皮一碰下嘴皮(1 / 2)
化工部很快就收到了一大批举报和投诉,其中有实名的,也有匿名的,矛头直指化工设计院,声称院领导与外来公司里应外合,给心腹手下发高额补贴,严重败坏了设计院的风气。
据举报者称,院领导任人唯亲,被派往海科公司参与课题研究的工程师,都是领导器重的人,领导安排他们去参与课题,其实就是变相地为他们谋福利,牺牲了全院其他职工的利益。
因为告状者人数众多,而且其中还有好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部领导高度重视,派出了一个调查组前往设计院,了解事情的原委。
经过一星期的走访,调查组向部领导提交了调查结论:
首先,高额补贴一事属实,但与设计院领导层无关,完全是海科公司的公司行为。被派往海科公司参加研究工作的人员非但不是院领导的亲信,相反,还是以往在设计院最不受重视的群体,在此前大家都认为他们是被发配到海科公司去的。
也就是说,在这件事情中,并不存在院领导搞不正之风的问题。
其次,海科公司声称自己支付的补贴完全物有所值,因为参加研究工作的工程师们工作非常努力,据海科公司评估,这些工程师每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设计院其他人在同时间段内完成工作量的三倍以上。
第三,设计院中虽然有一部分职工对此事表示强烈不满,但大多数职工是持支持态度的,他们纷纷表示希望能够有机会参与海科公司的项目。
“喵的,亏这些人还有脸闹!”
一位部领导听完汇报之后,拍了桌子:
“上次交给他们的一个任务,他们足足拖了两年才完成。如果他们能够拿出这十几个工程师给海科公司做研究时候的劲头,最多有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海科模式不但不是败坏风气,反而还是树立了一种力争上游的正确风气,值得大力推广。”
领导定了调,各种鼓噪也就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人心是杆秤,即便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昧着良心说这件事不公平,大多数的职工还是讲道理的,知道人家公司的做法是对的,反而是设计院这些年一味吃大锅饭坏了风气。
此时,海科公司又为设计院揽来了新的业务,是某地一个大型化工项目的装置设计。这一回,不等院领导发话,一干工程师便围过来自告奋勇要报名参加了,让狄苏成这样的老领导感慨万千,回忆说30年前设计某某项目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盛况。
连续几个项目相继启动之后,海科公司与设计院进行了一次收益分配,设计院一次性地拿到了60万元的创收款,财务状况顿时好转。
院里给所有人发了一次奖金,安抚了一下那些还没有机会参与海科公司项目的职工,各种非议也就消停下去了。
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时候对海科公司唧唧歪歪,相当于动了全院职工的奶酪,是容易犯众怒的。
在化工设计院因为引入了一条鲶鱼而变得鸡飞狗跳的时候,高凡策划的另一条鲶鱼却是趴在岸边上奄奄一息了。